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帝女常儀謝世 盤瓢子孫分封(1 / 2)

加入書籤

自從帝嚳離開京都尋訪大道,數年之後回歸朝廷,這段時間內,國家政務雖然繁重,但在眾多大臣同心協力下,仍然保持著安定和諧的局麵。然而在這平靜的表象下,宮中卻悄然掀起了一場不小的紛擾。原因在於盤瓠的後代子女們日漸長大,他們在宮中的行為舉止愈發難以約束,盡管帝嚳采取了分開教育的方式,但由於宮廷範圍有限,彼此間的聲響動靜相互乾擾,使得管控更加困難。隨著這些孩子們年齡增長,頑皮搗蛋之舉更是層出不窮,爬牆翻壁,吵鬧不停,負責教育監管的人對此束手無策。他們唯一畏懼的是帝嚳的女兒,然而這位帝女終究是女性,且孤身一人,麵對二十多個分散在五六處地方的孩子們,疲於奔波,既要照顧這邊又要調教那邊,日夜辛勞,口乾舌燥,身心疲憊,最終病倒了。

薑嫄、簡狄、常儀等人看到這種情況,都苦口婆心地勸她不要再過於勞累。然而,在帝女停止管教後,這群孩子的行為變得更加無法無天,甚至發生了令人震驚的倫理醜聞——他們當中的一些較大的孩子,雖然隻有十歲左右,但由於身體發育迅速,心智開啟較早,竟然出現了兄弟姐妹間互相結為夫婦的現象。病榻上的帝女聽聞此事,悲憤交加,病情加重,吐血不止。常儀得知後急忙趕來,竭力安撫,並命令宮人們不得將任何事情輕易上報,以免刺激帝女病情。

然而,帝女的病情並未因此好轉,反而日益嚴重。恰在此時,帝嚳歸來,常儀便將所有情況詳實告知。帝嚳聽罷,嘆息一聲,感慨萬分,認為這或許是命中注定。隨後,他前往後宮探望病重的帝女。帝女初聞父親歸來,心中稍感寬慰,但當看到帝嚳來到床前,卻又忍不住痛哭失聲,訴說自已的委屈與遺憾:本欲成為一位有聲譽之人,光耀父親名聲,誰知竟遭遇這般恥辱;原本希望好好教育這一群子女,期待他們能有所作為,挽回顏麵,沒想到竟發生如此悖逆倫常之事。她深感羞愧難當,認為生不如死,懇請父親不必為自已悲傷。帝嚳聽後,勸慰女兒,稱世間萬物皆由「命」定,過往之事無需過於糾結,那些小孩由於其特殊出身,其行為並不能簡單視為恥辱,或許未來他們會繁衍生息,成為一個興旺且有一定聲譽的族群。帝女對父親的寬慰話語並未全然信服,隻是連連應允。

然而,帝女因情緒過於激動,病情加劇,不久便撒手人寰。臨終之際,她向常儀表達了自已的掛念,希望每年正月,母親能拿出自已生前穿過的衣物向著天空招喚,那樣她的魂魄便會歸來,繼續眷戀家庭。常儀聽聞此言,心如刀絞,痛苦不已,隻能含淚應承。帝女去世後,宮中上下無不為之哀痛,尤其是常儀,因其母女深情,悲痛之狀尤為深切。然而,在常儀的病痛背後,還隱藏著對另一個孩子的深深憂慮。她的長子摯,由於從小受到祖母溺愛以及因其身為帝嚳長子的身份,逐漸養成了驕奢放縱的性格。帝嚳常年在外,疏於對兒子的嚴格管教,摯的行為越發乖張,聲名狼藉。常儀為此既擔憂又憤怒,多次嚴厲訓斥摯,卻收效甚微,摯始終未能走上正途。這一切的壓力與憂慮,使得常儀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終於也病倒了。

