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人物再升級:翰林(1 / 2)

加入書籤

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時辰,終於結束了。

山穀中濃煙滾滾,火光沖天。

搗毀了總壇,周羽一行人馬不停蹄,繼續去搗毀分布在大山中的各處據點。

相對來說,搗毀各處據點就容易多了……

鬧出這麼大的動靜,鎮南王那邊自然也知道了,那是又驚又怒,暴跳如雷。

盛怒之下,竟想調動大軍前去圍剿周羽等人。

「王爺三思,屬下以為,此事需謀定而後動……」

一個名叫柳誌的幕僚上前相勸。

鎮南王怒道:「事到已至,還有什麼可猶豫的?那姓周的太可恨了,居然敢與本王爺玩陰招。」

「可是王爺你想想,靖安侯之所以這樣做,其目何為?

他遠在江南,卻莫名其妙跑到這裡來搞出這麼大的動靜,難道真的是為民除害?

他的目的,肯定就是借此機會逼王爺動手。

王爺要是不顧一切調動兵馬,豈不正好中了他的奸計?

再說了,他畢竟是堂堂靖安侯,要是咱們滅了他,朝廷一定會借著這個機會對王爺不利,所以……」

「荒唐!」

這時,另一個幕僚似有些不屑一顧喝了一聲。

「柳兄此番言論恕汪某不敢苟同。姓周的已經欺負到王爺頭上了,這樣還能忍?

況且,就算咱們不動手,你以為朝廷就不會動手?

目前的情況相當明顯,這姓周多半就是奉了朝廷的命前來對付王爺的。

他搶先對付天一教絕不是巧合,肯定是暗中調查過,所以才會搶先一步,想削弱王爺的實力。

王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咱們的行動必須提前,要不然等到朝廷部署完畢,那時候王爺才真的被動。」

「沒錯,汪兄言之有理……」

一時間,一眾手下紛紛獻言,總的來說,支持提前行動的人占大多數。

「好,速去通知各路人手,咱們一不做,二不休,讓那姓周的插翅難飛!」

「遵令!」

一眾人得令而去。

如此一來,也正中了周羽的下懷,他的目的就是要逼鎮南王動手。

退一萬步講,就算鎮南王能咽下這口氣,周羽還是會想辦法步步緊逼,看你能忍多久。

當然,周羽不會直接出手對付鎮南王,畢竟鎮南王乃是堂堂正正的親王,當今天子的皇叔。

因此,周羽隻是暗中行動,削弱鎮南王的力量。接下來,那就是皇帝的事了。

但讓周羽沒有想到的是,事態的發展卻超過了他的預料……

正常情況下,經過他不停地在外圍削弱鎮南王的力量,鎮南王無奈之下隻能提前起兵。

要不然,會越來越被動。

結果倒是如他所料,鎮南王的確開始大量調集糧草兵馬,一方麵想要圍剿他,另一方麵也是作好了與朝廷開戰的準備。

哪知世事難料。

就連鎮南王也萬萬沒有想到,他不起兵還好,一起兵方才發現計劃趕不上變化快。

之前,他最大的倚仗乃是鎮守西南的一個大將軍,對方麾下有近十萬兵馬。

再加上鎮南王自己的人馬,以及暗中招募的人馬,加起來差不多有二十餘萬。

這樣的規模足以與朝廷對抗了,畢竟大乾雖有幾十萬兵馬,但大多分散在西北部,鞭長莫及。

況且,朝廷一旦調走了西北的邊軍,那周邊的敵國豈不是趁虛而入?

所以,鎮南王頗有自信,就算吃不下整個中原,他也要分庭抗禮,自己創立一個王朝。

結果……那個姓陳的大將軍卻臨陣反戈,掉過頭來對付鎮南王。

雪上加霜的是,鎮南王手下有幾個心腹也紛紛背叛,而且還策反了鎮南王手下的不少將領,偷偷運走了不少糧草與武器。

如此一來,鎮南王計劃的二十萬大軍,最終能調遣的隻能區區三四萬,而且這三四萬兵馬中至少有一半是新招不久的,根本沒有作戰經驗。

同時,朝廷又火速調集了幾萬兵馬壓境……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鎮南王怎麼可能有一絲勝算?就算朝廷沒有派兵來,僅憑陳大將軍的兵馬就足以碾壓他了。

無奈之下,鎮南王隻能作困獸之鬥,死守滇明府以拖延時間,暗中卻在收拾細軟,準備帶著一批心腹逃走。

但是,他又一次失算了。

以前那些忠於他的手下,看中的無非是榮華富貴。現在,你鎮南王都成落水狗了,我們憑什麼舍命相陪?

於是,一場慘烈的內訌開始了……

在這場內訌中,鎮南王終於死於非命。

而這時候,周羽已經離開了滇黔,返回郭北縣,畢竟他該做的都做了,接下來乃是朝廷的事,他不想摻和了。

在得知後續事件之後,周羽終於明白了一件事:他低估了永和帝。

從現在的結果可以判斷,永和帝早就在鎮南王身邊安插了眼線,包括那個姓陳的大將軍,想來也不是臨陣倒戈,而是故意被收買的。

當然,這些內幕周羽也隻是隨意去推測一下,也不關他什麼事。自古皇帝內部明爭暗鬥的事多了去。

比如前世的大明永樂皇帝,本是燕王,受封鎮守北部。結果還不是殺回京師,最終當上了皇帝。

不久後,「文道書院」正式投入使用,以前的書館依然保留,並更名為「啟蒙學館」。

顧名思義,專門針對於沒有基礎的學生,相當於學前班。

書院的規模可就大的多了,消息一傳開,各地又紛紛湧來不少學生想要在此求學。

甚至,包括號稱才子之鄉的姑蘇府,也有不少書生趕了過來。

畢竟周羽如今的名氣實在太大。

上次平息鎮南王叛亂,朝中幾乎沒有人知道周羽暗中幫了大忙,但是皇帝知道。

隻是,此事關乎著皇家的臉麵與尊嚴,所以也不宜大肆宣揚。

恰逢周羽的書院即將開張,永和帝便巧妙地利用這件事,大筆一揮,親筆題寫了一幅字送至書院: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除此之外,還賜了一柄玉如意,一把玉戒尺,一方名硯以及金銀綢緞等物。

如此一來,更是令得文道書院聲名大振,風頭力壓當朝一眾書院。

書院新開,周羽自然要忙碌一陣子。

一是要篩選學生,二是考核前來應聘的先生。畢竟學院規模大了,教書先生也得相應增加。

而且,這一次書院還要招收一批女弟子。

這是周羽當初就規劃好的,書院單獨劃了一塊地興辦女學。

當初他收留嚴睿,也正是為了讓她以後幫著管理與教學女學館。

這天,周羽剛到書院,嚴睿便找了過來,喜滋滋道:「先生,有個才女前來應聘,說想在女學館當先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近水樓台先甜你 十方之主 九尾之夜,我一拳打爆尾獸玉 諸天穿梭之我才是反派大佬 針尖蜜(辛夷塢最新現言,閱文獨家) 漫威世界裡的生化狂人 她心動之後我失憶了 時空異事錄 不渡憨憨 英雄聯盟:從艾歐尼亞開始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