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第一樂章》(1 / 2)

加入書籤

不隻是粉絲、業內人士,連叢瀾之前都在思考,2015/16賽季刷爆了長短曲分數,給出的比賽表現一場比一場驚艷,要怎麼做,才能延續這種驚艷呢?

烈火烹油,在最高溫最高點的時候,不論如何都是無法長時間維持的。

如《風暴》、《榮耀》這樣的曲子,全世界找找肯定還有許多許多,足夠叢瀾繼續下去。

但同樣風格的,她不想再重復了。

舒伯特的《a大調鋼琴奏鳴曲》,創作於他的中期,也就是過渡時期,寫這首曲子的時候,舒伯特的生活很窮困潦倒,全靠朋友救濟。

當時的社會大背景是19世紀初封建復辟時代,統治階級對文化進行了專·製和高壓控製,德奧的知識分子過得不甚好,大部分人對未來喪失了希望。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環境和所處的下層階級,使得接收到善意的舒伯特創作了這樣的一首鋼琴奏鳴曲——

他將自己的美好期望、幻想全都用音符編織了起來,故而,這首曲子流暢質樸,卻不失抒情。

浪漫主義時期的《a大調鋼琴奏鳴曲》兼具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樂曲明亮、詩意、朝氣、夢幻,叢瀾在尋找曲子的時候,一聽就確認了,新賽季賽用曲目,這首得占一個位置。

如果說上賽季的主題是挑戰,那麼,這個賽季她的主題將會是給予。

說是給予,但褚曉彤看完叢瀾的兩個節目後,認為叢瀾其實是在織夢。

給所有人的夢。

冰迷、競爭對手、教練、裁判……所有的所有,隻要看了她的節目的人,都無法避免沉浸其中。

褚曉彤未曾離場,她很想親眼見證這曲短節目在新賽季的第一次賽場亮相。

全場屏息以待。

·

《a大調鋼琴奏鳴曲》的結構框架是古典三段式,叢瀾選擇的第一樂章中,主要是古典奏鳴曲主樂章的曲式結構,有著很濃厚的貝多芬色彩。

舒伯特在這部分特意模仿了貝多芬的奏鳴曲創作風格。

叢瀾短節目截取的這兩分四十二秒,一是編曲改動了,二是曲矜特意按照她的要求,做了特別的音色和力度的改變。

這個樂曲可能不太適合作為爭第一的短節目配樂,叢瀾上賽季之所以能有那麼高的分,一部分原因在她選曲的合適性上。

和緩、安靜的音樂,無法掀起波瀾。所以對於演奏者的要求會更苛刻,花滑很優雅沒錯,但是賽用節目不是隻有優雅就足夠的。

曲矜所做的強弱對比,對某些節拍的強力度處理,使得整個曲子都熠熠生輝了起來,頻頻讓叢瀾覺得眼前一亮。

她合作過很多的演奏家,鋼琴也罷、小提琴也好,可以說沒有一個如曲矜這般,讓她感覺如此有共鳴。

在於謹擔憂叢瀾這個選曲太柔和的時候,叢瀾卻認為,這個曲子也將創造屬於它的輝煌。

既然叢瀾都這麼講了,於謹還能說什麼呢?

