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紛亂的京師(1 / 2)

加入書籤

大漢皇帝劉宏的駕崩,對於風雨飄搖的大漢王朝來說,顯然是雪上加霜的大事。

由於劉宏並未立太子,甚至還對寵幸的宦官十常侍,以及母後董太後等人,時常流露出要立小皇子劉協為太子的念頭。

這就等於是鼓動這些人,行擁立之事。而在東漢一朝,宦官與外戚發動政)變,擁立皇子繼位,那簡直就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如今大皇子劉辮有何皇後,以及大將軍何進擁護繼位,自然也就與張讓、趙忠等十常侍沒什麼關係。

甚至劉辮繼位後,他們不但會地位不保,還有可能被清算砍頭。

這絕對不是張讓、趙忠、蹇碩之人有被害妄想症,事實就是如此。

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清流名士,對於宦官閹黨那可是恨之入骨,若是一朝掌權,那還不得趕盡殺絕?

為此皇帝剛剛駕崩,西園軍上軍校尉蹇碩,立即就調動西園軍封鎖了皇宮大門。

同時把皇子劉協,以及皇太後董氏,迎入中宮。

蹇碩這一招棋,雖然是一招險棋,但也是自報的一種手段,作為西園軍統帥的他,天生就與大將軍何進是死對頭,絕對是你死我活的局麵。

不過蹇碩一個宦官,即便身居高職,但他並未完全控製西園軍,不說軍中士卒,最起碼西園軍八校尉,真正屬於他**的,也就是馮芳、夏牟二人。

其餘曹操、袁紹、鮑鴻、淳於瓊四人,如今可都是大將軍何進府上常客。

至於陸信,如今統兵在外,可以說不屬於任何陣營。

這邊廂蹇碩剛剛封鎖宮門,袁紹、曹操等人立刻就趕到了大將軍府上。

「大將軍,蹇碩封鎖宮門,圖謀不軌,理應立即誅殺,擁立皇子辮靈前登基,以正君位。」曹操、袁紹等人趕到大將軍府時,才發現大將軍府上,早已經賓客盈門。

原來就在不久,宮中有敕旨下達,命令何進入宮商討大行皇帝身後發喪事宜。

而這個時候朝中眾官吏自是齊聲反對,諫議大夫趙融,更是向何進提出率軍進入皇城的提議。

何進這個時候也是躊躇滿誌,聽到趙融的提議,當即手按劍柄道:「誰敢與吾入宮殺賊,以正君位。」

聽到何進的喊聲,剛剛進來的曹操、袁紹二人齊聲應道:「吾願為大將軍效勞,誅殺閹黨宦官,冊立新君繼承大統。」

「大善。」何進大喜道:「來人啊,持吾軍令,調集五千羽林郎,隨吾入宮。」

有袁紹、曹操、淳於瓊等西園軍校尉開路,蹇碩雖然下令封鎖宮門,但守門的司馬,見到袁紹領兵而來,帶頭便打開了城門,迎接何進率領滿朝文武大臣,一同湧入了南宮。

上軍校尉蹇碩見何進竟然這般輕易的就殺入了皇宮,驚懼之下,還未來得及逃跑,就被手下的宦官趙勝,一刀捅死。

十常侍張讓、趙忠等人,得知蹇碩兵敗,皇宮中喊殺之聲震天,驚慌失措之下,一同湧到了何皇後的宮中。

經過一番苦苦哀求,結果政)治白癡的何皇後,竟然答應了張讓、趙忠的請求,直接下了一道懿旨,表示張讓、趙忠乃是大行皇帝的忠臣。

今日宮中首惡唯蹇碩一人,誅其三族,以正國法便可。

麵對何皇後的懿旨,何進這個屠夫,也不知道是不是吃多了豬油蒙了心,竟然接受了何皇後的旨意。

皇宮中的袁紹、曹操正準備摩拳擦掌,大開殺戒之際,卻接到大將軍的軍令,命令羽林郎撤出皇宮。

「大將軍這是糊塗了嗎?」曹操接到這個消息時,忍不住咆哮道。

時何進兄弟車騎將軍的何苗在旁,聞言不由嗬斥道:「大膽曹孟德,汝安敢非議大將軍國策?」

「車騎將軍,孟德雖有失言,但閹)黨乃大漢毒瘤,還請車騎將軍速速向大將軍進言,斬草不除根,後患無窮矣。」

袁紹也是痛心疾首的喊道。

「休要多言,爾等立刻奉命行事,不得有誤。」車騎將軍何苗向來以兄長何進馬首是瞻,這會何進已經下了軍令,他自是毫不猶豫的堅決執行。

「本初兄,近來青州黃巾猖獗,吾準備向大將軍進言,率軍前往平叛,還望本初兄美言幾句。」出了皇宮的曹操,自是心灰意冷,遂對袁紹說道。

「孟德放心,你我兄弟也。」袁紹對於曹操這個小弟,還是頗為不錯的,要知道二人可是老相識。

想當年曹操可是他的忠實小弟,二人在京師鬥雞遛狗,喝酒逛勾欄章台,當真是一擲千金,那是何等的瀟灑。

如今二人皆位列朝中中層將領,昔日的紈絝生活雖然不在,但交情可是還在的。

袁紹看不起出身寒門的陸信,妒忌陸信的竄起,故而時常使絆子。

但對於曹**自是沒二話,沒過幾日就通過伯父太傅袁隗的關係,任命了曹操為北中郎將,領東郡太守,調撥了一千兵馬隨軍出征。

曹操這個時候主動領軍出征,也是發現到時局堪憂,何進不足以謀大事,想要置身事外。

其次是他從陸信出兵征討汝南黃巾一事上,看到了在外領兵出征的好處,遠比留在京城更利於升遷,助長聲望名聲。

曹操領兵出征之前,親自向袁紹進行了一番告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代管洪荒截教,結果全成聖了? 我是反派 黑化女配超神了 兄弟我在義烏的發財史 情緒自控力 陵虛血途 神算在七十年代 不管是人還是貓都是白色比較好 [綜咒回文野]和中二病談戀愛 炮灰女配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