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華陽真逸(1 / 1)

加入書籤

顧況,字逋翁,唐朝時期的一位傑出大臣、詩人、畫家和鑒賞家,他的一生充滿了豐富的色彩和深遠的影響。出生於江蘇丹陽的他,以其卓越的才華和獨特的藝術品味贏得了世人的贊譽。顧況的才華在年輕時便顯露無遺。他精通詩文,擅長繪畫,對藝術有著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領悟。他還是一位出色的鑒賞家,能夠準確地識別出藝術品的真偽和價值,為後世的藝術品收藏和鑒賞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指導。作為一位唐朝大臣,顧況在政治上也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能和無私的奉獻。他曾任著作佐郎、饒州司戶參軍等職務。然而,顧況並不滿足於已有的成就和地位。在792年,他選擇了去官歸隱,定居於茅山,自號「華陽真逸」。他追求的是一種超脫世俗、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在茅山的日子裡,他潛心修煉,研究道學,追求心靈的寧靜和精神的升華。他的生活雖然簡樸,但內心卻充滿了滿足和喜悅。其著有代表作《白鷺汀》《千鬆嶺》《春遊曲二首》等。

其《春遊曲二首》「遊童蘇合帶,倡女蒲葵扇。初日映城時,相思忽相見。褰裳踏露草,理鬢回花麵。薄暮不同歸,留情此芳甸。柘彈連錢馬,銀鈎妥墮鬟。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陽間。意合詞先露,心誠貌卻閒。明朝若相憶,雲雨出巫山。」

《春遊曲二首》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遊的場景,充滿了濃厚的詩意和生活氣息。詩中,「遊童蘇合帶,倡女蒲葵扇。初日映城時,相思忽相見。」遊童佩戴著蘇合香製成的帶子,倡女則輕搖蒲葵扇,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滿城池,他們意外地相遇了。詩人通過鮮明的細節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早晨。接下來的「褰裳踏露草,理鬢回花麵。薄暮不同歸,留情此芳甸。」描述了他們共同踏過沾滿露珠的青草,整理著淩亂的鬢發,麵對著盛開的花朵。然而,到了傍晚時分,他們卻不得不分別,但彼此間的情感卻留在了這片美麗的田野上。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人物間的深情厚意。最後,「柘彈連錢馬,銀鈎妥墮鬟。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陽間。意合詞先露,心誠貌卻閒。明朝若相憶,雲雨出巫山。」詩人又描繪了另一幅春遊的畫麵,馬匹矯健,女子發髻妥帖,他們在春天的陌上采桑,夕陽下踏著青草。他們的情感真摯而深沉,彼此間的默契無需言語。詩的最後一句,則表達了他們深深的思念之情,如同巫山的雲雨般綿綿不絕。整首詩以春遊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情感的向往。詩中的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和美感,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春天的田野之中,感受著那份純真和美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生之我在末世發瘋! 星劍泣歌錄 提瓦特直播:全網教我玩原神 八卦鑰匙 一覺醒來我成了神 最恨是別離 原神世界修仙傳 子方歸 反派:我賽少人間體專打氣運之子 人在奧特:我靠開盲盒成為最強雷奧尼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