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唐民(1 / 2)

加入書籤

唐澋稽內心掙紮好久,知道自己一時不能表態,此事必須要稟告父皇。「這個辦法我不能說好也不能否決。你還是說說第二個吧。」唐澋稽終於開口道。梁起並未直言,躊躇了半晌,才斟酌著說道:「我要說的話,王爺先得向我保證萬一聖上追究您一定要力保我,我也是為了大唐方才有此一說的。」,唐澋稽心中疑惑,卻並未多疑,這也隻是討論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嗯。」點了點頭就當答應。梁起看了看趙立餘飛英二人,二人也是知趣,想唐澋稽請辭去了外邊候著。

「六年前,齊賢齊大人曾經向陛下上了一份折子,但陛下沒有批,二人還爭執了一番,不知王爺是否有印象。」梁起問道,唐澋稽思索好些時刻,搖了搖頭,「那時師父不讓我參與這些,隻說我年紀尚輕,不宜卷入朝堂之中。」唐澋稽無奈道。「那一道折子是齊大人和我商議一番之後遞上去的。其中的意思便是撤唐民籍,全部改為募兵製。」,一語石破天驚,唐澋稽比剛才知曉換糧驚訝萬分,怪不得梁起在提起此事要屏退四周,還要讓自己保他。此事一不小心便會捅出天大的簍子。

話說到此時,就讓我們先說說唐國的兵役吧。

唐太祖唐灃華因林朝覆滅,而後起兵麟城,征戰南原,後稱帝。當初跟隨他一起打江山的那些人大多都是一些流民,少數農民。後來唐國初定,除了守衛四境的軍隊和屯田的軍隊外。剩下的便是一些以前的有極大功勞的老兵,都尉,初始四千餘人。這些人上了年紀,不能繼續在軍中效力,但對唐國有功,亦不可能放任不管。唐灃華便讓這些人入了軍戶,世代為唐征戰,這些人被安置在麟城周圍百裡,田地自有,不納稅,不繳糧,每年還要從朝廷中拿取費用用作生活。這是唐灃華對這些有功之人的獎勵,後將又這些人稱唐民。而一般唐國民眾外出時稱自己為唐人。唐民的設立,有兩個原因,一是唐灃華對這些人的獎勵。其二便是當初唐國初立,地狹人少,沒有辦法招募道更多的兵士。所以設立唐民,讓其世代入軍,也是希望給唐國提供穩定的軍隊生源用以保證唐國國防。後來,唐民凡是成年男性都入軍,世代保家衛國,確實為唐國立下不世之功。太宗時期,太宗將更是唐民將稱之為護國之本,留下祖訓:唐國一日在,唐民一日在。

但隨著唐國的穩定和壯大,唐國人口和國土也不斷增加。單一的軍戶已不能迅速補充軍隊所需。朝廷便決定在軍戶外,實行募兵製,招募本國年輕力壯的男子,外國來的流民和災民充實軍隊。這兩種方式並存一直存續至今。所以現在唐**隊中唐民和募兵而來的兵士組成。

為何唐澋稽在聽到齊賢當年要撤唐民籍,改為募兵製時,如此驚訝。最主要的原因便在太祖皇帝所說的護國之本。唐澋稽在軍中五年,對這些事情一清二楚:如今的唐民確實沒有唐國初立時那般重要,募兵而來的兵士占了軍隊的大多數,唐民所占卻很少。唐民早已不是主要力量。而且有些唐民在軍中憑借著自己的身份飛揚跋扈屢有出現,惹得其他兵士不忿。但是唐民有萬般不好,身上有一點卻是其他兵士完全不能比較的。那就是對唐國的絕對效忠,兩百餘年的鐵一樣的祖訓已將護衛唐國這四個字深深的烙進了骨血裡,人在國在,國亡人亡,這一點無需懷疑,唐國的歷史中已多次證明:每一次的戰爭中必有唐民的身影。外出征戰時,在軍陣前方的必是唐民,因為他們代表著唐國,勢要打出唐國的威風。護國的戰爭中,你可以看到其他兵士的敗逃,但是唯有唐民絕不後退,他們深信背後已無退路,再退一步便是國破家亡。國內的叛亂中,你可以看到其他兵士搖擺不定,但是你絕不會在叛軍當中找到一個唐民。

這也是為什麼到現在唐民雖有諸多問題,唐民人口眾多,卻成為兵士的不多;唐民開支浩大,朝廷供養已有困難;唐民在軍中人數不多,卻飛揚跋扈。但每一個唐皇都沒想著要撤籍,隻因為隻要有唐民,無論何時,都可以保證唐國擁有一隻絕對信賴的軍隊。

梁起見得唐澋稽的驚訝表情,緩緩說道:「沒錯,那時齊大人確實有此打算。您在軍中待了幾年,也應該知道軍中唐民的情形,人數所占不多,完全可以通過募兵來彌補撤籍後的部分。而且那時唐民屢次仗著自己的身份欺負其他兵士,右衛軍中因為此事差點兵變。軍戶本就不適應現在的軍隊。我在戶部任職,齊大人讓我去查了一下唐民每月領取的銀子便多達十數萬兩。麟城周圍田地他們除了當初被太祖爺封下去的土地,自己又用錢購買了許多,充作軍戶田地,不交稅,不納糧,國家因此少收了多少東西。這幾樣加在一起,導致了齊大人下決心要撤籍,將唐民變為一般百姓。可惜的是,折子遞上去之後,據齊大人說陛下當場臉色變了,與他大吵一架,並且撕了折子,讓齊大人不要再提此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問薡 重生之金色2004 快穿:今天也在嗬護黑化男主 一品嫡妃:王爺別來無恙 反派他總是想殺我 有風險就對了 網遊我能掌握各係禁術 科技:從超級動力電池開始 通曉漢字的我無敵了 我最喜歡詭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