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紅樓(七十五)(1 / 2)

加入書籤

太上皇又被氣暈過去了。

當然,沒人知道太上皇是被水淵一番話氣暈的,隻以為太上皇接受不了自己半身不遂的事實,才怒急攻心又昏死了過去,至於皇帝,那隻是湊巧在那裡罷了。

太上皇這一暈,又是好幾個日夜都沒能睜開眼睛。

水淵在承德行宮熬了幾個夜晚,最終還是被朝臣以國事為重的理由,給請回了京城。

據說皇帝離開時,一步三回頭,依依不舍極了,可見父子感情多麼的深厚。

回了宮後,水淵就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中,對於親爹的病情,每天固定流程的詢問一番,可落在他人口中,已經是天下至誠至孝的大孝子,堪稱天下所有為人子女的楷模。

另一邊,林如海帶著壽兒,一行人緊趕慢趕的,終於抵達了京城。

水淵一接到消息,立即召集禮部官員,皇長子回京,總要拿出個章程來。

而禮部官員也是驚呆了,之前雖然有傳言說陛下宮外有皇子,可他們一直心底都是存疑的,誰能想到,這件事竟然是真的,陛下在宮外真的有個皇子。

而且,聽陛下這意思,大皇子殿下竟然都五歲了!

最重要的是,林如海這廝不聲不響的,居然做了三年皇長子的老師!

如今陛下膝下空虛,隻有皇長子一人,且不說未來有沒有其它的皇子降生,隻單說他這皇長子的身份,就天然處於特殊地位,除非皇後娘娘能生出個嫡子來,下麵出生的皇子們,也都比不上這位尊貴。

更別說,皇後娘娘如今被圈禁在棲鳳殿,這輩子能不能見到皇帝都不知道,還怎麼生孩子。

至於其它娘娘……說實話,他們也不大看好。

也不知道這陛下是怎麼回事,後宮中那麼多娘娘,環肥燕瘦,各有風采,可偏偏,陛下好似眼瞎了似的,一個都不喜歡,平日裡不是忙著在垂拱殿處理政務,便是在前往垂拱殿處理政務的路上。

勤勉程度堪比元帝。

猶記得當年元帝就是嫌棄承德行宮路途遙遠,不方便處理政務,才隻去甘泉行宮避暑。

如今看來,哪裡是陛下不喜愛娘娘,隻是不喜愛宮裡的娘娘罷了。

五年前……

五年前那時候大皇子和二皇子正鬧得不可開交,他們正忙著站隊,揚州鹽政上也是刀光劍影,那林如海數次死裡逃生,那時候的四皇子好似一個影子一般,不露頭,不掐尖,不要強,兢兢業業的忙著辦理太上皇交代的政務,那時候,太上皇大封諸王,賜予封號,他們都覺得,這賢王的封號封錯人了,該給四皇子才是。

後來想想,反倒是他們被騙了。

這四皇子暗中布局,不僅讓自己登基成了皇帝,連孩子也沒耽擱,當年就給生了。

隻不知道是哪家的女兒這般幸運,竟被挑中誕育了皇長子,恐怕宮中空置的貴妃之位,就是為皇長子的母妃給留的吧。

禮部的官員們走出垂拱殿。

一個個苦哈哈的對視一眼,這回宮的是皇長子,又不是太子,他們自然不能拿太子儀仗去迎接,但自古以來,隻有迎太子的,哪有迎皇子的,這也不合規矩啊。

可皇帝如今氣勢愈發強盛,他們也不願意得罪那唯一的皇子……

於是最後就搞了個比太子儀仗稍微差點兒的陣仗去迎接去了。

另一邊,壽兒心中也很是忐忑。

他清楚的記得,自己小時候是在京城住過的,但他忘記了自己是住在了哪裡,秦伴伴說,他住的是端王府,由於他年歲小,娘又不在府裡,所以父王很心疼他,為了保護他,不讓任何人去見他,所以他的院子裡總是冷清的。

在回京城的路上,他一直在努力的回憶著父王的長相,可總是想不起來,父王的臉仿佛被一團迷霧遮住了,他隻記得父皇穿著王爺蟒袍的模樣,是那樣的威嚴。

一路上,他也曾纏著老師林如海,為自己講一講父皇的脾氣秉性。

老師沉思半天,卻隻說是個會辦實事的好皇帝,除此之外,竟什麼都說不出來。

壽兒心慌極了。

他幾乎忘記了所有關於父皇的事情。

此時此刻,他無比的思念遠在胡楊城的母親,可他也知道,母親不願意回京城,而且,母親也一直教導他要堅強,要臨危不懼,如今,考驗他的時刻到了。

未來的路要他自己一個人走了。

看著那巍峨的城門,壽兒深深的吸了口氣。

「老師,咱們要回京城了。」

壽兒冰涼的小手攥緊了林如海剛換上的官袍。

林如海點點頭,往後一步蹲下身來,為壽兒整理了一下身上正紅色的皇子蟒袍:「是啊,回京城了,日後當謹言慎行,莫要小兒姿態,千萬別叫夫人擔心。」

壽兒重重的點頭:「好。」

隨著幾聲長號響起,壽兒被林如海牽著走出了馬車,站到了人前來。

在場的所有官員齊齊跪拜:「臣參見大皇子殿下。」

壽兒挺直著背脊,整個人一副小大人模樣,手一揮:「起。」

明明緊張的額頭都滲出了冷汗,可依舊板著一張小臉,做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謝殿下。」

眾人站起身來,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林如海麵前的壽兒。

原本還心存疑慮的人們一看見那張臉,還有那雙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眼睛,就知道,這是陛下的種錯不了了!

