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秉燭夜談(1 / 2)

加入書籤

第二十七章秉燭夜談

袁天罡說道:「其中一人復姓宇文,名通武。」

湯予輕聲說道:「宇文通武……恕我孤陋寡聞,從未聽說過此人。」

袁天罡笑道:「不怪湯大俠不知,宇文通武不過二十歲出頭,是近三年才嶄露頭角的一位少年英雄。」

湯予說道:「宇文通武這般年輕,竟能強過飛天骨妖楊占義?」

袁天罡頷首道:「這宇文通武生得身高丈二,虎背熊月要,力大無窮。十七歲時化名從軍,在徐州右驍衛中做了一名排矛手。一日霍王李元軌去右驍衛視察營防,快至營門時路旁突的竄出一隻野豬。拉車的四匹白馬受到驚嚇,嘶鳴咆哮,胡亂狂奔,眾軍校無人敢上前半步。恰在此時宇文通武聞訊趕來,單臂拉住車轅,製服四匹驚馬,眾人皆贊嘆其是天神下凡。霍王李元軌大喜,封宇文通武為果敢都尉,留在身邊聽用。宇文通武感李元軌知遇之恩,遂把身世如實相告。原來他乃是前隋驍果軍統領,天寶大將宇文成都之孫。宇文成都戰死沙場,其父宇文述縊死隋煬帝楊廣,自封為帝,國號為許。立國半載,宇文述又被竇建德擊敗擒殺。宇文成都之子宇文興邦僥幸逃脫,隱居民間。後宇文通武降生,宇文興邦將家傳的「披甲功」和六十四路「鳳翅遮天」鏜法教於他。因鎏金鏜太過惹眼,宇文興邦便花重金請能工巧匠打造了一根一百三十三斤重的蟠龍棍做為宇文通武的兵器。十六歲時宇文興邦病故,又逢家鄉大旱,他隻得投身行伍。」

湯予聽袁天罡之言,感嘆道:「想不到宇文成都仍有後人在世。我常聽人講起宇文成都當年的傲人英姿,隻恨晚生不能得見,實是遺憾。」湯予語調一變,說道:「可即便宇文通武是天寶大將之孫,也未必年紀輕輕就能強過武林十大名人中的飛天骨妖吧?」

袁天罡哈哈大笑道:「湯大俠初入江湖時也隻十六七歲年紀,結果十年不嘗一敗,人稱天下第一劍客,怎麼反因宇文通武年輕就小瞧於他?」

湯予臉色一紅,袁天罡接著說道:「攬月城主李炫峒昔日奪得武林盟主之位時所用的霸王槍重達九十七斤,但都不及宇文通武的蟠龍棍。此人雖年少,然雙臂力量何止千斤,而且宇文通武還有披甲神功護身,刀槍不入,水火不侵……」

湯予略一皺眉,說道:「真有人能練成披甲功?那豈不是天下無敵了?」

袁天罡嗬嗬一笑端起茶碗飲了一口,說道:「老夫雖不是習武之人,閒來卻願意看些英雄典故。相傳披甲神功是春秋戰國時名將吳起的絕藝。吳起殺妻求將,創建魏武卒。七雄爭霸,秦有銳士,齊有技擊,趙有驃騎,然皆不如魏武卒。全因吳起將此功傳授魏武卒,才令魏武卒橫掃群雄,成為天下精兵之首。後來蜀漢三國時曹操帳下大將典韋習得此功,典韋是虎衛軍的大統領,亦將此功教於手下軍卒。那時群雄並起俱有精銳,袁紹有先登死士,公孫瓚有白馬義從,呂布有陷陣沖營,劉備有白毦精兵。可單論戰力,虎衛軍堪稱魁首,究其原因,皆賴此功。直至今日,大唐雖威加海內,但說起兵士之勇仍然同魏武卒、虎衛軍相距甚遠。」

湯予說道:「雄魁博古通今,在下佩服。我亦聽聞武林中有三大外壯護體神功,一是五姓七望博陵崔氏的鐵布衫,二是少林寺的揭諦金鍾罩,三便是披甲功。三種功法以披甲功為最上乘,也是最艱苦。其必須童子之身修煉,初時用硬物在周身上下不斷擊打,輔以行氣之法,後再換刀劍等利器。而且每日要坐在藥桶中浸泡,可謂苦不堪言。神功練成,全身上下除了罩門外堅硬似鐵,斧劈不痛,刀砍不傷,稱得上不壞之身。但研習此功者終生不能親近女色,如果破戒,前功盡棄,神功立消。吳起、典韋想來就是為了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破了色戒,才會死於箭下。」湯予講到此處,嘆息一聲,又說道:「宇文通武小小年紀能練成披甲功確實非比尋常,令人敬佩。」

湯予說完低頭沉思,堂內變得安靜。雲羽落走到牆邊四角剪了剪燭頭,又回到門旁站好。湯予抬起頭看著袁天罡,問道:「還有一人是誰?」

袁天罡想了想說道:「此人姓魏名誠玉。」

湯予一臉困惑,說道:「魏誠玉又是何許人也?」

袁天罡說道:「魏誠玉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鄭國公魏征的第三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山野小醫聖 成為作者後的我無敵了 我陳龍象從來隻靠自己 重生成反派富二代他爹 被甩過的前男友找來了 重生蜜戀:墨總夫人虐渣虐到手疼 夢的命名術 龍婿戰神 太古霸帝 武俠:劍神燕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