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 外公秋舫(1 / 2)

加入書籤

話說,林家一直存在著一個未解之謎:那就是有關林秋舫的真實身份。

「林秋舫小學」建立伊始,顧傳堯安排人給林秋舫立碑,由於找不到嶽父下鄉插隊前的生活資料,隻好從他當校長時的事跡開始書起。

關於外公的具體身份消息,是林小妮12歲那年聽到的。

當時,「林秋舫小學」辦的如火如荼,從成立到現在,五年過去了,林秋舫小學一共接收了將近4000多名貧困學生。

整個小學實行9年製義務教育免費化管理。住宿、讀書全免費。還給一些家庭貧困的孩子勤工儉學、補貼家用的機會,再配套兩條深入大山的柏油馬路,這樣一舉解決了該地的「入學難」問題。

每年從「林秋舫小學」考上高中的學生多達300餘人,其中100多人都是上的重點高中。他們通過讀書,擁有了走出大山的機會。

如今,五年過去了,第一批從「林秋舫小學」走出來的學生已經考上了大學,捷報紛紛從各地傳來……

就在此時,「林秋舫小學」來了三個特殊的客人。

那天早上,校長室來了三個外地人。

他們操著不太熟悉的中國話,找到了小學校長,要求看看「林秋舫」的檔案資料,尤其是年輕時候的照片。

校長得知他們是「華僑」,是來這裡找一個「失蹤已久的知青老哥哥」的,所以就給與了方便。

當檔案打開的時候,其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看到那張泛黃的照片,忽然「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頓時眼淚縱橫——

「哥哥!」

***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千裡之外的林輕眉耳中。

當她得知「爸爸的親戚找來」的時候,還是一臉懵圈的。

沒想到,爸爸都去世13年了,居然還有親戚可以找到她?!

很快,那三個人就循著音訊,趕去和林輕眉會麵。

林家親戚見麵的那一天,林小妮也在,她坐在媽媽的身邊,能感覺到媽媽在緊張,雙手都在不自覺的發抖。

圍繞在父親身上30多年的秘密,終於有了解開的這一天。

顧傳堯事先聽說了一點消息,先打招呼道:「輕眉,來的三個人,年老的那位說是你的二叔,他叫林樂陶,是華盛頓大學的終身教授,另外兩位是他的兒子。他說你們林家的祖輩是當年清朝公派的留學生。」

林小妮知道「公派留學」這個概念,昨兒她還在歷史書上學過的呢:「是庚子賠款出去念書的那批人嗎?我記得胡適就是那個留學名單上的人呢!」

「是。」顧傳堯道:「那批公派留學的人,大多數都回國了。還有一部分搞特殊理論的人,還是留在了外國。」

林小妮問道:「什麼特殊理論?」

「第一是搞物理的,這批庚子賠款的學生,當他們學成的時候,中國的政府還是北洋政府。因為當時國內軍閥混戰,這些人知道一旦回來,那些軍閥政府不會重用他們的才能,所以就留在了國外繼續搞研究。」

林輕眉點了點頭:「那第二呢?」

「第二……有些學生在留學期間皈依了基督教,成了當地的牧師,所以沒有回國。」

林小妮點了點頭,她忽然想起來:外公和媽媽都是信仰基督教的。

——你說在那個年代,人人都信仰馬克思的情況下,怎麼窮山僻壤來了一位信仰基督教,滿口流利英文的老師呢?!這在媽媽的心中一直是個謎團。

現在,這個謎團終於有了答案。

***

很快,林樂陶一行人就找到了顧家來,顧傳堯帶著妻子女兒一起歡迎他們。

林樂陶坐下以後,仔細打量著林輕眉,渾濁的雙眼中,不由得泛起了淚花,道:「像……真的是……太像了……」

林輕眉知道自己和父親長得很像,就問道:「二叔,我怎麼……從來沒有聽父親提起過他是華僑呢?!」

她設想過爸爸的身份有無數的可能,就是沒有往華僑這層身份上靠攏。

「嗨……他這個人吶……」

林樂陶娓娓道來,那個他消失了快五十年的哥哥啊……

林秋舫本名叫「林樂斯」,林秋舫隻不過是:「我大哥為了逃離美國方便,就給自己改了個名……」

這件事還得從1900年的清朝「庚子賠款」說起來。

那時候,清朝腐朽不堪,打了敗仗,賠了洋人很多錢,史稱是《辛醜條約》。

1911年初,利用這筆賠償,清華大學組建了一個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在清亡以後,這個學校繼續利用庚子賠款選拔留學生。1將一批批優秀的人才送去美國進修。

