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血流成河(1 / 2)

加入書籤

大明天熙六年歲末,臘月初九。

這一天,冷得讓人骨頭裡發麻。

正午時分,天穹整片整片的灰黃壓抑,金陵城一片死寂。

家家閉戶,街道上隻有幾個緊緊裹著衣服趕路的百姓和商旅,時而傳出幾聲狗吠。

金水河前的午門更是一片肅殺。

大明第一藩王,朱允聰的屍身被掛在一根數丈高的木樁上,淩亂的銀發被疾風掃過,露出一幅清灰色的麵孔。

下麵黑壓壓跪滿了身著單薄囚衣的慶王黨羽,在寒徹骨髓的凜冬,瑟瑟發抖。

當中竟無一人乞命呼喊,就那麼癡傻一般耷拉著腦袋,雙眸緊閉。

並非這些叛黨堅強剛毅,而是一早被繡衣衛們封住了啞穴。

細數之下,竟有數千人之多……

被挑斷手筋的慶王世子朱瞻,以及刑部尚書汪吉形容枯槁地跪在邢台上。

這二人算是逆首,理應第一個被開刀問斬。

邢台下麵,包括慶王府數百家眷,悉數被縛綁在地等候處決。

隻是不見了小郡主朱綺羅的影子。

剩下的,包括禮部尚書譚之洞、刑部、吏部、大理寺、監察院等,但凡和朱允聰有過密切來往的大小官員,不論是否參與昨日的叛亂,皆被視作叛逆。

淮安郡王朱炳的一兒一女以及朱姓的所有在京親王,甚至淩霄閣二十四功臣的那些位逍遙國公,也因為這場兵變而遭到株連。

當然,這裡並不包括天熙皇帝的生父,寧王!

除了午門的數千人就地問斬,其家眷中的男丁被流放充軍,女眷充入教坊司,累計獲罪之人竟達兩萬之多。

大明自開國以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清洗正在上演。

坐在監刑官華蓋下的禮部尚書嚴九齡,半垂著眼皮,手中握著一個盛了熱茶的玉杯取暖,豎著耳朵等候行刑的鍾聲。

這位金陵朝堂有名的長袖善舞之輩,腦子反應之快,令人咋舌。

在發覺皇城沒了動靜之後,即刻意識到這場叛亂已經有了結果。

隨後帶著府衙的兵丁,第一時間假模假式的沖進皇城救駕,一番巧言令色竟把個蘇大學士說得痛哭流涕。

為表忠心,嚴尚書請命擔任行刑官,太後居然還準了他!

而此時的武英殿,已經吵成了一鍋粥。

以蘇閣老為首的清流禦史們,竭力反對大肆殺戮。

古往今來,因謀反而受株連的驚世大案數不勝數。

可從未像今日的大明朝,牽連之廣多達數萬人。

尤其是朱姓皇室,殺得隻剩下一位寧王,以及在外就藩的不到三人。

這是要絕了太祖皇帝的血脈啊!

如此不分罪責輕重而妄殺無辜,蘇閣老一眾耿忠老臣豈會答應。

眾臣工隻有兩人保持沉默,一位是原兵部尚書楊延芝,另一位便是神威營大將軍冷嶽。

恢復官位的楊尚書自從昨日見到太後,心裡就一直惴惴不安。

原因很簡單,李婉兒從挽夜司回到皇城的一路上都是柳眉倒豎,鳳眼低垂,滿麵都是駭人的殺意。

最後丟給冷嶽和範彧一句話。

「除惡務盡,一個不留……」

當幾人接過安公公手裡一份名冊時,不禁後背發涼。

足足數寸後的黃冊上,密密麻麻記滿了名字。

從一品大員到從九品小吏,包括其家眷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當中有多數被圈紅,剩下的是黑墨標記的斜槓。

太後的意思很簡單,照著這份名單去處置,描紅的一律問斬,黑線標注的或流放或充軍,隨便……

最熟悉這本冊子的人,莫過於北府司前指揮使冷大人,以及如今的指揮同知範彧。

這都是近六年來繡衣衛收集的和慶王一黨接觸甚密的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最強戰醫 曾經花開盡燦爛 開封府尹破案超跩 巨星從鐵鍋燉自己開始(我的硬核音樂生涯) 轉生咒靈後我被最強纏上了 絲路謠 鎮殺師 嫡女醫妃要虐渣 掌中婚寵 離婚後我成了霸總的心尖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