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四章 公家整治(1 / 2)

加入書籤

也許是上天庇佑,恰如後花山天皇所料,經過後續治療,病情竟稍有好轉。於是他於開源十年(1632年)正月,命秀保為攝政,適時尋覓宗室過繼為嗣。

這是自藤原良房貞觀八年(866年)正式稱攝政後,時隔近八百年再一次由皇室宗親擔任攝政,名義上與擔任關白的豐臣秀賴一並主持朝局,排擠以攝關家為首的公卿,公卿僅存的權力和地位也受到擠壓。

自攝關家以下,包括清華家、大臣家、羽林家、名家、半家,由以上各家組成的門第被稱為公家,各家的當主也按照門第給予相應的官職。

其實自會津之戰後,秀保就開始延續秀吉時代的做法,給予譜代和強力外樣大名「清華成」(即「武家清華家」)的家格,等同公家的「清華家」家格,完善武家與公家的對等體係。

且慶長十八年(1613年)菊亭晴季以清華家家格擔任關白開始,秀保就在有意打亂公家內部的等級秩序,進而削弱公家的勢力和地位。

幕府成立後,更是通過拉攏、威壓、聯姻等手段強化與公卿的聯係,將公家與幕府捆綁。

特別是「大阪之陣」結束後,秀保更是將武家大名強行提拔入公卿的行列,雖然還停留在較低級的「名家」「半家」,但趨勢已經不可避免。

三月中,藤氏長者、右大臣近衛信尋(後陽成天皇四子、後花山天皇之侄,近衛信尹養子),大納言一條兼遐(後陽成天皇六子、後花山天皇之侄,一條內基養子),九條家當主九條忠榮等不堪伏見宮及幕府威壓,意圖擁立後陽成天皇七子、後花山天皇子之侄高鬆宮好仁親王為皇太子,並爭取了部分公家支持。

但好仁親王本就隻想做個太平王爺,暗中也與滿仁、秀賴等交好,加之畏懼伏見宮威勢,因此,表麵上對於公卿們的擁立表示贊賞,暗地裡卻密報伏見宮,秀保遂與諸子及重臣商議行動。

四月初六,好仁親王以商談要務為由將一乾公卿召至高鬆殿,隨即賢仁、清仁親王率領親衛趕到,以密謀弒君、擅決廢立等罪名進行逮捕。

這些公卿哪曾見過這種陣勢,慌忙四散,近衛信尋甚至倉惶躲進內殿,也被賢仁親王帶領兵士進去捉拿;有少許嘗試反抗者,則被清仁親王就地格殺,一時間高鬆殿內刀光劍影、哀嚎遍野。

好仁親王見此情景,既慶幸又害怕,不用他人言語,他次日便宣布於仁和寺出家,也就是後來的明覺法親王。

秀保則奏請後花山天皇,特賜法院號,稱常德院。同時,責令後陽成天皇另一子政仁親王於南禪寺出家,是為憲良法親王。自此,後陽成一脈再無踐祚可能。

五日後的六條河原上,近衛信尋、九條忠榮等十八名公家貴胄被斬首,一條兼遐等九十餘人被流放各地。這場變故因發生在四月(別稱「卯月」),被稱為「卯月之變」。

至此,公家根基被徹底摧毀,秀保也以攝政的名義對公家進行改革,史稱「公家整治」。

在此之前,經過近千年的發展,藤原氏通過聯姻、過繼等手段,借助「二神約諾神話」,即天孫降臨之時,藤原氏祖神天兒屋根命受天照大神之命隨邇邇藝尊下國時,天照大神與天兒屋根命定下諾言,以後者為太神宮輔佐第一神之事,近乎壟斷了公家。

在六大公家家格中,尤以壟斷太政大臣和關白的攝關家和清華家為尊。

攝關家包括近衛、九條、鷹司、二條、一條五家,皆是藤原北家禦堂流,其中鷹司是近衛分支,二條、一條是九條分支,因此以近衛、九條為尊。

清華家包括三條、西園寺、德大寺、久我、花山院、大炊禦門、今出川七家,其中三條、西園寺、德大寺是藤原北家閒院流,花山院、大炊禦門是藤原北家師實流(禦堂流分支),久我是村上源氏,祖上源師房是藤原師通養子,與藤原北家禦堂流關係緊密;今出川是西園寺分支,因此排在末位。

所謂二神約諾神話,實際上是十一世紀中期,因由攝關家輔弼皇室之現實而誕生的,藤原氏借助神話的再構建,對自身的通知合法性進行強調。秀保此番改革,重點就是削弱上述兩大家格公家的正統性,進而將這個寄生在皇室之上的權門徹底剝離出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遮天之九葉劍草臨世 我家大師兄腦子有包 重生:從1985開始掌控全球 血族大佬被對家光明神按頭吸血 甜到最後應有盡有[快穿] 繞床弄青梅 穿成反派boss的替身情人[穿書] 亂世兵婿 開局離婚巨星前妻也重生了 我在體內打造修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