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靖難之役!(1 / 2)

加入書籤

明朝的最大懸案!

1399年至1402年間明朝第三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與其四叔燕王朱棣之間的權力鬥爭!

燕王朱棣以「清君側」、「靖難」為旗號,反對建文帝的削藩行動,於建文元年(1399年)在北平(今北京)起兵反抗朝廷,正式拉開了靖難之役的序幕。三年後,南京陷落後,皇宮發生大火,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遂成為一個歷史謎團,一說他在大火中自焚而死,也有傳說他喬裝潛逃,此後下落不明。

在《明史·成祖本紀》明確記載:「宮中火起,帝不知所蹤,燕王遣中使出帝後屍於火中」;《明史·建文皇帝本紀》也記載:

「上入宮,忽火發,皇後馬氏暴崩,程濟奉上變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宮。因指燼中後骨以為上!」

朱允炆放火自焚,留下一世帝王的尊嚴。也有傳說他通過朱元璋在南京城留下的密道,逃之夭夭,坐船出海。可鄭和找了二十年都沒有找到朱允炆。

還有一種傳說,他隱逸民間,當了和尚,也有說做了道士。

總之,朱允炆的生死下落成為明朝第一奇案。

「你的意思是,」林千重幽幽說道,「這石棺內的衣塚是建文帝?」

「怎麼可能?!」

「怎麼不可能?這石棺中的衣物確實為明代。」

「再怎麼說,他也是建文帝啊,如此秘密的葬於三清山上?」

「不,不是葬於此,而是羽化登仙去也。你有沒有聽過是釋迦摩尼的故事?同樣的道理。」

蘇眉爾震驚了。二十一世紀了,怎麼可能還有這樣的言論呢?從小接受社會主義唯物教育的她,打死也不能相信。

所謂的羽化登仙,源於此。相傳在《搜神記》中有記載:\"木蠹生蟲,羽化為蝶。\"

修道者死後留下的屍體叫遺蛻,若乾年之後會飛出一隻蝴蝶來。

據說邱處機死後埋在白雲觀,也就是邱祖殿,邱祖殿大殿中間擺放一「巨瓢」,也叫「癭缽」,此「癭缽」是一古樹的癭瘤大約雕於宋代,邱處機的遺蛻就埋藏於「癭缽」之下。

大約在康熙年間,有人想搬動癭缽,剛挪開一道縫隙便飄出滿院異香,緊接著飛出一隻大蝴蝶,傳說蝴蝶是邱祖所化。

所謂屍解就是死了之後還要修煉,《九都龍真經》中說道:「得仙之下者,皆先死,過太陰中煉屍骸,度地戶,然後乃得屍解去耳。」

據說修道之人雖然得道,可是由於修道之前罪孽太多,成道之後,不能立即飛升,這還需要一個過程,就是脫胎換骨,也許要一年、二年、十年或者更多年才能飛升。

傳說顏真卿死後三十年飛騰出墓修成仙,顏真卿唐代書法家、詩人,在朝為官,也修道,後來李希烈叛亂被害。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鑒》中說道:顏真卿被縊殺之後,葬在城南。

一段時間之後,顏家人在改葬時,卻發現顏真卿的屍體沒有腐爛,就像在睡覺一樣,而且滿身金色,指甲長長了很多,須發也長了數尺。後來又過了三十年,有人見顏真卿的墳墓破裂,就見顏真卿飛騰而出去了仙界。

屍解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修道之人死後,他的屍體不見了,隻剩下了他穿過的衣服或者生前用過的東西,過一段時間有人會在其它的地方發現此人,於是就說他得道成仙了。

水解就是修道之人借助於水來完成的一個成仙的過程,比如白玉蟾說是掉到水裡淹死了,結果一年之後有人在外地見到了他。

「成仙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林泰勒微微一笑,「陳爺爺你就別逗大家了。您快說實話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名柯:我追尾了琴酒的保時捷 被豪門少爺包養了 小馬寶莉,穿越的我隻想遠離主線 仙武龍尊 他才不是萬獸嫌[穿越] 冷情總裁愛上帶仇公主 海鹽味的回憶 重生囤百億物資,製霸喪屍圈 從塵世開始,走向終焉 【穿書】我是反派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