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宛陽相會(1 / 2)

加入書籤

杜若自離開衛指揮使司後便成日待在驛館, 他沒有擅作主張,而是將這些證據一一列明, 寫成奏本連夜遞到了京城,安心在驛館等著謝如琢的旨意。

這一等便等了七八日,京城有回音時此事竟又出了新的變故。

京城的官員大概也沒想到杜若他們敢這般動粗,以快刀斬亂麻且不計後果的法子搜來了名冊與賬簿,直接將衛所軍吃空餉、做明暗賬的醜事抖落出來,可稱膽大妄為。

也不知是有人暗中攪混水, 還是文官們不想皇帝真的如此順利清查完畢,將衛所勢力收歸己有,又或許是內閣突然想到了當日皇帝提到宋青閣的用意,朝中開始齊心協力將宛陽宋家拉下水。

在清查衛所軍一事上,宋青閣一直是置身事外的,大家也都是明眼人, 知道宋家和衛所當真無甚關係, 請求徹查的奏本都還是宋青閣自己主動呈上的, 但心裡清楚是一回事,涉及利益偏要拉你下水又是另一回事了。

朝中言官紛紛上奏言微山離宛陽最近,指揮使侯彥曾在宛陽下屬的衛所領過職, 既然微山衛指揮使司有問題, 宛陽恐怕也脫不了乾係,矛頭直指宋青閣也與衛所軍勾纏不清,乾淨不到哪兒去, 全然不管指揮使司裡還有個裴元愷的兒子, 而侯彥早在八百年前就和宛陽沒關係,轉向與裴家親近了。

內閣不管謝如琢到底對宋青閣存的什麼心思,眼下亂上加亂才是好事, 更多的勢力卷進來才能讓皇帝更步履艱難,便也上書附和,直言既然朝廷要查個明白,就請欽差去宛陽一趟順便查一查,將此事真正從裡到外查透徹才算是不虛此行。

這兩日謝如琢直被這幫人說得腦袋嗡嗡,知道內閣一定在等著看好戲,他要是不查就是打自己的臉,顯得是他自己不敢查,有違當初信誓旦旦說誓要查個明白的初衷,要查就是主動拉宋家下水,宋青閣雖與衛所軍沒什麼勾連,但真要細細一查也有不可言說的事,到時他就是先得罪了裴家,又得罪了宋家,進退維穀。

宋青閣聽聞朝中群臣質疑他宋家與衛所軍沆瀣一氣,怒而上書,表示自己行的端坐的正,可以把宛陽的大門打開,請欽差前來查,還他們宋家清白。

這份奏本看似說得光明磊落,夜半不怕鬼敲門,但謝如琢心裡再清楚不過,宋青閣也是被逼無奈,文官們已經打算拉他下水,就沒有獨善其身的道理,遮遮掩掩反而更容易被抓住把柄,倒不如自己大大方方地做足樣子,還有回旋餘地。

謝如琢默不作聲地準了宋青閣的所奏之事,當日他非要提一嘴宋青閣其實也是為了今日,與其說是內閣想亂上加亂,不如說是一開始他就已預先下好了每一步棋,是他主導了這場亂局,內閣所做隻不過是正中下懷,孫秉德再警覺也無法未卜先知,說到底還是得見招拆招,到了這一步他能做的最好辦法就是將矛頭指向宋家,給皇帝這邊使絆子。

前世陳章前去清查衛所,他被逼無奈與裴元愷做了交易,暗下殺手才擺脫了內閣此事上的掣肘,成功讓杜若前往,達到了應有的目的。

這一世孫秉德誣陷杜若,他將計就計,省去了要下殺手的步驟,之後的事便和前世無甚差別,借清查衛所與宋家談判,再壓製裴家,皆在他掌握之中。

因而隻有讓宋青閣卷入這趟渾水,他才有和宋家把所有話說開的契機,這是非做不可的。至於怎麼談妥,孫秉德就猜不著也管不著了,那是他的事。

謝如琢傳旨杜若立馬動身去宛陽,但隨即他又派人另外送了封密信過去,要杜若去了宛陽後先按兵不動,別真查,做做樣子即可,等他傳新的消息再動。

人在微山的杜若收到了聖旨與密信後,與沈辭、宋青來一道前去宛陽,在驛館安然住下,每日去宋家轉一圈,再回驛館喝茶聊天。

宋青來要避嫌,也怕他惹事,被杜若按在驛館哪也不能去,沈辭就負責每天盯著他,兩人都快大眼瞪小眼瞪出毛病來了,朝中終於又給他們傳了新消息。

隻是這新消息著實駭人,因為和消息一起到的,是謝如琢本人。

皇帝又稱病溜出京城了。

其實早在沈辭出京後,謝如琢的心就也跟著飛出去了,日日後悔為何要把沈辭派出去,隔日能親密接觸一次的騎射教學都泡湯了,但他還很有自知之明地謹記自己是個皇帝,有一個國家要管,雖心裡煩悶,該做的事還是井井有條地做著。

然而文官們突然拉了宋青閣下水,謝如琢靈機一動,發覺這是個大好契機。

他早就想找宋青閣聊一聊了,一直這麼不鹹不淡地僵著也不是個事兒,總得跟吳顯榮、齊峻茂一樣把話都說開,而這種事他素來是不放心交給任何人的,必須他親自談,這不就有了一個現成的借口可以溜走。

不過此時各方勢力都在蠢蠢欲動,正是多事之秋,他的一舉一動都會比以往變得更為敏感微妙,故而大搖大擺地出京是行不通的,隻能走偷溜的路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朕知道丞相要造反[穿書] 最強的那位配戀愛? NBA之請叫我丁神仙 全球末日之禦獸大魔頭 在不正常的世界當廚師的日子 召喚:萬界最強帝皇 書穿之抱緊金手指 神龍傲三界 神尊溺寵小魔妃 葉先生的蝕骨蜜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