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回(1 / 2)

加入書籤

第一回沉水槍江州結義,好兒女姻緣注定

紹聖年間,帝復變法,國勢稍有起色。邊關平夏城宋軍大捷,國庫空虛,無力支撐軍費。朝中黨爭又起,賦稅苛重,百姓苦不堪言,民間禍亂四起。

江州,揭陽鎮。

九月暑氣未退。馬車在一處旅舍停下,夥計見狀便來相迎,但見那車夫小哥雖衣著普通,卻生得儀表堂堂,氣度不似凡夫。又見車夫扶車中女眷下馬,聽得那位戴帷帽的娘子稱呼「官人」,夥計這才恍然,原是郎君親自趕車,未請車夫,可見不是什麼富貴人家。末了又見那位郎君從車上取了一物,粗布纏繞,似是件兵器。

夥計牽馬去後院,夫婦二人進店。店中並無別人,店家正抱著小童賦閒,正準備倒茶送水,抬眼看去,卻是心下一驚。那位年輕郎君,立如青鬆,目照寒星,端得是一表人才。旁邊的娘子看不清容貌,身姿窈窕,卻不含半分輕佻。揭陽何時來了這等人物?又見那人背著的長物,店家將小童放下,暗中思忖一番,已有猜測。

「店家,若是明日渡江去江州城,有無艄公可薦?」郎君開口道。

「不瞞官人,在下便是潯陽江上的張艄公。店主去滄州探親,承蒙信得過,便將此店托付於我,若是急於趕路,不妨坐我的船。」店家道。

夫婦二人對視一眼,還未再開口,忽有一漢子闖入店中,提刀便指店家:「賊人!黑店竟敢偷取我父子錢財,還不快些交出?動作快點,爺爺可放你一馬!」

「俗話說雁過拔毛,我不嫌你沒洗身,留你幾根毛怎麼地了?」店家卻不服軟,罵回去的同時飛速取了刀來,兩方就此僵持。

那郎君早已將娘子護在身後,警覺地留意了二人一會,猜到二人並非同夥。既非一夥,又有小童在場,郎君便道:「這位兄長,敢問店家取你幾數銀錢?」

「你又是何人?」漢子看了過來,「莫不是與這賊店家是一夥的?那便吃我一刀!」

他本是作勢唬人,卻不防地板打蠟,腳下一滑,手中刀便撞了過去。店家已是驚呼,竟不如那位娘子沉著鎮定——原是那位郎君早有預料,已從身後抽了兵器相抵,刀斷粗布,碰出「鐺」的一聲。

好大的力氣!漢子忖道,他雖說是無意傷人,此刻卻隻覺手被震麻,未能繼續有所動作,一時間他也生了幾分結交之心,便道:「小郎好功夫,不如與我切磋一二!」話音才落,他後撤一步,隨手抄起旁邊桌上的酒壇砸了過去,趁亂又一刀砍來。

夥計回來時,被刀麵反射的光澤晃了眼睛。再回過神來,那位郎君已然用槍尖指向持刀漢子的頸間,地上還有散落的酒壇碎片與酒水。

「兩位好漢休要再打!」卻是店家喊停,一手撥開刀,一手撥開槍。卻是二人原就有停戰的想法,不然他也不會如此輕易得逞,「這位兄弟,先前拿你那錢,還你便是。」店家對漢子說道,「今日隻管住店,且去將你家那小娃帶來。」又對夥計說道,「去清理兩間上房。」

因著這番打鬥,此前包著鐵槍的布料已全然粉碎,一看便是把好武器。店家請二人落座,又道:「小人姓張名岑,此間店主姓方,原是幫他看幾日店,順道照料家中小娃,未料竟識得二位好漢,實屬小人之幸。」

那使刀的漢子也道:「在下廬州人氏,喚作李蒙,來此地做些營生。是我冒犯二位大哥,隻是那錢是小弟安身立命之本,一時情急,還望二位大哥原諒。」

隻剩一人未通報姓名,於是二人一同看去,卻見那位郎君撫掌而笑:「真是巧了,李蒙兄弟與我倒是一家人!」

「何出此言?」

「小弟本是山東人氏,亦是來此地謀生。姓李名榮,與李蒙兄長可不是一家人?」李榮道,「相逢即是緣,恰是良辰吉日,若兄長不棄,榮願與二位結為兄弟。」又與二人介紹,「這是我家娘子,娘家姓劉。」

李蒙與張岑對視一眼,皆是大喜。李蒙先去對麵的布店將孩子抱回,張岑卻道:「小弟觀此槍並非凡品,不知李榮兄弟與那江湖上人稱『沉水槍』,行俠仗義的好漢李榮,是何關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明澤學園高校生 逆行年代 末世大佬穿越五十年代 不死劍體訣 春遊曲 人在鬥破,成為蕭炎 夜天子駕到 我在良渚當國王 九州經 剝削好萊塢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