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活死人報仇 第106章 江左求名者豈識醪醩妙(1 / 2)

加入書籤

吏部喬尚書打定了主意明年立春過後就以病弱告老。

喬尚書一生仕途都在吏部,從各司衙最底層的行走,一步一步做到郎中、侍郎和尚書。在呂太爺主政吏部時,做了呂太爺副手足足十年,俯首貼耳,額頭上早就烙上了呂字。

呂太爺致仕幕後十年以來,呂門更加不像話,吃相難看之極。連自家人喬尚書都覺得隱憂難過,這樣下去,快則三年遲則十年,呂氏怕要灰飛煙滅了。

喬尚書害怕,打定主意要在仕途最後一年裡,捧著一顆良心做一點好事,做一點能使喬家避免滅頂之災的積德事。

眼下最重要的事是朝庭三年一度的大考,也是這一年裡最緊要的事。

喬尚書為了做好這件事,連家都不回了,一張鋪蓋,一箱衣物,就住到了吏部衙署裡。喬家的大門也緊閉,除了買菜買米和請醫抓藥的,府中誰都不許進出。

喬尚書沿著簷下的回廊慢慢地踱步巡視整個吏部衙署。既是飯後散步,也是對下屬的辦差的監督。

已到亥時,考功司一排屋子仍然燈火通明。喬尚書推開一間屋子的門扇,吱呀的聲響驚起了屋裡的年輕人。年輕人正要起身見禮,喬尚書伸手向下虛按兩下,示意年輕人坐著便是。

屋子裡裝的都是四品及以上各級官員的檔案。喬尚書青年時就在在這間屋子裡埋頭苦乾過。那時隻是一名剛入仕途的胥吏,少不更事。

光陰荏苒,不知不覺已過去多年。

年輕人姓陳,名萍安,小戶人家出身,以鄉試舉人身份入國子監學習,後被遴選入吏部做行走。

朝庭開科取士的製度自隋始,至本朝太祖即位,改革鼎新,增加了殿試一關,甲榜進士皆由皇帝考評學問和評定座次,此後入殿試的士子,皆是天子門生。太祖還劃清了官和吏,此後官即是官,吏就是吏,再也不會有像喬尚書和呂太爺這樣從小吏,一路有幸從龍扶龍而躍過龍門成為一部主官的了。

像陳萍安這樣的小戶出身讀書人,迫於家庭限製或自身資質,一旦選擇了入吏,就相當於自絕前程,一輩子就隻能當個胥吏佐使,不能再及官身,除非能投筆從戎,從頭來過。但也有個好處,能憑此安身,不再為生計奔波憂愁。

或許曾經做過檔房筆錄吏的原故,在吏部衙署裡行走的數十位同齡行走胥吏中,喬尚書獨獨對陳萍安青眼有加,給了不少的善意,散步時常來與陳萍安閒聊幾句。

喬尚書徑直坐到陳萍安對麵的一張長凳上,隨手拿起桌案上的一本檔案卷宗。

卷宗重新包了一份厚紙封麵封底,上麵的墨跡猶新,一手端正規矩的小楷,橫豎撇捺均是中規中矩,沒有一絲出格。

是陳萍安手跡。喬尚書心底嘆了一口氣,挺好的青年,懂規矩知禮儀,有悟性做事上手快,難得是沉得住氣耐得住枯燥,性子雖說稍稍迂腐耿直了一點,仍是難得的好苗子,可惜了,早早入了吏籍,又偏偏在辦事做人都要八麵玲瓏的吏部。等今年大評過後,是不是找一下工部老李,把這個年輕人推薦過去,以這個年輕人的脾性,在工部營造司或疏漕司說不定能混得出頭。

喬尚書翻開卷宗,是戶部一位郎中的仕途記錄,記載著這位年過天命的讀書人的近二十年來的從政得失。湊巧喬尚書記得這人,勉強算得上清官但算不上能臣,眼高手低,為官除了尚能守得住清廉本心,其他一事無成。在工部、吏部和戶部兜兜轉轉,去年有人跟喬尚書提了一嘴,說清官難得,該給這人一個機會。

大頌官場上,五品升到四品,實際上是一道看不見的龍門門檻,跨過去了,隻要站對山頭,不犯渾不惹事不攬事不早逝,就算是一頭豬,也能熬到從二品侍郎,為家中正妻掙一個二品誥命夫人的鳳冠霞披。跨不過去,就隻能是一輩子跑腿吃土受氣的命,告老返家時,都不見得有鄉紳願意到鄉郊長亭迎接。

看來這位在郎中位置上蹲了十幾年的老小子受了高人指點,或者突然開竅了?

喬尚書伸手從案上一塊河卵石壓著的一迭紙條中抽出一張,又拿起筆架上的一支朱筆,寫了一個否字,吹乾墨跡,夾到這位以「恪守本職,不多做事」著稱的倒黴郎中的案卷裡。

喬尚書長舒了一口氣,心情暢快起來,忽然想要喝酒。

隻是陳萍安隻是全神貫注埋頭抄寫,並不知曉尚書大人所做的動作暗示。

榆木疙瘩!喬尚書心裡笑罵一句,稍稍起身,躡腳躡手走向門口。正要伸手開門,頓了一頓,回過頭來,對正在伏案疾書的年輕人道:「陳萍安,好名字,風中浮萍,隨遇而安!好名字。」

年輕人抬起頭來,搔搔後腦勺,一臉愕然不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三世春秋 逍遙小農醫 美女總裁的代駕司機 重生之金融大鱷 重生都市第一仙 快穿:男神,有點燃!(今天先敗一個億) 蜜棗有戀:直播女神,乖穩我 大蟲子的萬界吞噬係統 扶桑幻夢 炮灰女配自救指南[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