皇長子回宮,皇帝喜悅非常,不僅親自帶著皇長子住在紫宸殿培養父子感情,更是將原來修繕好後就一直空置的太子東宮重新賜名長樂宮,賜給皇長子居住。

父子倆相處幾日後,宣宗人府為皇長子殿下上玉蝶。

壽兒正是賜名水堃,意同『乾坤』的『坤』。

這二項舉措,瞬間引起朝堂內外的軒然大波,所有人都在思考陛下這番舉措到底是何用意,而宗人府也很是為難,這上玉蝶是要追溯母家的。

所以……

「這大殿下……該落在哪位娘娘的名下?」

水淵一怔。

按理說,記在皇後名下是最好的。

隻是溫氏蠢笨,膽子奇大,耳根子軟,容易受人蠱惑,再加上溫家罪證還在收集,他就這一個兒子,絕不能有個獲罪的外家,既然當不成嫡子,其它妃嬪也就更不值得了。

他抿了抿嘴,帶著幾分私心的說道:「自然是落在他母妃名下,皇長子母妃範氏,端莊淑睿,淑德含章,身為宮妃,卻以身作則,常伴道祖,為國祈福,為眾妃之表率,著即冊封為皇貴妃,賜封號為昭。」

水淵每說一句,那執筆便寫下一句。

直到最後的『皇貴妃』三個字時,才手一抖,差點毀了筆下的宗譜。

皇後尚在,不行皇貴妃。

雖不是硬性規定,卻也是約定俗成。

一般都是皇後薨了,中宮空置時,皇帝會冊封皇貴妃以行統率六宮之責,而皇後在時,是不會冊封皇貴妃的,一來是為了確保皇後權利集中,二來也是為了安撫皇後娘家,防止宮闈內鬥。

所以,此刻水淵冊封範氏為皇貴妃。

雖然範氏不在宮中,而是在外祈福,但還是透露出一個要命的訊息,那就是,中宮皇後很可能快要被廢了。

原本就因為水淵賞賜長樂宮(原太子東宮)為皇長子寢殿而議論紛紛,這一封妃的消息傳出來,更加叫百官心中忐忑不安。

後宮諸妃雖然未曾誕育子嗣,可瞧著陛下這副模樣,到仿佛已經定下了太子似的。

說實話,自當年廢太子之亂,如今整個京城的官員們,都得了『太子』的tsd。

一時間,一個個的隻敢觀望,不敢伸手。

倒是有妃子的人家,心裡頭都不大好受。

「這皇長子竟托生到了不知道哪裡來的女人肚子裡。」這是羨慕的。

「真是個沒用的,這進宮都兩年了,連個蛋都懷不上。」這是嫌棄的。

「也不知道娘娘此刻可傷心,當初就說不該叫娘娘進宮去,找個門當戶對的做個正方奶奶,也好叫我們這些當哥哥的能隨時上門去瞧瞧去。」這是疼家裡的女孩兒的。

總歸家家是有話說的。

遠在西北的範婉可不知道水淵給她封了個皇貴妃,還得了個封號,她如今正在招待劉文濤的妻女。

劉文濤的妻子馮氏,鄉野出身,乃是劉文濤未得重用前,家裡老母親做主給娶的妻子,征兵五年而歸,方才得知自己已經娶了三年妻,好在他並沒有嫌棄這個妻子,買了身紅嫁衣紅蓋頭,夫妻倆關起房門來重新磕頭拜了天地,然後就圓了房,次年就生下了他們的長子劉進,已經二十二歲,早已娶妻,如今在西山大營效力。

自劉進出生後,劉文濤的仕途就宛如劉進的名字一般,每日進步,又跟對了主子,一路高升到如今的二品大員,而馮氏與劉文濤也是感情深厚,連生四個孩子,兩男兩女,最小的兒子劉適,如今也已有十四。

這次馮氏過來,帶來的就是自己還沒出嫁的小女兒。

「我家老爺特意交代,說一定要我上門來拜訪夫人,我呢,是個粗人,在京城的時候,也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生怕丟了我家老爺的臉被人笑話,這一來二去的,膽子也就越來越小,今兒個我冒昧上門,若是有哪裡失禮的,還請夫人原諒介個。」

馮氏嘴上說自己是個粗人,不善交際,可說話卻又八麵玲瓏,可見是在自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的馬甲不是苦命遺孀 黛玉無限求生實錄[綜名著] 萬人迷不想被攻略 在咒術高專混吃混喝的那些年 嫁給前駙馬他小叔 都市逍遙仙醫 [綜]撿到五條貓貓之後 森醫生的重啟人生 我劉星,開局被喬英子倒追 燎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