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入學(1 / 2)

加入書籤

火辣辣的太陽依舊炙烤著隴原大地,節氣已過立秋,但還沒有秋天的涼意。隴原上的人們大都已收割完麥子,辛苦了一個夏天的人們還不能休息,因為許多人家的洋芋和向日葵也快要成熟了。身體的疲憊並不能掩蓋人們對於豐收的喜悅,個個臉上掛滿了一年的期待。農家人的滿足感並不高:家人身體康健、娃娃們在家裡和學校都聽話、一年都風調雨順,有個好的收成。

在通往鹽井鎮的道路上,五征牌和時風牌車來回穿梭著,這是一種三輪或四輪的拉貨車,在隴原地區非常普遍。標誌性的藍色車身身後拉著黑煙,黑煙兩側黃土飛揚。今天鹽井鎮逢集(隴原地區農歷一、四、七……會有大的集市,集中趕集,這樣的日子叫做逢集),所以人格外的多。在人流車流中,有一輛紅色的摩托車緩慢行使在黃土路上,車身是秦凡父子倆,摩托車上綁著比秦凡還高的行李,原來是秦建軍家的老大考上了縣裡的中學——豊縣中學,他們趕著去學校報到呢!這是豊縣城最好的中學,全家人都很高興,親戚朋友也都說秦建軍生了個好兒子。

秦建軍家世世代代是農民,但到他父親這一輩恰逢改革開放。人們聽得新鮮思潮多了,也都不再滿足於家家那一點山疙瘩裡的地,也都想謀點新出路,所以秦建軍父親兄弟倆都去了省城的大軍工企業謀出路。但後來他二爸留下來了,但他爸秦德才卻回到了秦家村當農民,具體是啥原因,秦凡這些小輩可就不清楚了。但秦德才後來當了大隊支書,在村裡也算是個人物。在兒子不上高中後就把兒子秦建軍送到費家寨的老工匠哪裡去當徒弟,在那時,木匠也是個很受人尊重的職業,好給兒子有個出路。

雖說秦建軍如父所願,當了木匠,但是生活依舊很困難。

還好兒子考上了縣上的中學,他還是打心底裡高興得很。

不一會,父子倆來到了十字路。十字路確是一個十字路口,但也是個地名,屬鹽井鎮管轄。這裡是十裡八鄉僅有車站的地方,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聽說當年諸葛亮北伐攻打天水的時候就在這打過仗。是許多人離家坐車的起點,也是很多人葉落歸根下車的終點。因此,這個地方是許多鹽井鎮人心中的鄉愁。

十字路的道路兩邊有許多店鋪,但大多數是餐館和車輛維修店。餐館基本上都是回族人開的,他們的拉麵也的確很好吃。每個男人都戴著回回帽,女人們戴頭巾。秦凡父子倆把摩托車寄存了,來到一家拉麵館,農家人一般隻有趕集才偶爾下館子,但秦建軍心裡高興,想請兒子吃點好的。

拉麵館是一家子人開的,共有五個人,爺爺婆婆兩個人在端麵、收拾桌子。兒子兒媳在小廚忙著拉麵,調料,小孫子趴在角落的桌子上寫作業。看到秦凡父子倆進來,大聲吆喝著:

「坐嘛,來碗啥?」

秦建軍對兒子說:「你想吃啥嗎?」

秦凡瞅了瞅掛在牆上的菜單,有牛肉拉麵、牛肉刀削麵、燴麵、炒拉麵、抄麵片……

秦凡一時也拿不定主意:「隨便都行」。

「那就來兩個大碗炒麵片吧」,秦建軍給那個正在抹桌子的老漢說道。

「好嘞,先坐下」,老漢回了句。

隻見那個回族小夥賣力揉麵團,不一會麵團被擀成圓圓的,用刀切成寬條,再用手直接一片一片揪到正在滾燙沸水的鍋裡麵,與此同時,那個婦人也開始抄菜了,在熱鍋中倒入油,油冒煙倒入牛肉,翻炒一會放入配菜,有洋蒜、白菜、胡蘿卜……翻炒一會放入調料鹽、香料、味精、雞精、醬油……此時,小夥子將煮好的麵片用冷水冰過倒入菜中一起翻炒……

「炒麵片好了」

隻聽見一聲喊就老漢就將一盤子炒麵片端到秦凡父子麵前,隨後又去端另外的一盤子。

秦凡看著這麼大一盤子炒麵片,心想:「這我哪吃的完啊!」

秦建軍看到兒子發呆:「快點吃,吃完好趕車去縣上。」

秦凡夾了一片麵放嘴裡,咀嚼了下,很勁道,對爸爸說道:「他們這麵片好吃得很」。

「好吃就好」。

父子兩簡單的對話之後,秦建軍很快就吃完了,看到兒子還剩半盤子。

「是不是吃不下了?」

「嗯嗯」

「那給我吧」

父親也很快把他剩下的吃完了,「炒麵片多少錢?」

那老漢答到:「總共10元」。

結完賬父子倆出來開始在路邊等車。鎮上去縣裡的班車就早上一趟,八點左右就走了。他們在等的是私人運營的小麵包車,人家都叫「黑車」,這種車司機雖說沒有取得許可證,可是卻是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不一會就看見一輛銀白色的麵包車駛過來,「去縣上?」司機喊道。

秦建軍問道:「去縣上幾塊錢?」

「一人十塊。」

「太貴了,能便宜點嗎?」

「現在都這個價啊!兄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怎麼可以這麼甜 千億萌寶:團寵媽咪是大佬 舒小姐,隻想退婚 漫威世界的劍俠 他的小可愛世界第一甜 小金龍她八百歲 恃宦而驕 穿越之果園小農女 開局即車禍,首富千金舍身救我 藥行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