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取消文人免稅功名田(2 / 2)

加入書籤

劉衛民將大印扔到一旁,嘆氣道:「雖然離京前在報社提了此事,民間百姓贊同者頗多,文人士子反對的卻眾,本以為此事會在三弟前去大明島時,強行做下此事,沒想到魏閣老卻將此事做下,雖得一時罵名,卻造福於萬民,大功於國啊!」

劉衛山點頭,說道:「三弟所言甚是,文人科考入官,今後非衛民黨不可入官,如此就不再是科考不科考之事可以決定得了,若真的堵住了文人的路子終究也是不妥,趁機逼迫文人士子後退一步也是可行的,隻是此作為勢必會得罪一些文人士子,或許也因此,內閣才以學堂、小朝廷出身分於各地為吏的原因吧。」

劉衛民微微點頭,堵住科考路子是不可能的,哪怕後世也還有公務員社招之事,功名田免稅,看著也就一畝一二十斤斤糧食,關鍵是擋不住數量多,得罪人自也不在少數。

內閣選擇了個最佳時期,因大明錢莊信譽崩潰,江南倒黴的文人尤其之多,駙馬府趁機吞下了無數田地,就算有些文人躲過了災禍,也會因百姓怨言而不敢大肆反對。

功名田免賦,實則是國家「以文治國」政策,是國家拉攏文人團體治國,如今卻是「一黨」治國,是黨人治國,文人的身份得到極大弱化。

文人功名田免賦,大明朝賦稅降低,實際上還是需要繳納賦稅的百姓承擔了這部分消失了的賦稅,哪怕看起來與他們無關。取財於民,用財於民,賦稅的收取,無論是用於官員治理地方,還是征募軍卒守家護國,或是賑災救民,或是鋪橋修路、開溝挖渠……最終還是算於用在百姓身上。

繳納賦稅百姓,賦稅用於身上是天經地義,可沒有繳納的,或是偷稅了呢?

沒有挑開這層紗,繳納賦稅的百姓不會不滿,可一旦挑開了,不滿聲自是此起彼伏,社會需要公平,為了鼓勵讀書給予免稅,是不是也應該給奮勇殺敵、守邊護國將士獎勵?是不是也要給軍戶們全都免去賦稅?

社會富裕到了一定程度,種地免賦,甚至還要補貼鼓勵是必然趨勢,但這是以後,是從高產出的工商業中補貼給脆弱的農耕經濟,劉衛民很想取消所有田地稅,隻是他現在還做不到這一步,大明朝也還沒達到如此高度,僅僅百萬以上的軍卒就是個極大的負擔,唯一慶幸的是大明朝衛所製度,他隻需暫時替大明朝養活一支精銳軍卒即可。

取消了功名田免賦之策,科考與黨內考核、吏部考核並行,驟然之下,得罪一大批敢怒不敢言之人是必然,如此情況下,劉衛民可以理解內閣以諸多皇家學堂、小朝廷諸多年輕人為吏、大吏行為,萬事以穩為重。

沉默良久,劉衛民轉頭看向劉衛山,說道:「明日大兄帶著批奏回京吧,朝廷有些事情激進了些,軍方絕不能有絲毫異樣,必須無條件支持內閣,任何風吹草東必須第一時間內強壓下去!」

劉衛山在陝甘不知抓了多少人,砍了多少人腦袋,心下也極為贊同他的話語,點頭說道:「三弟放心,明日就帶著人回京,此處由衛輔監軍當是無礙,各衛自查也無需三弟擔憂,咱們兄弟還是能夠控製住各衛所的。」

劉衛民微微點頭,在熹宗之時抽調了近千衛所將領們的精銳家將私兵,劉衛民抽調幼軍散於各衛所為將,或是威逼購買,或是用海外之地置換,許以爵位封賞於海外,盡可能的用和平法子把他們手裡的軍戶屯田收入囊中,重新分於軍戶,以此獲得底層軍卒擁護。

願意低頭的衛所將領,願意吐出土地,無論是以市價售賣給駙馬府,還是置換海外田地,或是乾脆前往海外當個逍遙自在貴族,駙馬府都給予了足夠尊重,留在衛所的將領,依然保留著原有軍職,不願的去海外給個貴族賜爵,可若與他作對,直接找個由頭砍了腦袋,殺雞儆猴,有時候,殺戮就是最有效的震懾。

衛所軍將一代代繼承,想要讓其離開是極為困難的事情,江南、江北都砍了不少將領的腦袋,僅總兵就砍了七人,千戶數十,百戶數百,其中不乏九邊衛所將門,除此外尚還有數百大小將官與祖大壽一乾遼東將領流放海外。

幼軍出身將領治軍頗嚴,駙馬府給了他們足夠的支持,老弱軍卒重新獲得土地,且不允許售賣土地,為每一個軍戶建立特殊賬戶,許以特定數額的無息貸款,許以與民等同科考為官條件,允許衛所軍卒為民經商務工,取消一切歧視性政策,唯獨有一條,衛所軍所戶籍出身,年滿十八周歲必須服役三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喜悅天魔 暗月紀元 娛樂有屬性 霹靂之聖星之行 叫囂的海德拉 末日紅警指揮官 這種崩壞穿越是出bug了吧 美國山神新生活 修改超神 球霸的黑科技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