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常德李家(1 / 2)

加入書籤

古代歷來如此,長子承家業,其餘諸子相互扶持。

當時李有才屬於李家旁支,可天下大亂,法紀崩壞,主家直接被起義軍裹挾著的流民給搶了,李家眾人四散奔逃。

再加上湖廣數年大旱,李有才家直接是沒了生計。

麵對此時父母已經亡故的情況,家裡幾口人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一起討飯吃,肯定是都要餓死的。

隨後在老大的提議下,才草草收拾後各自逃命去了,臨別前相互定下了若是等到天下安穩了,兄弟中有人還活著,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回常德相見。

最終在這麼個情形下,李家眾人就分散著逃命去了,李有才一路上乾過苦力討過飯,最後竟然入了寺廟當起了和尚。

李勤業想著想著就覺著不對了,朱元璋當初同樣做過乞丐,討過飯,最後成了和尚,難道成大事者都得走這麼個流程。

要是先祖李有才還在,一定敲這小子腦袋,想祖宗的光輝事跡都能轉移注意力。

回到李家先祖李有才這裡,進了藏書閣,李有才就沉浸在書的海洋之中。

說來還要多謝他兄長的無心之舉,若非大哥每日讀完私塾回來有些閒心教授他們兄弟幾人認些字,恐怕這裡就不是所謂的福源了,看天書約莫著隻剩痛苦。

雖說每日除了灑掃還要農耕真的很累,但他仍然擠出時間用心苦讀。

寺廟住持看他日日勤奮,毫不停歇。

所以很是賞識,最後還為李有才講解天下大事和諸侯間的權力紛爭。

能夠在動盪年月維持下去的道觀、廟宇都有其奇特之處,身後無不有著當權者的護佑,勉強知曉時局並不稀奇。

喜聞樂見下,李有才不知不覺間在寺廟裡麵待了十年,學了一身的本領。

原以為自已會在寺廟中潛心學習與世無爭,做個實打實的僧侶。

可哪知,三哥竟然不知怎得尋到了他,還招呼他參加義軍,李有才本就不甘心學得一身本領卻碌碌無為,毅然決定下山,反抗朝廷暴政。

下山時,主持沒有相送,李有才滿含熱淚的在山腳下磕了頭便隨著三哥出發了。

可他哪知,住持在山上透著清晨朦朧的霧氣幽幽的嘆了口氣。

越是想著族學中聽來的先祖事跡,李勤業越覺得不真實,真的是爽文開掛男主唄!

這人生經歷,他咋就隻是個累世官宦的世家公子,怎麼不都撈個王公當當。

李有才一入義軍就在某個出色的戰鬥中被義軍首領趙三看重,隨後一路與趙三過關斬將雄略中原,最終建立了雍朝。

趙三更是牛逼哄哄的給自已改了個趙天睿的名字,一眾文臣武將不吝誇贊的贊揚趙三是真龍天子,故事肯定不是這樣,剩下的都是李勤業腦補的故事,新朝建立都有這麼個流程。

李有才立了這麼個從龍之功一個爵位自然是跑不了的,新朝剛建立一年就獲封韓國公。

當初與眾兄弟說了,若是活著就回常德老家相見,如今天下大定,李有才自然是如約回鄉。

隻是他心裡甚是傷感,這麼些年他名聲遠揚,若是幾位哥哥知曉一定會過來投奔自已,可多年過去卻了無音訊,他不得不做著最壞的打算。

懷著不好的預感,李有才帶著期望回了鄉裡,可正如他所想,除了三哥在隨義軍征戰時亡故,其餘幾兄弟通通沒有了音訊,心中存著的念想直接破滅了,李有才心有戚戚的回了京。

可能是忘不掉故鄉,天下大治後李有才就回了鄉,太祖皇帝見他歸鄉心切就放他走了,不過讓李有才的長子承襲了爵位,留在京城。

李有才自知是皇上對自已的不放心,便欣然答應,離京時還將二子過繼到自已三哥那裡,除了感念三哥的恩情,再有就是不忍三哥香火無人傳承,祠堂沒人供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終極鬥羅之藍軒宇的妹妹 夏戀【致青春】 掉馬後,他成了她的專屬寵物 擁有係統的我,無敵是理所當然 原神合作任務:心靈歐米茄 天降神機 明月折歌 直播:刷視頻被古人看見 錯之愛 養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