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相遇(1 / 2)

加入書籤

這門課名字叫《藏族歷史與文化概論》。剛開始的時候,老師先是給學生講了一段神話故事——這在普遍信奉科學的現在看來,在一個大學校園的課堂裡講神話故事簡直是有些不可思議的。

故事大致是這個樣子:

據說聖觀世音菩薩,對一神變示現的獼猴,授給近事戒律(即在家修行的佛教男信徒所受的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派遣到了西域雪國地方修行。這個獼猴到一個黑色山岩上修行,當他修習菩提慈悲之心,對於甚深之佛法性空生起勝解的時候,有一個被業力所驅使的岩魔女來到那裡,用愛慕求歡的話語挑逗他,後來魔女又穿上婦人的衣服,對獼猴說:『我們兩人結成夫婦吧。』而潛心修法的神猴拒絕了羅剎女的誘惑。

這時的羅剎女對神猴說:「汝若不作我夫,我當自盡。」進而威脅說:「如果我與你不成眷屬,後必隨魔作伴侶。一日即可傷萬靈,一夜即可食千生。若產無量妖魔子,則此雪域淨土內,悉將變成羅剎城,所有生靈被魔吞。」

慈悲月匈懷的神猴,為了利益眾生,怕造極大罪業,來到布達拉山請菩薩點化。於是,神猴和羅剎女被菩薩賜予加持,結成夫婦。

據《西藏王統記》中記載:「如是此雪域人種,其父為獼猴,母為岩魔二者之所繁衍,故亦分為二種性:父猴菩薩所成種性,性情馴良,信心堅固,富悲憫心,極能勤奮,心喜善品,出語和藹,善於言辭。此皆父之特性也。母岩魔所成種性,貪欲,俱極強烈,從事商賈,貪求營利,仇心極盛,喜於譏笑,強健勇敢,行不堅定,剎那變易,思慮煩多,動作敏捷,五毒熾盛,喜窺人過,輕易惱怒。此皆母之特性也。」

而這些後代在雪域高原不斷繁衍生息,便形成了如今的樣子。在人們中有奸詐邪惡的一麵,這是因為繼承了羅剎女的特性,而人們中也有善良悲憫的人,這是因為繼承了神猴的特性。

而這便是古老的神猴起源說。

當然,老師還講了其他的關於藏族起源的學說,比如卵生說,羌猿說等等,在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述中,一節課竟然就這樣不知不覺的臨近終了。

在這個時候,老師突然宣布了一個任務。他讓大家自由分組,每組兩到五個人

。然後老師會給到大家一份清單,清單裡密密麻麻羅列著上百條的信息,每一條信息對應一個課題。老師要求同學們分好組後,每一個小組在上麵任選一個課題,自行查閱資料。當然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請教老師,然後根據查閱的資料自行製作一份t,在期末的時候會預留出時間來,讓每個小組都上台展示,匯報。

聽到老師的安排,曾小凡皺了皺眉,分組?這個看似沒什麼問題,但是就他所知,基本上選擇通識課,基本都是幾個好友或者同學一起選的,很少有單獨一個人選的。

對於他們來說,彼此本就相識,自然而然就組成一隊,私下裡也便於討論。而對於單獨選擇這門課,並且本身就有些靦腆的人來說,尋找隊友還是不那麼容易的。

果然,他聽到了周圍人的竊竊私語,認識的彼此已經組好了隊伍,而同樣一個人的,有些大膽而活潑的人也找好了人組隊。

曾小凡目光四顧,想找找有沒有和他一樣的人,大家一起將就將就,湊在一起組個隊,把這個任務過了。

「小凡,沒想到你也選這門課呀!」正在曾小凡一籌莫展之際,他感覺到有人拍了拍自己的肩膀,並且一道嬌柔的聲音傳來。

聽著這熟悉的聲音,曾小凡轉回了頭。

靈眸顧盼生輝,肌膚吹彈可破,彎彎柳葉眉,紅紅的嘴唇微微勾起,柔順烏黑的長發隨肩披散,穿著雪白的衣裳,給人一種聖潔無暇之感。雖是深秋,但那抹盈盈笑意卻讓人如沐春風,真是「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乾」啊。

拍他的人便是不告而別,多日未見的芷曦了。

當初他重傷初愈,芷曦便留下一封書信,說什麼江湖兒女有緣自會再見之類的雲雲,而後便不辭而別,沒想到她竟然來到了他們學校。

咦,等等,她不是在西安上學嗎?怎麼到了這兒?

就這樣,曾小凡有些呆呆的看著麵前的女孩兒,再見時的驚喜,詫異,疑惑等等復雜的情緒閃過,他竟是忘了說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女配芊芊修仙指南 小城姑娘重生日常 學神隻想做鹹魚 重生女主的虐渣日常 嬌娘三嫁 成為廚神後我嫁入豪門了 巧女喜當家 神醫龍婿 她是受害人 那些年,被搶走一切的白月光[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