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章 洛寧地方信仰之石婆娘娘(1 / 1)

加入書籤

1石婆信仰:洛寧鳳翼山石婆廟。石婆廟又叫石神廟,建廟年代久遠,東廊壁上,有慶歷八年的的石刻,名為「宋西京永寧縣府鎮重裝石神記」。既然是「重裝」,可知石婆廟,在1048年以前就已經建廟,並且已有很長時間,如果時間短了,就不需要「重裝」。這樣看來,早在宋朝初期,石婆廟就已建成。建廟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了。宋朝時,民眾供奉石婆,隻叫石婆廟,祈子求福,屢顯靈應。信眾廣泛,香火鼎盛。

到了明朝景泰三年,又重修廟宇,幾十年後,嘉靖十八年,永寧知縣李良翰再次重修,擴大建置,並在廟旁建了一個「大觀亭」。上自官宦學士,下到平民百姓,登廟進亭,居髙臨下,近看,俯瞰洛寧城,遠望,熊耳雲霧彌漫。白馬神頂在望,洛河水流奔騰。麥田成畦,竹林成片。從此,「大觀勝概」,便成了永寧八大景之一。清朝時,乾隆四十七年,就是知縣丁光劍又再次重修石婆廟,並在廟西建了個「吟風亭」。於是,這裡又為人們登高觀景、賦詩吟詠增添了幽雅之所。清末民初時期,社會動盪,加上戰事頻繁,人們疲於奔命,石婆廟漸漸失修。到解放後,石婆廟原址上就隻剩一堆瓦礫了。但石婆廟那靈通感應、香火鼎盛的往事,卻始終留在附近民眾的心中,並且口口相傳。改革開放後,國家進入太平盛世,民間的古風俗重新興起。1987年,東關的善男信女,自願捐資再建石婆廟,重塑石婆奶奶神像。又於1988年,重新開啟石婆廟會。每年按片區依次主辦。「廟會搭台、經濟唱戲」,古老的石婆廟會重新煥發生機。

歷史學家考證洛寧石婆信仰源自上古河洛地區的石磯娘娘信仰。石磯娘娘相傳住在洛寧鳳翼山靈秀洞,鳳翼山也就是石磯娘娘的道場。石磯娘娘是和女媧同一時期的上仙。武器為太阿劍、八卦雲光帕(可召喚黃巾力士)、八卦龍須帕,座騎是火鳳和青鸞。石磯,據考古出土的文物遺址、遺跡和彩陶紋飾提供的史前人類與洪水抗爭及對石頭崇拜的生活印跡信息,究其歷史文化根源,在於原始石頭崇拜觀念的遺傳。女媧造就了人 石磯娘娘創造山嶽 。石磯娘娘也就是石婆娘娘就變成了洛寧的保護神之一,被許多當地人祭祀。傳說中,石婆娘娘很喜歡洛寧花貓,經常會在鳳翼山自已的道場裡養貓,保佑貓兒們平安健康。時至今日 石婆廟附近也有很多野貓聚集,許多人前往石婆廟宇留下自已的祈願和供品。並布施野貓 行善積德 。

石婆娘娘喜貓的傳說 保留至今,也象征著洛寧人對於貓兒保護的心態。貓兒在許多文化中都被視為吉祥物,如東南亞國家中的招財貓;在埃及文化中,貓兒受到崇拜;而在石婆娘娘傳說中,貓兒更是被當做神明所保佑。這一傳說告訴人們,貓兒與人類之間應該是和諧共處,互相尊重與保護。

在石婆娘娘廟宇中,貓兒們是非常受歡迎的,許多善男信女到來後會帶上自已的愛貓前往祈福。貓兒們在廟宇裡可以自由走動,被當地人嗬護。這些貓兒們也成為了石婆娘娘神話故事中的主角,被人們視為神聖的存在。石婆娘娘喜貓的傳說,也因此讓洛寧眾多石婆廟中的貓兒們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愛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夢中的神話 我的安,隨江流去 95槓的新書 末日降臨我獲得死神傳承 全家都是穿來的 主角的我開局被滅門,這合理嗎 異度博士 熔光 葉羅麗:月亮後的遺憾 超神之來自異世界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