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如此震懾力(1 / 2)

加入書籤

其實,劉楓早就料到了這場討價還價。

原本李典的角色本應是周倉,以他的方式來說,可能會更為犀利。

但世事難料,周倉護送於禁去了救治。

此刻隻能依靠李典,這些話出自他口,才產生如此震懾力。

如果劉楓親口說,效果同樣顯著,但會損害他的形象,讓商人誤以為他過於計較。

劉楓雙手背在身後,昂首挺月匈。

氣勢如山鎮壓全場!

「這是我們初次合作。」

「日後你們便會明白,我向來是禮尚往來,敬人一分,必還人十分。」

「但若有人敢跟我玩手段,我必須加倍奉還!」

這話擲地有聲,充滿威嚴。

亂世之中,誰又能不施展心機?

連鮑信這樣的忠義名臣,在涉及兵權時,也難免有所算計。

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然而,劉楓用實際行動證明,他說到做到。

無論何人在他麵前耍手段,都將無功而返!

回顧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此刻聽到劉楓此言,還有誰能質疑他的決心?

「大人,無需多言,所有武器、甲胄、戰駒,統統半價!」

「坦誠相告,這個價位,我們的利潤已微乎其微。」

「但至少不會蝕本!」

「還得感謝大人出麵,幫我們討回這批軍需!」

劉楓對此已是心滿意足。他並非強盜,初衷便是購買,而非勒索。他隻想避免不必要的花費。

這個結果,皆大歡喜,雙方均無損失。

「嗯,等我核查完畢,核算總金額。」

「款項暫且不付,後續從仆役的薪酬中扣除。」

「就這樣,解散吧!」

劉楓簡潔利落地結束談話,與李典一同離去。那些軍備仍掌握在刺史府手中,早日取回才是安心之策。

兩人回到營地,立刻著手召集人手。一回來,便見周倉忙忙碌碌,不知所為。

「周倉,你在做什麼?」

「於禁呢?」

劉楓記得,於禁是從馬背上跌落,造成這樣的傷勢。周倉的鎖鏈並未擊中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周倉端著一碗氣味難聞的湯,來到劉楓麵前。

「主公,於禁在裡麵。」

劉楓和李典不約而同地掩住鼻口。

「這是什麼?」

周倉一臉無奈地說。

「於禁可能腦袋受創,醒來後一直呆滯地看著天花板,怎麼喊都沒反應。」

「老醫匠說他可能是失憶了,需要用這股腥臭味刺激他的感官,或許能讓他清醒過來。」

劉楓沒想到,於禁的傷勢竟如此嚴重。若成了癡傻之人,之前的付出豈非白費?他不願未來作戰時,身邊有個無用的將軍。

關鍵是於禁的武力在五子良將中是最弱的,即使麵對徐晃、張遼、張郃這樣的猛將,恐怕也無法匹敵。然而,《史書》記載,直到最後,於禁的官職從未低於他人,甚至在曹操晉封魏王後,他成為唯一獲賜「假節鉞」權力的將領。

假節鉞的大將,對下屬將領擁有先斬後奏的權力,可見曹操對他的信任。在常規歷史進程中,能得到如此重視,自有其原因。除了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更重要的在於他治軍嚴謹,紀律嚴明。

亂世烽煙,兵亦賊,賊亦兵。出征沙場,哪支隊伍不沾染黎民?多數將領睜隻眼閉隻眼,不願嚴懲麾下,恐其臨陣倒戈。

唯獨於禁,對自已的部伍紀律嚴謹至極。一旦發現兵士擾民,無論歸屬何方,皆嚴懲不貸。此舉曾招致青州兵馬的惡意誣陷,然而曹操卻深信其忠誠,對其贊譽有加,使得於禁的五子良將之譽穩如磐石。

直至晚年,麵對關羽的挑戰,水淹七軍後舉旗投降,這一敗績成為他生涯無法抹去的汙點,最終以悲劇收場。劉楓對此深感重視,因他亟需各類將領,而於禁乃當世名將,且能整頓其雜亂不堪的軍隊。

