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2 / 2)

加入書籤

「臣不過是僥幸罷,是否能順利關停粵海關,不在於臣,而在於京中,」林如海道。這並非自謙,而是實情,粵海關乾係到太上皇勢力的重大利益,尤其是在鹽業被清查後,日益繁盛的國際貿易就成為第一大肥差。

他雖以涉嫌謀逆的罪名暫時關停粵海關,可隻是權宜之計,誰都知道謀逆的罪名十分牽強,若要計較自然是抄家問斬,若不計較也隻是一句話的事,關鍵在於京中皇帝勢力能否壓倒太上皇。

若是以前,即便他能扯虎皮唬得海關統製暫閉海關,不多幾日也會重開,也是因為近兩年太上皇勢力屢遭打壓,皇帝勢強才能得手。

韓二爺縱容手下欺男霸女,放高利貸,右相雖不曾受到直接影響,可在士子心中的形象還是大不如前。

揚州一帶鹽商被抄斬,連累上下官員貶官,流放,抄斬,其中大部分都是右相勢力,或是被拉攏過去的左相門生。

有皇帝的支持,左相在朝堂上逐漸勢強,此消彼長之下太上皇勢力很難抽出精力去保粵海關,尤其不敢沾上謀逆之罪。

「理清鹽業不也是愛卿的功勞嗎,眼下朝臣紛紛上書要求重開海關,以便按時送達貢品,愛卿以為應當如何?」皇帝問道。

「事關陛下,皇後,太上皇,皇太後,自然是第一要緊事,依臣之見,粵海關之事尚未結清不宜開放,不如重開浙海關。浙海關直通應天府,貨船可從應天府走運河抵京,」林如海道。

「愛卿所言甚合朕意,便依你所言重開浙海關,隻是這海關統製的人選,愛卿可有舉薦?」皇帝笑問道,笑意卻不達眼底。

「臣離京許久,不熟悉京中事務,不敢妄言,」林如海道。聽聞此言,皇帝的笑容多了幾分真意,他喜歡知分寸的臣子。

從前為平衡右相,他重用左相一脈的朝臣,時間一長這些臣子竟自行結黨,雖然左相不曾參與其中,可還是讓他有些惱火。

他打擊右相是為了收回皇權,可不是讓朝臣結黨亂政的,林如海是左相嫡係,又有功在身,不得不防,好在林如海識趣。

「皇後聽聞查辦粵海關一事林家二位姑娘出力不少,十分欣賞,有空就讓她們進宮給皇後請安罷,」皇帝又道,朝臣之女進宮麵見皇後是極大的殊榮,他給林如海這個臉麵。

皇後與皇帝少年夫妻,當年死守京城時皇後一直陪在皇帝身邊,反倒是府裡那些姬妾趁亂逃了,連當時的側妃都被家人暗中接走。因此皇帝感念皇後情意,不光早早將皇後所出的嫡子立為太子,連不要緊的政事都會講給皇後聽,皇帝登基以來寵愛的女人不少,可皇後的地位無人可撼動。

林如海給皇上的奏章不敢有所隱瞞,福/壽/膏一事確實與女兒有關,若是瞞下不報被皇上發現不免懷疑他有二心,還會牽連到女兒。因此簡略提及一筆帶過,沒成想還是被皇上注意到。

「小女頑劣,還望陛下恕罪,」林如海請罪道。

「愛卿這是何意,古有姽嫿將軍林四娘,今林家姑娘亦是巾幗不讓須眉,」皇帝笑道,這次笑意發自內心。

太上皇喜愛溫婉賢淑的女子,尤其偏愛江南美人,有不少妃嬪都是南巡中結識,帶回宮中。而皇帝因少時經歷,更欣賞個性分明的女子,這些天他也命人調查過林家姑娘,稱得上是離經叛道,也著實有幾分聰明。

「不知陛下可曾見過臣自洋人手中得的燧/發/槍,火/炮?」林如海一時不知該如何接話,隻能轉移話題道。

「朕已交給工部,聽匠人說不難仿製,隻是需純銅鑄造,消耗甚大,朕已命他們改進做法,新軍中有火器營的位置,」皇帝道。

「那臣所言組建水師一事…」

「軍中之事就不勞愛卿費心了,你無事便退下罷,」皇帝打斷林如海道。

「是,臣告退。」

戴權見林如海出來,寒暄幾句才進殿,隻見皇帝身前桌上放著兩道聖旨,看樣子是早已寫下的。

「朕記得前些年有賈家女入宮,」皇帝道。

「是榮國公府二房賈政長女,賈氏元春,如今在鳳藻宮當差,」戴權回道。

「去傳旨吧,」皇帝道,眼神示意戴權拿外側那封,將另一封暫時收起,又道:「過幾日,待林府修繕完畢,你再去趟林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牙印 被子女嫌棄,我技能全點了壽命 封神之清平遊記 陽間巡遊 七零四之流塵泉 萌寶成雙:神秘爹地狂掉馬 神明以上 欲做凡人終成仙 全球驚悚:你管這叫入殮師? 劍傲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