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替天行道(1 / 2)

加入書籤

「錢糧有什麼難找的?」

「四處劫掠一下不就是了!」

「總不能所有的村坊,都有史大郎那樣的英雄吧?」

「我們多走些路,總能找到錢糧!」

眼見朱武沉吟,沒有立即回應。陳達急著立功彌補自己過失,搶先回應起來。

身為一個山賊,劫掠周圍可以說是天經地義的事。陳達作為少華山的頭領,第一個想到的也是靠打劫解決問題。

華陰縣這邊有史進擋著不假,但是其它方向,可沒有史進這樣的人。

隻要避開史進,憑借武功本領,陳達不相信整個華州上下,還能有第二個擋住自己的人。

雖然知道陳達本領,也不認為華州還有第二個能勝過陳達的人,楊春卻不認為事情就是這麼簡單。隻聽他道:

「說得簡單,周圍可都是史大郎的鄉鄰!」

「不確定史大郎的心思,你敢隨意下山?」

作為華州本地人,楊春深知關西五路常年遭受西夏等地威脅,地方豪強無論是否願意,都不得不對家鄉子弟表示重視。

若是史進不僅將華陰縣當做故鄉,而是將整個華州視作鄉鄰。少華山隻要還在華州打劫,就會得罪史進——

想到史進那一身強大的武藝,楊春不敢在確定史進的心思前,貿然下山劫掠,得罪這個強人!

「要不,我們每次打劫後,都分些金銀珠寶,給史大郎那邊送過去?」

「隻要他收下了,就不會阻擋我們!」

想到昨日朱武執意要送給史進金銀的行為,楊春試著提議道。

既然史進能收下那些劫掠來的金銀,以後再分給他少華山打劫來的錢財,史進多半同樣不會拒絕。

如此時間長了,史進別說會阻擋他們打劫,甚至還可能被拉攏到山寨裡——

若是有史進這頭真正的猛虎加入,少華山的壯大,就真的無可阻擋了!

想到這裡,楊春就一陣興奮。然後他像是想起了什麼,又佩服地看向自家大哥——

在他看來,朱武顯然已想到了這一層,故而昨日離開時,執意留下金銀!

一時間,楊春對朱武更加崇敬,更覺得這個大哥,不愧有「神機軍師」之名。

「慚愧!慚愧!」

「我可真沒有想到這一點!」

感受到楊春崇敬的目光,朱武卻暗暗有些慚愧。說實話,他是在聽到楊春的主意後,才明白原書之中,少華山三人為何在回山十數日後,給史進送去了三十兩蒜條金。

「原來他們送金子,不僅是回報史進的義氣——」

「還打著試探史進態度、拉攏他上山的主意!」

兩世見識結合,朱武在得到楊春提醒後,很快想明白史進在原書之中,如何被少華山拉到了山寨裡:

「如果少華山每次打劫後都分史進一份,即便史進和少華山的往來沒有被摽兔李吉告發,時間過得久了,史進也早晚是少華山落草的命運——」

「好好的義氣青年,就這樣被拉攏成了山賊!」

啞然失笑,朱武對這個江湖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

或許在陳達、楊春看來,他們這樣是在為史進好——

但是這樣的「好意」,真不是一般人能消受起!

「以前不理解梁山好漢為何那麼喜歡拉人入夥,現在看陳達、楊春的行為,總算有些理解了。」

「別說這兩個人動心,就連我自己現在,也被這兩個人說得有點心動了——」

「如果有史進這樣的一流高手加入,少華山隻要不明著挑釁官府,在整個華州地界,都可以橫行無忌!」

「一個高手加入,給山寨帶來的是質變!」

想到史進那一身高明的武藝,還有自己轉修武道的決定,朱武也不由有些猶豫。如果能夠在這時將史進拉入山寨,對於自己來說,可謂大有裨益。

隻是,再想到自己的誌向,還有江湖中那些還要勝過史進的人,朱武又壓製了用計謀拉史進入夥的想法,向陳達、楊春正色道:

「咱們雖然落草,但是對江湖中的好漢,一定要以誠待人。」

「我知道你們想拉史大郎落草,認為這樣不但能壯大山寨,還能讓他把本事用出來——」

「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史大郎本人,是否願意落草呢?」

「若是他自己不願意,我們就憑白壞了人的清白,甚至結下仇怨——」

「一旦反目成仇,那可如何是好?」

一番話義正辭嚴,問得楊春是啞口無言。想到自己險些好心辦了壞事、甚至有可能和史進徹底反目成仇,楊春心中大慚的同時,反思自己是不是對史進這個義氣漢子不夠誠心。

見他知道慚愧,朱武見好就收,又安撫了一番,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知道你們是不能確定史大郎的心意,擔心在少華山周圍劫掠時,惹來他的乾涉。」

「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隻要我們師出有名、懲惡揚善,即使史大郎前來乾涉,又有什麼可怕呢?」

「隻要鄉親們都支持我們,史大郎再是勇武,還能逆勢而為?」

說著自己的打算,朱武又告誡陳達、楊春道:

「天大地大,生存最大。咱們落草為寇,是被世道逼迫。因為不打劫就要餓死,打劫是不得不為。」

「不過如何打劫、打劫什麼樣的人、打劫後如何分配,都要有個章程。」

「否則胡亂劫掠之下,和周圍鄉親的關係處不好不說,一旦惹惱了官府,派遣士兵前來圍剿——」

「即使我們不懼,山寨裡的兄弟,也會有些損失。」

「所以我們要『盜亦有道』,不可肆意妄為!」

「盜亦有道?不可妄為?」聽到朱武的想法,陳達、楊春兩人,俱是麵麵相覷。在他二人看來,打劫本就是違法犯禁之時,打劫時還講究什麼「盜亦有道」,純粹是脫了褲子放屁——

如果當山賊都不能肆意妄為,那麼還有誰願意當山賊呢?山寨裡那五七百個小嘍囉,可不全都是活不下去的窮人!

看出這兩人一時無法理解,朱武卻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在他看來,自己早晚是要前往梁山泊的,少華山這個臨近大宋精銳西北禁軍的地方,早晚都要放棄。

既然如此,朱武就打算在少華山周圍試驗自己想法,以便在前往梁山泊後,快速壯大實力。

所以,在提出「盜亦有道」,震驚陳達、楊春之後,朱武又旗幟鮮明地道:

「《道德經》雲: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那些富戶的錢財大多是從窮人身上奪去的,我們劫富濟貧,把富人的財富重新分給窮人,是替天行道、符合天道正義之舉。」

「替天行道」的口號,在這時絕對是一個大殺器。作為梁山泊未來凝聚人心的大旗,這個口號一出,頓時震住了陳達、楊春兩人。

他們或許沒認識到朱武所言的「替天行道」的真正意義,卻明顯感覺到這個口號對自己的好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厄運之女必須死(戰爭領主:從厄運之地開始崛起) 摸寶天師(盛世寶鑒) 絕世兵王的另類穿越 帶著老公兒子穿七零(帶著老公兒子穿年代) 大玄師 首輔大人是我童養夫 透視仙醫混都市 聖醫龍婿 世界快樂日 我真不是亂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