他除了給叢瀾鼓掌和搖666以外,好像也沒啥能整的了。

於謹:被學生帶飛的感覺,你們不懂。

飽滿圓潤的鋼琴聲,營造了低沉、無奈的氣氛,也讓人們的心驀地一靜。

叢瀾的開場經常是原地規尺步畫圓、側麵奔跑、向前飛出,她在這個短節目裡,選擇的是向後滑退。

不是退讓的退,是將整個人沉到樂曲裡,就像是風吹過大海,一條魚兒好奇仰望,它吐出了泡泡,來自大海的招呼也就這樣地,被帶給了風。

考斯滕輕紗飄飄,迷蒙的紫色在霎那騰空而起,如夢似幻,一個re幾乎可以忽略的深內刃3f,後接幾乎落地便彈起的3lo。

叢瀾的第一個跳躍是連跳,往常被放在加分後半段,《第一樂章》裡,她改做了第一個位置。

孫婭然:「後內點冰三周接後外結環三周,第一個是點冰跳,第二個是刃跳。一般來說,後外結環作為第二跳是很困難的,特別容易出現存周的問題。」

於蒙:「叢瀾基本上沒有這個問題,她的周數很足。我觀察了她這兩個賽季的技術,發現索契冬奧之後,她的進步很大。」

索契2014年2月,現在也隻是2016年9月,滿打滿算,叢瀾隻過去了兩個賽季而已。

孫婭然:「強悍的控製能力,世界第一水準。」

於蒙:「她的連跳節奏好到你可以誤以為我上我也行,太流暢了,沒有絲毫的阻滯和多餘的動作,第一跳落冰輕盈又完美,跳躍軸控製得特別正,這也使得第二跳很順利。」

孫婭然:「是的,後內結環作為第二跳,是要求第一跳有完好的跳躍軸的。」

【迷茫,聽不懂解說的意思】

【沒事,後續多研究技術就知道了】

【新入坑小白聽懂了一件事:瀾神nb】

【對,撒花就完事兒】

配樂中,演奏者從最初的弱力度轉變為強力度,也正是在這個轉變中,叢瀾完成了她的3f3lo。

較之上個賽季,該連跳又精進了不少。

七月jr和sr的特訓裡,有關這個連跳的教授課程用到的是叢瀾的資料視頻,一堆人窩在教室看t,聽於謹給他們和她們分解叢瀾這個連跳是怎麼跳出來的。

後來上冰,叢瀾還被拉去做演示。

孫婭然看著叢瀾在冰上做了個向後的短燕式,旋身向前接了個大跳,在落冰的霎那又跟了兩個撚轉,手臂向上舒展的時候,手部姿勢變換著,輕柔美好,似神女下凡。

「我覺得剛才那個連跳,可以加滿。」孫婭然還沉浸在33裡。

側邊牆壁懸掛著的黑色大屏幕給出了第一個技術動作的分數,3f3lo的bv是104,goe給了+21。

滿分。

【臥槽草草草今賽季第一個滿分動作!!!】

【愛死了我們小彈簧!】

【小彈簧什麼鬼啊笑死】

接的3lo很像是彈簧躍起,有人連外號都給起好了。

看直播的人瘋了,現場的也沒好到哪兒去。

張簡方坐在長邊裁判席身後的某個位置上,深深地點了點頭。

嗯,果然,給實時分數就是刺激!

以後也要繼續這麼辦!

現場頓時沸騰了起來。

第一樂章的抒情性和歌唱性極強,有著很強烈的感染力。從樂曲本身來說,就已經是一個極為優秀的作品了,更遑論演奏時的精雕細琢,一位是當前世界級別的演奏家,一位是花滑世界第一的運動員,而且後者還曾經也有著超過前者的音樂能力。

再沒有比叢瀾更會引導和現場改編的合作夥伴了。

白存儒跟曲矜看這個比賽直播時,聽到這曲子都挑了挑眉毛。

「跟我們的演出差別很大,但很適合花滑,特別適合。」白存儒點評。

為了花滑勢必要犧牲掉一些東西,不過它既然是為了花滑而出現的,那也算不得遺憾。

花滑裡可以找到很多芭蕾舞、藝術體操、古典舞的身影,比如燕式姿態裡的阿拉貝斯,比如貝爾曼,比如跳接動作裡的deathdro、butterfly等等。

叢瀾從索契之後就在試圖將感興趣的舞蹈編進來,她加到節目裡的小跳種類很豐富,除了花滑常用的小兔跳、分腿跳等等,《第一樂章》裡還出現了古典舞的流動舞姿跳。

花滑本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要在高速中完成數個動作,節奏的轉換、速度的變化控製,都是選手們必修的課題。

男單之所以節目觀賞性一直比不上女單,不隻是因為他們為了四周跳延長了起跳的前搖時間,還因為他們大多數肢體僵硬,有人甚至可以在冰上維持上半身幾乎沒有動作,或最多就是伸伸胳膊甩甩手,廣播體操的觀看感受都比這編舞表現強。

滑行、小跳、滑行,融入舞姿的滑行、小跳、滑行,這兩種表現給人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也是叢瀾節目之所以遠超她人的原因。

其他人做不到嗎?

可以的,褚曉彤這次的節目就一直在小小地修改,每次跟叢瀾探討完畢後,就會有一部分動作被剔除、重新設計。

隻是很多人不願意,也對此力有不逮罷了。

屈膝提身向上,在輕快的音符中下巴微微一昂,落冰時雙手在空中畫出了大圓,叢瀾腳下刀齒步小小地跑了一圈,最末以一個小跳收尾。

似是在追尋著、迎接著、渴望著什麼,然而一個屈膝彎月要的後滑,又像是被絕望現實桎梏了,令其不得解脫。

多次出現的三連音加強了流動性,音符時值的均勻以及不斷的重復、變化、漸強,形成了強烈的情緒對比。

在這一段裡,叢瀾安排了躬身轉和跳接燕式轉。

躬身轉總是美得奪目,叢瀾也最能在這個旋轉裡賦予情感,但她常用的是把這個旋轉放在最後一個動作,以此作為整個節目的結束。

每次她的貝爾曼盛放於冰麵,眾人都會為之贊嘆。

就連編舞師也習慣為她這樣編舞。

可這次不一樣,叢瀾要求了這個旋轉的位置,就在連跳之後,放在第二個技術動作。

收尾的動作換到節目前端,表現力也就要隨之改變。

輕柔、脆弱,這是一朵花,嬌嫩鮮艷,卻生於泥淖之中,沒有得到它該有的養分,世俗的黑暗、前途的絕境,讓這裡沒有了靚麗色彩。

唯獨它,唯獨這朵看上去快要湮滅的花蕾,顫顫巍巍地成長、長大、盛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偏偏是你 他的小尾巴 騰龍配鳳 女配又想搶我主角光環 真千金總能讓人說實話 又逢春 渣狐女配和穿書大佬HE了 被年下DK傑告白的那天 扉頁 戰神歸來當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