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借璽(1 / 2)

加入書籤

既然要說借璽,那就將時間撥回到二十一年前,那時先皇仍在,唐洐禮隻是皇子,那時太子為唐洐禮的大哥唐洐仁。

唐洐仁,先皇嫡長子,為雷氏皇後所生,自小被譽為天才,九歲被冊立為太子,入主東宮。此人自幼便喜讀書,性格溫和,深得先皇喜愛,可以說先皇所生五子裡頭,唐洐仁,唐洐義,唐洐禮,唐洐智,唐洐信,文治武功未有和此人抗衡者。也正因為如此,唐洐仁十九歲後便開始跟隨先皇學習各項政務,如魚得水,屢屢為朝廷建功,在其二十五歲時,便被先皇與以監國重任。

五年後,唐洐禮剛好十八歲,開牙建府,晉為禮王。

當時,唐洐仁,名為太子,實為監國,為人正直,能力強悍,深得朝臣敬重。而在宮裡,先皇信任,後宮,其母皇後六宮之首。朝廷中,皇後雷氏一族,勢力龐大,軍中亦有相當勢力。而唐洐禮,其母出生平民,被封為不過皇妃,而在朝中更沒有任何勢力相幫。不得不說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唐洐禮本不該有此造化,但是唐洐禮卻詮釋「人生未可知」這句話。因為在這一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讓唐洐禮的人生發生巨大轉變。

自古以來,君與儲君的關係就難以平和處理,君主強儲君弱,無法讓儲君得到更好的歷練,不利於一國未來發展;君主弱,儲君強,君主因為權力被限製,而導致對儲君的不滿,不利於一國現在的穩定。唯有平衡雙方的要求,方可得到一個不錯的結果。先皇和唐洐仁二人之間的關係已經朝著君主弱,儲君強的局麵發展,唐洐仁監國五年,世人皆知太子之好,朝臣隻誇太子之仁,反而先皇鮮少被提及,這一點先皇從未抱怨因為他需要的就是這個局麵,這樣才能將唐國沒有波瀾地交予唐洐仁。

但是過猶不及,先皇內心還是不甘居於人後。一場針對於唐國全國的禮法規製的嚴厲規範開始蔓延,先皇需要借助這個風波重新確立自己的權威。這個舉動,對於旁人來說或許隻是禮法規製的明確,一如以前一般,畢竟唐國以禮治國。但是對於唐洐禮卻不是如此,他從這個舉動裡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線索,那就是先皇和唐洐仁並非表麵上上所顯示的那般和諧。這讓本已無心在奪嫡,想著過一輩子的富貴閒散生活的唐洐禮來說,無疑是一個天賜良機。而同樣覺察出這個意思的還有一個人,唐洐義:先皇的二皇子,益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問薡 重生之金色2004 快穿:今天也在嗬護黑化男主 一品嫡妃:王爺別來無恙 反派他總是想殺我 有風險就對了 網遊我能掌握各係禁術 科技:從超級動力電池開始 通曉漢字的我無敵了 我最喜歡詭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