一日,帝嚳對臥病在床的常儀溫言寬慰道:「你不必再為兒女之事過度憂慮了。摯兒雖缺乏做君主的德行,但他儀表堂堂,頗有帝王之福。朕年事已高,考慮繼承人選的問題,有意立摯兒為繼嗣,希望他能在明確了身份地位後,意識到做君主的不易,從而改過自新,恪盡職守。朕會對他加強教誨,並挑選賢良之士輔助他,或許他會變得更好。你又何必過於憂心呢?」常儀聽罷,大為驚訝,堅決反對道:「此舉萬萬不可。君主之位無比神聖,是上天為了黎民百姓設立的,而非出於私情。現今正妃所生的棄淳樸誠實,次妃所生的契仁慈敦厚,乃至三妃所生尚未謀麵的堯,據說也是極為睿智的。應當在他們三人中選擇合適的繼承人,斷不可立品德不佳的摯。陛下您素來公正無私,始終以天下蒼生為重,若因妾身重病而有此考慮,妾身雖感激涕零,但卻不敢苟同。按嫡庶之序,應立正妃之子;按才能品行,更毋庸置疑。更何況,摯兒目前尚且如此不堪,一旦登基,恐將更加昏聵放縱。自古以來,昏庸君主的結局往往令人扼腕,豈不是反而害了他嗎?」

帝嚳聽罷常儀的一席深刻剖析,不住點頭贊同,表示十分欽佩其毫無世俗婦人之私心。帝嚳坦誠地說:「朕之所以有立摯為儲的想法,一是因其長子身份,二是太後對其寵愛有加,三是他外表確實有王者之相。但經你這麼一說,朕也開始猶豫不決,此事不妨日後重新商議。」

接著,常儀提及久未歸來的三妃及其子堯,建議帝嚳召他們回宮。帝嚳深以為然,決定即刻派人傳喚他們,並囑咐常儀安心靜養。

正當帝嚳準備前往簡狄宮中時,卻不慎被幾個頑皮的尾巴孩童扔出的瓦片擊落了帽子。得知緣由後,簡狄對那群孩子的惡劣行為表示憂慮,詢問帝嚳有何應對之策。帝嚳回答已有了處理辦法,次日即將施行。

次日,帝嚳下令召集教導盤瓠子女的幾位教師,將這群孩子帶到麵前。盡管孩子們桀驁不馴,但對帝嚳仍存敬畏之心,接到召喚後雖不情願但也紛紛前來,隻是並無禮數。帝嚳看著這些已長大成人的孩子,嚴肅地對他們說:「多年前,朕從遠方將你們接來,供你們衣食無憂,並請來老師教導你們。你們不僅不知感恩,反而不遵師教,每日爭吵不休。鑒於此種狀況,朕實在無法再容忍,唯有將你們逐出宮去。勿怪朕無情,實乃你們咎由自取。你們是否明白朕的意思?」

孩子們麵麵相覷,無人回應。帝嚳確認他們能聽懂普通話語後,再次嚴厲詢問。其中一個年長的孩子開口說:「我們的確不想留在這裡,規矩太嚴,讓人壓抑。」帝嚳便問他們是否願意改正錯誤,學習禮儀,研讀典籍,做個有教養的人,否則隻能讓他們離開文明的中原,回到更適合他們的地方。最後,帝嚳讓孩子們自行抉擇去留。當帝嚳提議放他們離去時,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表示同意。

帝嚳沉吟片刻後,對孩子們說:「朕打算將你們送回原來的石洞,你們覺得如何?」一部分孩子歡快地響應:「好!好!」另一部分則堅決反駁:「不好!不好!」瞬間,雙方又開始爭吵起來。帝嚳觀察到反對的孩子均帶有尾巴,顯然是宮女的後代,於是製止了喧鬧,並詢問他們為何不願回去。這些孩子答道:「那裡居住會導致人變成石頭,我們的母親已經變成了石頭,所以我們不願意去。」帝嚳之女所生的孩子們聽聞此言,頗為不服,插嘴爭論:「陛下不應聽他們的,人變石頭隻是偶然現象,並非必然。我們的母親為何就沒有變呢?」兩方再次陷入激烈的爭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鬼花送嫁,龍王娶親 太上教主:我成為仙道祖師 奇葩異聞錄 盡頭終空 我靠演技通關驚悚遊戲 我在修仙界造礦脈! 我一個鍵盤俠,你讓我拯救書評? 此刻,寂滅之時! 全民:我即是亡靈君主 此地界名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