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 章 終章——大唐紀年(1 / 2)

加入書籤

這次的海戰範圍最小,但是對大唐後世的影響卻極高,被歷史學家稱為「三王海首戰」。

很多歷史學家在研究了張默的平生時,感覺這個人出現的非常耐人尋味,十四年寂靜無聲,大病一場以後便一鳴驚人,最後鵬程萬裡,無論是對當時的大唐,哪怕是後世的很多研究,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張默不會知道自已原先時空的日本海、東海會被這一世的歷史學家稱為「三王海」。

三艘戰艦的成功遠航,首次海戰的成功,就已經奠定了此次的成功。

為了給唐軍清理出足夠的駐紮基地,張默海空先行,無論新羅還是倭國,全部雷霆掃穴,猶如秋風掃落葉。

最終清理出三千畝區域,首批駐修羅部隊到達,張亮與李道宗首批運送一萬大唐將士,徹底駐守新羅慶州,命為:北夷州。

張默在新羅進行了補給,耗時三月,貞觀六年四月,到達倭國海疆。

與大唐不同的是:倭國由於是島國的原因,非常注重海域的防護,以及海疆的防守。

但是唐初期時倭國還沒有像樣的城牆,稍微好點的也不過兩米多高的木頭和泥巴混合的柵欄。

在經歷十五天的轟炸以後,張默率領的海軍陸戰隊正式踏上倭國北元京。

天上有蒸汽球巡防轟炸,加上從船上拆下的子母炮配合海軍陸戰隊,如入無人之境。

貞觀六年六月,張默輕鬆到達倭國京都,倭國平均身高不足14米,騎著和大狗一樣的戰馬,大家一陣無語。

倭國全國兵丁前往京都救駕,卻不知道身後程咬金攜八千唐軍悍卒,與張默前後夾擊,屠戮三萬,俘虜四萬。

程咬金攜四萬俘虜仆從軍,清剿倭國皇室,戰火燎原四個月,唐軍大勝!倭國亡!

貞觀七年初,工部尚書李大亮親臨倭國接收倭國銀山開采,同年運送白銀一千三百萬兩歸唐。

貞觀七年八月,張默艦隊一直向東發現美洲大陸,駐軍兩千,命為:西夷州。

貞觀八年年末,張默艦隊歸唐,帶回:土豆、紅薯、花生等等新作物。

唐王李世民在《大唐時報》發表長篇,將張默的功績公示於天下,冊封:天策上將!舉國歡慶!

貞觀九年末,首批種子經歷暖室多次培育後,在皇莊首次豐收,土豆、紅薯平均畝產兩千三百斤!並重新署名:貞觀糧,糖(唐)薯。

棉花多次繁育,開始成為軍備物資,棉衣棉被正式進入百姓人家。

李世民再次昭告天下,不過這次張默沒有要求自已的名字出現,百姓稱李世民為:為國為民千古一帝!

貞觀九年臘月二十三,大唐皇長子、天策將軍:李張默,字鴻啟,與趙玉兒大婚,普天同慶!冊趙玉兒為:秦王正妃。

同年,百濟滅!新羅名存實亡,唐王李世民按照大皇子建議,將新羅、百濟移民至北美,為大唐開荒。

貞觀十一年,親王世子:李勛出生。

同年,大唐首批後裝槍生產線列入投產,同年三月,大唐火器局正式成立。

貞觀十一年末,大唐第一全火器軍正式成軍,全軍兩千人,軍長:李泰。

貞觀十二年,大唐軍事科技局成立,研究員盡皆是子弟學校畢業生,李恪為第一任局長。

同年,唐王李世民親征高麗,海軍第一任總司令:王荀,率一百艘新式鋼甲艦繞島全方位轟炸,年末:高麗亡,大唐第一批移民至此,並駐軍兩萬,高麗俘虜前往大唐修路、鋪設鐵軌。

貞觀十四年初,首批蒸汽機問世,並很快列裝戰艦。

同年六月蒸汽艇問世,大唐第一空軍正式成立,第一任司令:程大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聞君之痛 我是地球Online管理員 驅魔:東西方的驅魔人的日常交流 七幻之瞳 童家小爺的新書 天公將軍張角傳播新思想做新青年 四合院:火車駕駛員的逆境崛起 遇到個弟控 玄明星域 異能者的終章:小嘍嘍毀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