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 103 章(1 / 2)

加入書籤

第一百零三章

放你娘的屁!

這麼不走心的敷衍,你當老子聽不出來?還是說,你特麼連敷衍都這麼不走心,這親戚是不想做了唄?

王子騰聽到薛姨媽不在莊子上時,臉色就變了。他想到了之前他們倆口子大夏天來回奔波被薛姨媽支配的恐懼。可等聽到看莊子的下人說薛姨媽跟著薛蟠剿匪去的時候,那張臉已經不能用鐵青來形容了。

誰家剿匪還帶著老娘沖鋒陷陣?

薛家下人被王子騰乍變的臉色人嚇了一掉,加之王子騰那一身官威也足夠叫平民百姓敬畏的,於是薛家下人直接脖子一縮往門上一靠,大有一種你再過來,我就跑了的架式。

王子騰:「……」

做了幾個深呼吸,王子騰才冷著一張臉的帶著老妻離開。離開的王子騰心裡一邊對薛姨媽生了埋怨,一邊也在想著如何弄些銀子暫渡難關。

除了添亂,半點都指望不上。

明知道有人要從你借錢,還是不還的那種。張口了,你還不好意思不借,這種時候不躲才是犯傻呢。

薛姨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她躲了。薛蟠去剿匪了,王子騰也找不到冤大頭了。估計就算找到薛蟠,以薛蟠的心性還得問問王子騰他升官的事。

以薛蟠那魯莽的性子,他還真能乾得出來。

外人都瘋傳左晞是十一的侍妾,哪怕不是,王子騰夫婦也沒理由登十一的門要求見左晞。

也因此,在借錢方麵,薛家這邊不光堵住了王家,同樣也堵住了賈家。尤其是賈家還不知道王子騰拿了元春做幌子的時候。

榮國府與賈家有親的,如今就是二房了。探春是庶女,再強勢能乾也代表不了二房。李紈是二房長媳,她到是能代表二房,可李紈會為了養一大家子人去薛家借銀子嗎?

不會的。

賈母不會出這個頭,王夫人又沒在家。拋開女眷,就剩下賈政和寶玉。

而這爺倆壓根就不是這塊料。

也因此,賈母怕是早就絕了從薛家借幾個銀子花花的心思了。不過跑了薛家,還有林家呢。

隻是,林家到是沒跑,可林家窮呀。

左晞那麼偏心黛玉,又在現代看過了無數個版本榮國府貪圖林家財產的同人小說,這種時候能不通風報信?

再加上從前幾年還沒進京那會兒,林家就拿了低調樸實的劇本。又時常放出為了給林如海續命又花了多少多少銀子,賣了什麼什麼的東西的風聲。如今別說早前知道林家家底豐厚的榮國府相信林家已經隻剩下個空架子了,怕是京城不少人也都是這樣認為的。

不過哪怕拿了清貧劇本,但榮國府這次的事一出來,黛玉就叫人送了一千兩銀子,外加幾匹次一等的料子和一些米碳過去。東西裝了三大車,由著紫鵑倆口子親自送過來。

黛玉沒來,理由還是林如海這幾日又有些不好,等過幾天得閒了再來。當然,這都是托詞,主要是黛玉害怕見了外祖母會心軟。

鳳姐兒那事,左晞隻跟黛玉說了王賈兩家是怎麼對待鳳姐兒的,卻沒說鳳姐兒是怎麼回敬他們的。但後麵的事一出來,黛玉又如何想不到這裡麵有鳳姐兒的影子。

可還是那句話,如果不是他們先背棄了鳳姐兒,鳳姐兒又如何能對王賈兩家出手。

鳳姐兒且罷了,叫黛玉心寒的是迎春那件事。

迎春自來溫柔,早年還是逆來順受的性子。一個從小養在身邊的嫡親孫女都這般對待,她這個並沒在身邊養多久的外孫女又怎麼可能不唇亡齒寒,物傷其類?

以黛玉的性子,是真不想再與榮國府往來的。可想到自己當年到底在榮國府住過一陣子,那又是她母親的娘家,如今京城的風亂得迷人眼,到不好立時就冷了關係,隻是再多卻沒了。

送東西的時候,紫鵑也知道窮哭。先恭喜了一回元春晉妃位,又問候了一回賈母和一家老小,再說起家業艱難,偏偏府上又出了這樣的事,趕巧這兩日莊子上送了今年的收成的話。

最後再感慨一回老太太的當斷則斷。

「……我們姑娘在家時就時候說起園子,每次從府裡回去,總要說一回老太太給她留的瀟湘館,愛的跟什麼似的。前兒聽說二老爺將園子抵給了朝廷,還心疼難過了一回。我們老爺聽說了,到是滿嘴子敬佩老太太和二老爺有決斷,有魄力……」

拿個沒多大用處的省親別院給元春晉個妃位,絕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庶妃不值錢,可正經的妃位主子卻是值錢的。

好吧,再怎麼樣,沒誕育龍嗣的後宮女人還是比不上那些為皇家開枝散葉的。不過後宮從來都講究母以子貴,子以母貴。

如今元春晉正妃位,將來有了龍嗣,身份也比那些庶妃所出的皇子高貴。

賈母聽紫鵑這麼說,那是打咬牙齒和血吞。

如今怕是所有人都以為是她們故意這麼兌換的了呢。

不太想說大觀園的事,賈母反手問紫鵑道:「如今朝堂開始清理舊帳了,林家早年欠了戶部銀兩沒有?」

紫鵑搖頭,「我們老爺聽說了這事,便叫人去戶問那邊打聽了。他任上時到是沒從戶部借過,怕老太爺那時跟風借了些也未可知。若是沒借最好,若是借了,總要想辦法還上。我們家的情況,老太太也知道,姑娘都準備好變賣太太留給她的嫁妝了呢。誰成想一番打聽,我們家當初竟是沒借的。許是老天爺疼我們姑娘,也未可知呢。」

