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治國之道(2 / 2)

加入書籤

「哦?三弟有何見解,倒是說來聽聽。」

蘇墨的話一講,朱允炆的臉色立馬就變了,這不是明擺著跟他唱反調作對嗎。

劉三吾聽了也是搖搖頭,在他看來朱允炆所說的觀點是非常正確的。

「本王認為治國應當是以民為本,百姓安居樂業,大明才能長治久安。就拿元朝為例,其滅亡的根本原因就是民族之間產生的內鬥,從而導致了政權的動盪。若大明的百姓都過上幸福的生活,沒有難民,沒有餓死在街頭的難民,就不會出現內鬥反叛的情況。」

蘇墨的一番話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劉三吾在內,他難以置信的看著眼前這個少年。

這樣的治國之策,竟出自他口中。

朱元璋在外麵聽的津津有味,這才是他想要的答案。

他是農民出生,對百姓是極為看重的,蘇墨的話說到他心裡去了。

明朝的自然災害可以說是歷朝歷代中算多的。

常年的水災,旱災,各種瘟疫,不斷殘害大明的百姓。

洪武三年的時候,朱元璋就建立了惠民藥局,其目的就是幫助這些百姓。

朱元璋登基之後大力推廣農業發展,但是僅靠農業收入的農民手裡是沒幾個錢的。

要是遇到災害就會顆粒無收,此時的百姓就需要惠民藥局的贈藥,救助。

朱允炆畢竟出生在皇家,他出生之時,朱標已是太子,自小生活的無憂無慮,沒辦法去體會這些百姓的疾苦。

蘇墨則是不同,他還帶著前世的記憶來到這裡。

他最能知道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有多苦。

「三弟此言差矣,若不能依法治國,如何能讓那些百姓對朝廷言聽計從。」

朱允炆直接開口反駁道,他不能被蘇墨搶了風頭。

「本王認為民心才是治國的根本,若得不到民心,這個王朝早晚會滅亡。」

「三弟這話要是被皇爺爺聽了去,可是要被怪罪的。」

「皇爺爺為何會生氣?」

「現在大明國泰民安,何來的滅亡?」

朱允炆直接將他的話引到了詛咒大明滅亡之上。

「咱贊同吳王所說!」

朱元璋走了進來,目光都在蘇墨的身上,完全忽視了坐在第一排的朱允炆。

「參見皇爺爺,參見父皇。」

見到朱元璋走進來,學堂之內的十幾人都站了起來。

「不必多禮,咱剛才在外邊聽了一嘴,吳王所說正是咱的心中所想。」

「多謝皇爺爺的誇贊,本王覺得二哥所說也不是不無道理。」

蘇墨沒有他那麼小家子氣,朱元璋誇贊自己的同時還不忘帶上這個同同父異母的二哥。

朱元璋看向他的另一個孫子,唯唯諾諾的樣子讓他看了不爽。

「賢王說的也是有理,不過咱更喜歡吳王所說,劉學士認為呢?」

「二位王爺說的皆有道理,臣不敢妄言。」

「治國就是要以民為本,才可安定天下,你們都要記住了,百姓是咱們的首要任務,一切當以百姓的利益為重,百姓的溫飽更是重中之重!」

朱元璋大聲的在學堂之內說給眾王爺聽。

經歷了長時間的戰亂,很多田地都被荒廢了,這才有了朱元璋提出的士農工商的政策,來扶持更多的人從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權少搶妻:婚不由己 道門驅邪人 末世之混沌戰神 逆天萌寶:娘親,你馬甲又掉了 皇恩 禁地探險:扮演空虛公子,隊友總是埋人 誤入狼室:老公手下留情! 婪之少女 許以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