而林樂斯、林樂陶兩人的父親,就是第二批公派留學生,他叫林節義。

「我父親林節義是個雲南人,他的學習成績很好,為人也很聰明,辛亥革命那一年考上了清華大學。第三年被選中為公派留學生。後來,他去了美國,就在華盛頓大學中學習西方文化。再後來,他皈依了基督教,就娶了華盛頓一位牧師的女兒為妻,自己也當了第二任牧師,就一直沒有回國……」

「父親雖然入了美國籍,但他內心深處沒有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逢年過節,他都要親手製作毛豆腐給我們兄弟兩吃,告訴我們這是家鄉的味道。還自小教我們中文,要是寫不好中國字的話,那麼要挨板子的……」

「後來,我們兄弟兩個長大了,父親看國內局勢稍安,就想著能不能讓我們以後返回祖國,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就讓我去讀了物理係,我哥哥去讀了政治係。」

林節義的安排很妥當:將來林家兩兄弟一個搞政治,一個當建設者,足以為祖國增添兩名人才。

然而,林節義還沒等到兩個孩子學成歸來,就病逝了。林節義身後留下了四個孩子,都是一時的俊才。

林樂陶告訴他們:「我後來留在了華盛頓大學任教,你的二嬸在哈佛任教,你的三嬸還是個小有名氣的作家……」

——林家人在美國都混得很好,但是秉承父親的遺誌「回到中國」的孩子,隻有老大林樂斯。

「……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我哥哥當時還在上學,他聽到這個消息,開心的不得了,他對我說:父親在九泉之下,肯定可以瞑目了。一個新中國呀,百廢待興!他是華盛頓大學的政治係高材生,精通四門語言,熟悉中西方的各種文化製度,他想回國去報效祖國……」

「……然而,美國人不讓我們這樣學有所成的華人回去那個新中國。原因麼,當時的兩個國家是意識對立狀態,也沒有建交,美國人怎麼可能放我們回去呢?!」

像「錢學森」那樣,能沖破千難萬險回到中國的知識分子,其實是少數。大多數的華僑學子,都被美國人監視著,不準回國,要不然,美國人可以讓他們蹲大牢。

在這樣的威脅之下,林家其餘人都放棄了返回祖國,隻有老大林樂斯不怕死,他化名「林秋舫」,居然扮成了一個海上勞工,去遠航的漁船上打工,然後偷偷混出了美國。

臨走前,老大林樂斯隻留給弟弟妹妹們一封信。

信中說:「一身才智,所學為何?」「一腔熱血,願為祖國四萬萬同胞揮灑!」

提到這句話,老二林樂陶還是難過的不能自已:「大哥他才是真的人中豪傑!吾不如他!」

顧傳堯沉默了一會兒,微微嘆了一口氣,問道:「那……嶽父他是怎麼會落到那個小山區去的?」

林樂陶嘆了一口氣,道:「我後來調查過,大哥他混的那艘漁船,後來在上海上了岸,大哥他找到了上海教育局去,教育局局長欣賞他的人品才學,就讓他去了一所中學當校長。但沒過多久,那個文化運動爆發了,知識分子成了臭老九……」

林秋舫在上海第一中學擔任過校長,這也是他資料中的最後一筆。再後來,就是人人都知道的那段歷史了。

林樂陶後來拜訪了很多和大哥同事過的老師,慢慢才知道大哥麵臨的境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婚久必合 我的安徒生 重生:我的青梅女友萌萌噠 修真萬象輪 全職劍修 鬥羅:開局簽到盤古武魂 網遊之霸龍戰神 廢土戀愛遊戲 龍血神帝尊 瘋了吧?我竟然成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