康熙早年,有大臣日子過得緊,康熙便放開了戶部允許那些大臣暫時挪借。有人是真缺銀子,有人就是為了跟風,有人則是打心眼裡覺得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林家早年多生活在江南,加之家裡人口簡單花銷少,許是嫌麻煩,許是清高,竟是沒跟這股風的。這會兒旁的人家一聽到風聲了,因著許多年過去了,當初的當事人,不是老的老,就是死的死。新一代的當家人多少有些不知道自家的情況,無不跑到戶部去看自家是否借了銀子的。

得了準信,就是全家老小坐在一起商量這銀子還不還,怎麼還。而林家就比較省心了,他們隻要繼續發揚清貧簡樸的生活就好了。

有王子騰和榮國府做那出頭鳥,旁人不想還都不行了。可裝進自己口袋那麼多年的銀子早就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叫誰拿出來都是一副痛不欲生,犯了心絞痛的模樣。

恨死這兩家的同時,又得堤防較真的四阿哥到底想要怎麼收這筆國庫欠銀。

怎麼收?

四阿哥的意思就是上門去收,先通知你欠了多少銀子,再限你幾日將銀子還上。

可九阿哥在上次抄家,哦不,是盤點王賈兩家資產的時候吃到了好處,這會兒子硬是決定也參上一腳。

禦書房裡,當今將除了十一以外的所有成年兒子都叫到跟前,說了追債的事,問誰能領了這差事。

所有人都你看我,我看你,最後齊刷刷的退後一步,將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的四爺顯了出來。

四爺管著戶部,本也認為這就是他的差事,見老爺子問,自是責無旁貸的領下這吃力不討好的活計。

自生母敏妃病逝後,十三就被養在德妃名下,也因此,十三向來跟四爺走的近,也最親近四爺。這會兒見這麼大個活全落在他四哥頭上,十三直接跳出來,擼著袖子要跟他四哥一塊乾。

九爺眼珠轉了轉,拿手指捅了下老十,也跳出來說要幫忙。

老十也緊跟著站出來,對他老子一臉憨笑的來了句,「皇阿瑪,也算兒子一個。」

見九爺跳出來了,反應快的就都知道以九爺無利不起早的性子,追債這事油水一定不少。當即就有人眼饞了。

不說剛剛明顯的不想沾手的行為,隻說已經一連四個阿哥站出來了,再跳出來,吃相就太難看了。

大家都是要體麵的人,看著上頭坐著的老爺子,到底沒誰再跳出來摻一腳。

於是這個討債的事就落在四,九,十,十三四位爺頭上。再之後,四人出了宮便都湊到四爺府上去商量這個討債的差事要怎麼弄了。

四爺是真為跑馬的國庫愁的不要不要的,十三是真想為他老子和他四哥乾點什麼。十爺是坐車聽吆喝,他那裡到不用多理會。隻是這種追債的事有九爺摻一腳,事態一定會像另一個方向發展。

這不,到了四爺府上,九爺還在想著怎麼能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四爺早早就叫人謄抄了一份欠債名單,此時四個人看一份也不方便,四爺便叫了大兒子弘輝進來,兄弟四人一邊商量追債的事,弘輝就在一旁謄抄欠債名單。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當今都已經能明示暗示那些欠債的人痛快還銀子了,可那些人卻都還在硬挺著。所以這個討債的活,未必好乾。

先將名單分成三六九等,從身份到借銀多少都仔細的列出來。

九爺心裡有了些朦朦朧朧的想法,不過卻不著急立時就出來。跟著四爺幾個商量了一回,拿著名單走了。

九爺回了自家,立時叫來帳房先生叫他清點一下自己的資產,看看能拿出多少銀子來。

之後又讓人去將府裡最機靈的小廝小太監找出五十個來,他有大用。

「這名單上的人,除了這幾個需要咱們哥倆親自上門知會,其他的隻管叫戶部的官員跑一趟。給他們三天時間,如果自己主動還了銀子,咱這邊也啥說的都沒有。若是三天後不還銀子……」

九爺想到了一個極盡缺德的主意。

不還銀子或是還不上銀子的人家,可以向他借銀。他不會向那些人一樣放利子銀,但總不能白借他們銀子。

拿房產地契或是傳家古董做抵押,之後簽下協議,用俸祿分期還款。不過這種隻針對那些有爵位和身居高位的。如果這其間有人犯了事,丟了爵位或是病逝了,沒了官職,那還得看剩下還欠多少沒還。若是太多,那就得采取些非常手段了。若是太少,就直接收房子收地,拍賣傳家古董。

對於那些祖父輩欠銀,到了他們這一輩無官無職的,那這筆債也不能不還,父債子償。沒有爵位俸祿,那就隻能叫當鋪的掌櫃上門了。

先將家產評估,然後低價買下所有資產,最後再叫那人欠下尾未欠條,這輩子就想辦法還債去吧。

你說這些人可能是廢物?

九爺搖頭,沒有沒用的人,就看這人你要怎麼用。

這個時候的九爺,心裡想的竟然全是鳳姐兒。

那娘們,是個乾大事的。

……

大清朝第一次轟轟烈烈的追債行動就在這一年的十月裡展開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勸退小姐 最甜豪門夫婦爆紅全網 旖吻 滿級真千金大佬隻想養老 手撕係統後我重回末世新手村了 窈窕無雙 魏晉瘋流 我家被無限副本看上啦 這貴妃本宮不當了 偏執狂追妻日常(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