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 57 章(1 / 2)

加入書籤

就是這短短的三分鍾配上平台一哥的誇贊,讓不少人都注意到了這個剛冒頭的小小直播間。

他誇得真情實意,又特意配上精心剪輯出來的蘇軾作畫視頻,不少人看都沒看就直接轉發支持。

等轉完後倒回去把視頻看完,不少人由衷地再一次轉發並配上兩個字:臥槽!!!

明明服化道一點都不還原,明明沒特意營造出什麼氛圍,他們卻感覺眼前這個束著長發的人就是那位灑脫不羈的東坡先生。

畫麵裡,他們先是笑談完北宋時期的芍藥趣聞,接著就轉到了蘇軾執筆作畫的場景。

隨著那株「玉盤盂」在蘇軾筆下成型,當初那立在南禪寺前看花的東坡居士仿佛也來到所有人眼前。

在那個時期他寫出了「十年生死兩茫茫」,寫出了「老夫聊發少年狂」,也寫出了「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發妻早逝、兄弟分離、仕途不順,讓他月匈腔中滿溢著痛苦與掙紮,於是在那成千上萬朵爭奇鬥艷的芍藥花間,他一眼就看見了那株潔白如雪的白芍藥。

它長於故丞相荒敗的別業周圍,用著低賤如泥的俚俗之名,無人欣賞它的皎潔美好,無人理解到它的清高孤傲。

所以他決定給它起一個新名字,叫玉盤盂。

據傳過去的人會將名臣大將的功績書於竹帛、鏤於金石、刻於盤盂,以此傳於後世子孫。

盤盂乃是紀功之器。

這時候的蘇軾,仍然是會問「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的蘇軾。

他仍然有著滿腔「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壯誌。

蘇軾放下了筆。

畫紙上的花活了。

鏡頭裡的東坡先生也活了。

沒過多久,這個視頻的轉發評論馬上就奔著破萬去了——

「啊啊啊啊啊不知道為什麼,看著看著有點想哭!!」

「以前說什麼國畫追求神/韻,我根本聽不明白,現在突然就懂了,東坡先生畫的不止是花吧!!」

「新來的,沒趕上早上的直播,有沒有錄播可以看?」

「關注了關注了,這個直播間一般什麼時候開播?」

相比網友們單純的驚嘆和震撼,內行人看到這個視頻的反應更加激動。

要知道平台一哥在學校也是小有名氣的人,好友圈子涵蓋本校同屆師生往屆師生以及後來的師弟師妹。

他本身就是學美術的,視頻一發布出去就引來不少圈內人關注。

有些相熟的就直接來找他要錄播看原版了,他們想仔細觀摩完整的作畫過程。

現代社會不管是工具還是技巧都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想要仿製古畫並不困難,難的是真正抓住畫裡那種獨特的感覺、獨有的韻味。

更難的是把它融入到自己的創作裡去,讓它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進而將它一代接一代地傳延下去!

在身形非常瘦(坐牢吃不好)、黑眼圈還很重(昨晚沒睡好)的落魄中年男人(蘇軾)身上,他們看到了那種感覺!

蘇軾的傳世之作裡麵並沒有這幅《玉盤盂》,可這人畫出來的《玉盤盂》卻讓人感覺它就是蘇軾的作品。

太不容易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少人都忍不住一頭紮了進去,準備認認真真觀摩和體會蘇軾的作畫過程。

另一邊的吳普已經把蘇軾載到市區。

他先去找人幫自己裝裱蘇軾的畫。

以前他常幫老師跑腿,認得的人也多,沒一會就找到一家老店把畫給了出去。

對方打開畫一看,立刻被吸引住了。他和吳普感慨道:「好畫,好畫啊,要不是墨跡這麼新,我都快以為是古董了,現在很少人能畫出這樣的感覺來了。」

吳普笑了起來:「所以這不是來求您親自出手嗎?讓別人來裝裱我可不放心。」

蘇軾在旁邊聽著吳普和那年邁的裝裱師傅對話。

這還是他在這邊第一次接觸到吳普以外的人。

他發現對方說的話不太好懂。

再抬眼看向周圍掛出來的字畫,隻覺許多字都是異體字,瞧著缺斤少兩。

不過這些字認真去辨認的話,還是能認得出來是由哪個字演變而來。

吳普給他看過英文俄文之類的,那才真是有看沒有懂。

可見大宋雖然沒了,華夏文明卻從未斷絕。

吳普揮別裝裱師傅,去給蘇軾弄了台手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穿越成了炮灰女配 渣男賤女係統消失之後 一窩三寶:商少,我們不約 男友他超會撩 [紅樓]林家女帝 牙印 被子女嫌棄,我技能全點了壽命 封神之清平遊記 陽間巡遊 七零四之流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