隊伍底子薄弱,紀律渙散,急需鐵腕人物重塑。於禁以其嚴明軍紀,無疑是最佳人選,其次是呂布麾下的高順。然而,呂布此刻不宜招惹,劉楓的選擇隻剩下於禁。

自始至終,劉楓對獲取於禁用心機頗深,試圖潛移默化地影響他,使其明白跟隨自已方能揚眉吐氣。然而,費盡心思,卻發現於禁竟未受蒙蔽,仿佛金葉落入水中般無痕。

周倉心急如焚,深知於禁的現狀皆源於自已。他端著那碗惡臭的湯,慌忙引路,湯汁濺灑,自身也變得狼狽不堪。

「主公,這裡便是。」周倉顧不得汙穢,急忙推門而入,轉身為劉楓開門。

劉楓神色憂慮,大步踏入,一眼便望見於禁躺在床上,呆滯地凝視天花板,與周倉所言無異。一旁老者正嘗試以針灸治療,試圖驅散他的癡傻。

「於禁!」劉楓心中一陣痛惜,這位英勇的將領,為何會淪落至此?

本欲詢問醫者,於禁復原的可能性幾何,卻突然聽見一縷聲音。

「難道,我已被遺棄?」疑問中帶著一絲清醒。

劉楓凝視床上的於禁,隻見他瞪大眼睛,神情呆滯,眼中卻閃爍著淚光。

「並非如此。」劉楓心中暗道。

「鮑信不至於如此絕情,他可能認為你有意輸掉了那場比試。」

「假使你當時不是揮舞槍杆,而是直刺,或許能擊飛那鐵鏈。」

這話戳心啊!

於禁霍然起身,粗手一抹,將臉上的銀針盡數拭去。強行拔針,留下點點血痕。

但他此刻顧不上這些。

「隻是切磋,我豈會手下留情?若我上前刺擊,周倉豈有生還之機?」

「你說,就為此,鮑信便質疑我?」

周倉在一旁弱弱插話:「我尚能活命!」

然而於禁並未理會,目光直視劉楓,神情堅定。

劉楓有些無奈,原來於禁一直靜臥不動,竟是因內心掙紮?

這樣也好,人們總需經受心靈的磨礪方能成長。

「於禁,你能戰場上克製,足見你的將帥風範。」

「周倉就差遠了,一鐵鏈打破你的馬首,場麵狼藉。」

「回頭讓他賠你一匹戰馬!」

於禁挺直脖頸:「這非戰馬之過!」

他迫切想知道,「鮑信他究竟作何打算?為何至今未來看望我一眼?」

「是否將兵刃失手的責任全推在我身上?」

劉楓深知於禁的心思。身為將領,他並非無腦執行命令。

他不甘隻做別人的工具,於禁與鮑信同鄉,關係復雜,非單純的主仆。\"

按情按理,鮑信應立即關注於禁的傷勢,但他卻沒有。甚至於禁被周倉背回城東,鮑信也毫不知情。

「鮑信大概覺得,他已煩心事重重,你自能料理自已。」

「你身為大將,何時需要他人照顧?」

這番話確實有理,但於禁心中仍感到寒意。「大人,您無需多言,我此刻頭腦清晰無比。」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清醒!」

「起兵之初,鮑信和我滿懷壯誌,期待憑借平定黃巾的功績躋身名流。」

「那時鮑信的夢想比我宏大,封侯拜相,無所不能設想。」

「然而一次次失敗後,我們才明白,天下英才輩出,往昔夢想顯得天真可笑。」

「這次,他又敗在你手中。」

「或許是壓垮他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已無鬥誌了!」

劉楓默然無語,心中暗嘆。

確實,鮑信的結局已無需多言。

於禁內心已有定論,無法再隨鮑信走下去了。鮑信的路已走到盡頭!

責怪劉楓心狠並非公正。

亂世之人,往往是興風作浪創業,最終卻落魄收場。

誰能預知自已的歸期?

能堅守到底,逐鹿天下的,寥寥無幾?

於是,於禁留駐在劉楓的陣營。

劉楓之意,讓於禁正式離職,也算是對鮑信有個交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要斬遍亂世神 高考後參加戀綜,校花你哭什麼 諸天逍遙 異能覺醒之我是卡牌大師 劍道雙子,我弟天生無垢劍心? 看透人性的我決定做個反派 葉狼扶風 總裁爹地有點壞 我是混沌之子 沐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