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工房(1 / 2)

加入書籤

這裡是火器管製造鋪。裡麵有刺耳的金屬的擊打聲,捶打的匠人揮汗如雨,熱浪翻滾。燒熟鐵的爐子裡火紅一片。

蘇元良、骷髏隨墨興一道進入鋪子,工匠正在加工一根火器管。

工匠們,赤著上身。把熟鐵加熱,然後,用鐵鉗子夾到鐵墩子上反復捶打,捶打成一塊長形的鐵片後,再轉移到一個凹形槽,同樣是一陣捶打。然後,逐漸形成一根火器管。

單單這個過程,製造一根毛坯火器管,便要花一天。其間還可能出現次品。

整個火器製造的重要部件,蘇元良大致已經了解。

這樣的鍛打是極為落後的。

如果不加以改進,火器上不了戰場,也不能在軍隊普及。

在有著現代化機械加工設備和技術普及的情況下,蘇元良也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加工方法。

三個人從鋪子出來,蘇元良並沒有說出工藝落後的情況。他實際已經有了改進方法。

他不想讓墨興覺得他冒失或者自負;謙遜是美德。

走幾步,便開始聊天:

「墨老伯,你們這裡熱情很高啊!看著我心裡高興。」

「嗬嗬,我們這裡一直都是朝廷武器的重要保障地,朝廷每月所需,我們也是竭盡全力保障。主事此番主理火器,不知道有何見教?」

「嗬嗬,怎敢談見教。國家存亡兵器是首要。不知道墨老伯,可見過寇國人的火器情況。」

墨興搖頭。:

「未曾。」

蘇元良緩緩從骷髏攜帶的包裹裡取出一支寇國火器,交予墨興。

拿著火器仔細查看,墨興就隻看出火器的扳機一些小部件的確精致,並未看出不同之處:

「果然有精巧的地方。」

蘇元良徐徐的說:

「這種火器怕是不停息射擊一、二百次也不會炸膛。」

輕描淡寫的語氣瞬間給墨興極為震撼之感:

「果能如此。」

「果能如此。」

墨興依然是不相信的:

「此地製造火器也有些年頭的,雖然不時有炸膛之事,但也是本人琢磨許久的事情,改進一刻不曾停息,炸膛仍不能避免。大人真的確定此火器不會炸膛?還有那可連續射擊一二百次,大人是有些誇張了吧?」

「老伯,晚輩也是聽說,不如做個測試。」

「嗯。嗯。作個證實免得你我懷疑。」

墨興很快安排人來測試火器。

三個人於一棵高大的香樟樹下喝茶。香樟樹已有上千年,仍舊鬱鬱蔥蔥,枝丫錯綜,一股淡淡的香氣彌漫四周。

他們一邊喝茶一邊看著前方,兩個人對著一個土包射擊。每射擊一次便報數字。

每射擊一次,火器口便冒出硝煙。

測試的人也趕快澆水冷卻。

一次又一次的射擊,一次又一次冒濃煙。

開始,蘇元良和墨興還高談闊論的聊天,隻是這射擊的時間一下長去,墨興喝茶便不那麼自在了。

眼見著,沒了什麼表情,話也不說了,盯著前方。

直到火器射擊少差不多將近一百次,火器管已經發紅,需要更長的冷卻時間才作罷。

墨興家裡。

墨興給蘇元良滿上茶,便翻來覆去看火器,甚至把眼睛瞄到火器口朝裡看,一副一定要看出,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的樣子。

「猜不到。我研究火器多年是白研究了!」

蘇元良品茗茶香,悠然說:

「墨老伯,方法總是人想的。」

「哎!可我想不到啊!」

「別急,輕鬆些,水到渠成。」

「哎,想我薑村一直以能工巧匠著稱,朝廷也是重視的。你看我們製作農耕工具,刀劍,建造房屋樣樣有巧思。這火器就不能了呢?」

現代金屬件製造是有許多標準的,比如拉伸、晶粒度,硬度,強度,韌性等等。

這古代如何能比,以巧補挫,不是科技進步的主要條件。

「老伯,不如放鬆些,我第一次到貴地,想四處走走。我看,似乎山那邊有條河,咱們看看可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喪屍來襲,玩轉末世法則 乘雲四海 姐妹情深,我不是回來復仇的麼 賭你不會點進來 人生重啟:我將改變命運 終極三國之瑰寶之旅 陳夢天的穿越之旅 夫人離開後周總撕碎孕檢單悔瘋了 一場悲劇 穿書之我全家都是炮灰反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