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日月山河洪武新朝(1 / 2)

加入書籤

王保保消停了,正史上再也找不到關於他的記載,新生的大明朝外患安穩,邊疆穩定。

老朱家的皇位徹底座穩了,老朱是否時常午夜夢回如果家裡人都在,能像劉邦一樣把親爹親媽家人都接來這南京紫禁城,或者在鳳陽老家建一座大大的宮奉養他們該多好?我們不得而知。

我們知道的是老朱對兒子家人的偏愛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大明王朝正如紅日東升,在這片古老而飽受磨難的土地上站住了腳跟。

然而新生的大明王朝並沒有繼承元朝的疆域,洪武朝時期,朱元璋通過北伐攻破元大都,元朝朝廷殘餘勢力遷往漠北,此時明朝的疆域推至長城一線,後來隨著朱元璋派遣大軍數次深入漠北北伐,明朝北線的疆域推至陰山、大青山好、西拉木倫河一線;洪武朝時期,明朝疆域主要以長城為主,這也是農耕區和遊牧區的界線。國土麵積並不相較於歷代來說並不大,大概隻和北宋全盛時期相當,疆域基本是內地兩京十二省。大約400萬平方公裡左右。

周圍主要有北方的雖然新敗但是國土麵積依然巨大的北元,西北有前文提過的四大汗國之一的東察合台汗國,以及今天西藏地區的烏思藏政權。元代稱呼西藏為烏思藏明代沿襲了這一稱呼。以及今雲南忠於元室的梁王政權。還有一個在武俠裡名頭很足的大理國,段氏一直從宋延續到大明開國的這個時期。

暗流湧動,雖然穩坐了中原皇位但是國土周圍依然是強敵環伺,大明開國的前期並不太平。

老朱家的江山並不穩當,但是畢竟坐了江山,老朱大封功臣是肯定的,於是在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公元1370年11月29日,農歷十一月十一,上禦奉天殿,皇太子、諸王侍,左丞相李善長、右丞相徐達率文武百官列於丹階左右,大封功臣。

這一天老朱的眾位老哥們,穿好官服在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下聆聽旨意。

原旨太監打開金燦燦的聖旨,宣布諸位的榮華富貴:「上召諸將臣,諭之曰:汝等其聽朕命,朕今日定封行賞,非出己私,皆仿古先帝王之典,籌之二年,以征討未暇,故至今日。思昔創業之初,天下擾亂,群雄並起…………」

旨意下封賞下來,幾家歡喜幾家愁。老哥們集團淮西勛貴們和劉基劉伯溫為首的浙東集團互生嫌隙的種子由此種下,滔天禍根由此結下了。

具體來看這份封賞的名單:魏國公徐達,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屬於淮西勛貴。但是他功勞確實大,大家都沒有意見。

鄂國公常遇春,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軍中,年僅四十,用宋太宗喪韓王趙普故事,追贈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常遇春也屬於淮西勛貴,但是已經死了,論功勞論資歷,雖然他已經死了,不會造成威脅。可是劉基作為浙東集團的領袖雖然不會多說什麼,可是浙東集團的其他人會怎麼想?下文且看劉基封了個什麼爵位。

鄭國公常茂,遇春長子,其蔭父功,繼承鄭國公爵位。不多說了,沒有意見。

韓國公李善長,晉升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子孫世襲。李善長也屬於淮西一夥的,他何德何能?劉基這一夥人怎麼會服?就因為朱元璋一句「老李雖然沒有什麼大的功勞,但是跟隨我最久。」就能服了他?

曹國公李文忠,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十二歲時,母親曹國長公主就去世了,父親李貞帶著他輾轉亂軍之中,二年之後才在滁州見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見到李文忠,十分喜愛,便將他收為養子,跟隨自己姓朱。李文忠確實後台夠硬,又立了很大的功勞,沒有話說。

宋國公馮勝,隨兄長馮國用投靠朱元璋,帶兵征討四方,建立明朝,頗有功績。也是屬於淮西勛貴。

衛國公鄧愈,16歲領兵抗元,至正十五年即公元1355年,率所部萬餘人從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軍總管,朱元璋賜其名為鄧愈。也屬於淮西勛貴一夥。

接下來信國公湯和,妥妥的淮西勛貴大佬,當年老朱當兵去還是他寫的介紹信呢。

涼國公藍玉,常遇春的妻弟。妥妥的淮西勛貴一方的。

潁國公傅友德,比較特殊。他雖然是安徽人但是不屬於鐵杆淮西派,也不屬於浙東集團。

越國公胡大海,泗國公耿再成,蔡國公張德勝,梁國公趙德勝,濟陽郡公丁普郎,河間郡公俞廷玉,鄖國公廖永安,東海郡公茅成,虢國公俞通海,天水郡公嚴德,姑孰郡公陶安,樂浪公濮英,蘄國公康茂才,郢國公馮國用。以上這些要麼就是戰死追封的,要麼就是改封的,總之就是人不在了,恩澤家人。

總之公爵名單是沒有劉基的事兒了,也沒有浙東集團什麼事兒。接下來看侯爵的名單:

延安侯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開局幫項羽統一天下 民間詭異筆記 我重生以後 快穿之解救黑化男主 男人的決擇 離婚後,陸少人設被我玩崩了 滿級大佬她回來了 北齊,造反被戰神偷聽心聲 我的後婚姻時代 藥神毒妃,邪王乖乖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