第496章 治河(1 / 2)

加入書籤

黃河連年改道,這次又被掘開堤壩,淹沒百姓良田無算,哪怕是收復燕雲又如何,這場戰爭對於宋朝而言還是很虧。

天文數字一樣的賑災成本壓在趙昕的肩頭,很可惜,這場戰爭除了土地之外,幾乎什麼都沒有得到。威名再好又有什麼用,能夠換糧食嗎?你現在讓草原部族上貢試試,明天就反水你。

河北地區紊亂的河流水係,不僅是百姓生產生活的巨大威脅,也是阻礙軍糧運輸的最大隱患。

宋朝沒有大規模出兵北上的資格,當然,如果有李靖這樣的不世出將才,抽調十萬人馬出關北上,以現在宋朝集全國之力的後勤運輸,還是能夠支撐得了的。

但是這樣的風險,趙昕不想冒,現在草原動盪,也不是出塞的好時候。還是以內政為主,先治黃河,而後再出塞。

回到那個問題,戰爭的目的是什麼?戰爭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並不是目的本身,畢竟沒有國家殺人為樂。若是能夠平平安安,誰願意打打殺殺。

趙昕的決定讓許多人感到不滿,因為眼下遼朝內亂嚴重,錯過這個時機,一旦讓遼人重新恢復元氣,就會又變成宋朝的大敵。

可是趙昕詔令已經下達,況且以治河為由不出兵,沒有人能夠說出不是來,便是有再大的不滿也隻能夠憋在心裡。

趙昕將治理黃河一事視為第一等災害,也就是該天子統籌兼顧的災害。與此同時,國戰並沒有結束,畢竟遼朝未滅。

宋朝依舊維係這這種緊繃的狀態,全民皆兵,土地由官府統一耕種,糧食分配也是由官府統籌。中間自然有徇私枉法的情況出現,但是和原本地主大量占有土地的情況相比,簡直不是好了一星半點。

許多百姓因循守舊,用著上百年前的耕作技術和工具,如今官府通過科學有效率地耕種,效率提高了數成,節省大量人力物力,並且有餘力開墾荒山老林。

之後,又有良好的分配製度保證耕者有所得,並且采納秦朝的軍功爵製,凡是辛勤耕作之人可視為軍功,在國戰結束後可以分到更多的土地,充分調動積極性,糧食產量與日激增。

至1066年年末,國戰體製運行不過一年,就基本實現了社會上人人衣食無憂,用後世的話說就是溫飽。雖然吃得很差,穿得也很一般,但是有吃有穿,就是一個長足的進步了。不僅解決了溫飽,還有大量餘糧餘布輸入前線,是以前線雖然駐軍數十萬,眼下趙昕還開啟了治河大工程,糧食依然不見缺口。

這種體製,類似於蘇聯建國初期實行的戰時共產主義,在麵臨外敵入侵,近乎亡國滅種危機的時候有奇效。但是其之後的結果如何,也不必多言。趙昕沒有打算一直推行國戰體製,一旦遼國被滅,這項政策自然被廢黜了。

從1066年末一直到1068年中,大概一年半的樣子,趙昕動用數十萬的軍力,還有數百萬民力,終於是讓黃河重新穩定了下來,以疏導為主,實在是難以疏導的地方,就建造堤壩阻攔。

至於其流向,是為北流,也就是慶歷八年決口後重新找到的流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重生2011 為了億萬遺產嫁給病嬌世子後 全球末世:我能無限升級 末世之隊長他被alpha咬了 吾命危矣 厲害了,我的戰神 回到七零做富婆 狂妻歸來,前夫放肆寵 落海後變成人魚了 渣了帝國元帥後我懷了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