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安史之亂二(1 / 2)

加入書籤

大明時期。

「這唐玄宗可真傻,所謂武打天下,文治安邦,盛世之下,不削兵權反而給兵權,還是無功授予,簡直傻的不能再傻了。」

朱元璋可就沒那麼多顧忌了,直白白的說唐玄宗傻。

李善長非常贊同:「確是如此,莽夫隻有在打天下時才需要其鋒利,守天下時則要其鈍化,不然傷著自已可不好。」

藍玉聽得此言則是低下了頭,現在正是守天下的時候,他作為武將,隻能被文臣逐漸壓製,這種感受可不好。

朱元璋留意到藍玉的動作,開口勸慰道:「藍愛卿不必傷心,這隻是在說安史之亂,而且咱大明現在還遭受北元的威脅呢,更不要說這世界除了北元還有那麼大的地方了,所以爾等武將建功立業的機會還多著呢。」

藍玉也是微微一笑:「微臣自然明白,臣之願景也是扼北元,征天下,必為陛下開疆擴土。」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正式爆發,實際上叛亂初期,安史之亂的解決難度也不是特別大,因為他造反的理由是爛大街的清君側】

【這個理由的有效時間非常不穩定,並且軍隊千裡進攻利在速戰速決】

【一旦唐朝守住了初期的幾波攻勢,叛軍必然出現內亂,這場叛亂甚至能不戰而勝】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麼一場影響千年歷史的動亂,比的並不是哪邊更能打,而是哪邊豬隊友更多】

三國時期。

本來還準備好好看看這一場被譽為影響千年的動亂是怎麼個回事的曹操。

此時卻是嗅到了一絲不對勁的味道。

影響千年的動亂,不比實力,比豬隊友?

這怎麼感覺有一股荒唐的味道呢。

但不應該啊,這可是影響千年耶,千年耶。

曹操覺得,這不出意外的話就應該要出意外了。

【這場叛亂爆發初期,唐玄宗實際仍然認為安祿山並沒有叛亂,隻是在鬧小情緒,直到告急文書甩他一臉,他才相信安祿山確實造反了】

【而當時唐朝,李林甫之後的新宰相,楊國忠,聽到安祿山造反的消息後,還非常高興】

【這新人宰相和安祿山差不多,是小混混出身】

【但不一樣的是,這個人一點能力都沒有,純靠和楊玉環的關係當了宰相,導致他的人生信條就是及時行樂】

【所以動亂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事,隻要自已手裡的權利還能獨攬就行】

【而且楊國忠非常自信的認為,安祿山這次的造反就是毛毛雨,不出十天,安祿山的人頭就會被砍下送到長安】

【由於朝堂上充斥著這種速勝的言論,導致唐朝隻是漫不經心的做了一些應急措施】

【而這,直接使得安祿山從範陽起兵,一路浩浩盪盪燒殺搶掠,直到洛陽】

【路程總共長達1600多公裡,就沒有遇到多少實際性的抵抗,隻花了30多天就拿下了唐朝的東都洛陽】

【老實說,安祿山自已都沒有想到能這麼快】

哈?這是來搞笑的吧。

曹操盡管已經有了準備,卻還是被震驚到了。

這確定是攻打?確定不是在自已的領土中行軍?

「這皇帝和丞相簡直是來搞笑的,1600多公裡,30多天,竟然都沒反應過來?」曹操直接嘲諷道。

「哈哈哈哈,許是別人打到門前了都還在醉酒吧!」賈詡笑道。

徐晃也是譏諷不已:「隻怕若是那叛軍安祿山再急行軍一點,都能直接攻入長安了吧。」

「可能跑的快些,還能直入長安和那群傻子一起喝杯酒呢。」

荀攸也是樂了,還能有這麼奇葩的皇帝和丞相。

【此時,對唐朝來講,潼關成為了自已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旦潼關失守,整個唐朝可能轉瞬即逝】

【但幸運的是,潼關易守難攻,可以說是一關扼九州,並且防守潼關的武將高仙芝和封常清也非常清楚這一點,準備死守,隨機應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全員主神打工仔,而我是邪神 抬手可滅世界的能力你拿來泡妞 無限規則類怪談 獵艷:都市狂想曲 那位仙人不為人知的秘密 白鹿大人你的小狐狸又跑了 凡人,從撿到仙女屍體開始 驚我成了遊戲npc 破碎之穹 星海鏢師:穹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