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美麗的生活(1 / 2)

加入書籤

進入校園的幾條道路都是綠意沉沉的。兩旁是高柳大槐,密密層層交相蔭蔽,交合成圓形穹頂,抬頭看不見青天,似是故意做好棚蓋。筆直的大道又寬又長,似乎沒有盡頭。

作家餘冠英一針見血地指出:「就如平常的馬路罷,在京宸偏偏都高高的罩著翠柳的涼陰,並且還滿布槐花的香氣。」

在1930年代的京宸校刊上,一個化名九二的學生這樣詩意盎然地描述沿路的風景:「秋風疏疏地吹得樹葉兒鳴,是他們在低頭耳語,欣欣的歡迎你們。路旁小溪內的碧水,老是那樣緩緩的流著,清澄可以見底,隻是被樹影草影填滿了。上麵有兩三座別有風趣的白色小橋。朋友,你們幻想的憧憬,該活躍了一半吧?」

經過漫長的假期生活後,同學們陸續返校。柳蔭蔽日涼風拂麵的馬路上,在在都遇到舊的相識。偶而遇到一二位的似曾相識的人,他們也親熱地互相招呼。寧靜的京宸園裡,充滿了勃勃的生氣。

二校門位於京宸園的中心地帶。主體是由青磚砌的,塗著潔白的油質,一片縞素的顏色反映著兩扇雖設而常開的黑柵欄門。大門上「京宸園」三字是清朝大學士那桐題的。門前還要站立一名守衛的警察。

「門並不大,有兩扇鐵柵,門內左邊有一棵狀如華蓋的老鬆,斜倚有態,門前小橋流水,橋頭上經常係著幾匹小毛驢。」(朱自清)

二校門前是向東西方向包抄的圍牆。門前一條小河,河上有橋。這條河至今尚存。在1930年代的教授女兒虞佩曹的記憶中,常有許多農村的人在橋下洗衣服。而大學生海鶯的記述則細致動人得多:「右邊縈迂的溪水,掠岸湍奔過,兩岸滿是水草,許多露形的男孩女孩,在玩水邊的泥沙,築城,開河,造橋,堆寶塔,也有趕水麵上鴨兒鵝兒回家去的。橋下是他們的母親伏在石上浣衣」。最後一句,於經意與不經意間反映出了同一環境內由社會階層差別所造成的生活環境的迥異。餘冠英先生則說:「說到那小溪,又是你最熟悉的去處了,那裡淙淙水聲往往費你整個下午去坐聽,你有時嫌鄉村姑嫂搗衣的聒擾,找到隻剩你一個人的幽靜地方,隨處有光潔可坐的石頭,有滿身涼翠的樹蔭,有和流泉相應的蟬吟……」

二校門外的涓涓水流,吸引了不少同學去聽這種自然的音節。有些帶著鮮果乾點,擇綠草為茵,歡笑之聲不絕。二校門旁的售品所,也是個有名的所在。學生們好像最喜豆漿。還有栗子糕汽鼓之類的遠東點心吃著。天氣熱時,汽水酸梅湯冰激淩都上市了。京宸學生,素以能吃冰激淩自豪。年輕人胃口奇佳,加之抗戰前生活富裕安定,又不大理會養生之道,整桶手搖冰激淩放在麵前,三四個人不住地一杯一杯吃著,相顧著有萬分的愉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男神對家竟然暗戀我 望燦爛 重生:成為大佬的心尖寵 我們如此昕昕相應 怪談:邪神的實驗室 末世交易中心 主業女帝,兼職無常 我在古代當開山大王 種田修仙,我的玩家太過凶猛! 初戀小姐你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