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機緣(1 / 2)

加入書籤

遠征匈奴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因為如今的匈奴人已經退至了漠北地帶。

漠南與河西盡歸漢家所有,劉徹也盡力在發展這些土地肥沃但人煙稀少的地方。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支撐大軍日常行軍供應的糧草供給仍需中原調度。

因而軍隊越是要行得遠, 糧草調度的負擔也就越是重。

為漢軍效力一陣重又降了匈奴的趙信雖然不知漢國具體隱秘, 但這個簡單的道理還是知道的。

他自言知漢事, 如今在匈奴王庭頗為得用, 甚而娶了伊稚邪單於的姐姐, 因而由他向單於提出遠撤漠北,頗受單於重視認同。

匈奴人想要等待漢軍遠涉大漠來攻,再趁漢軍疲憊飢餓時將漢軍置於死地。

單於聽信了,忍痛離開了富饒的土地前往貧瘠的漠北, 然而漢軍就沒有立刻追隨他們的腳步。

元朔六年, 在霍去病的主導下, 漢軍拿下了河西區域,單於失去了土地、聲望甚至還是失去了一個兒子。

伊稚邪單於沒有立刻進行報復, 因為他雖然怒火中燒, 但是也知曉如今的匈奴元氣大損,需要休養生息一陣,才能再有力對抗漢軍。

劉徹已決議要發起對他們的總攻, 便更要厲兵秣馬,讓漢家士卒好好休整一番。

雙方相安無事了大半年, 劉徹狩獵得了一隻一角獸。

它頭頂有一隻角, 身下卻有五隻蹄子, 是隻象征天下一統的祥瑞之獸, 劉徹因而又改年號為元狩。

「但是連我也沒能瞧見那隻所謂的瑞獸,隻是從隨從父皇狩獵的宮人口中問得了形容,總覺著有些不真實。」

劉玥雙手托腮, 因未能親見那隻奇特瑞獸而失望地向曹盈嘟了嘟嘴,卻見曹盈正專注看著書簡,似乎都未將自己的話聽進去。

於是她便將抱怨的話全拋了,湊近了去瞧曹盈在看的書簡寫的是什麼。

她將小腦袋都壓在了曹盈的肩上,終於是讓曹盈回了神:「啊,玥兒,怎麼了?」

「沒什麼,就閒與你說了些改年號的緣故,你這是在看的什麼?」

「是份剛拿到的抄本,記著的是舅舅身邊扈從司馬遷自張騫口中問得的西域狀況,寫得很是有趣,我就看入迷了。」

張騫已經攜帶大量錢財貨品二度出塞了,整個長安最近都是對於他此行出使的討論。

曹盈同樣好奇那遙遠的國度到底會有怎樣的精彩,便借著自己的身份,直接向劉徹詢問看看是否有自己還未獲知的信息了。

劉徹在張騫回歸後,倒是又單獨拿出時間細問了張騫有關西域國度的事,但是劉徹記是記得,但並不擅描述這些。

然而碰巧的是,作為郎中的司馬遷在他身邊,見劉徹難向曹盈講清楚,便拜說自己已向張騫討教過,記下了十餘篇文章,大約可以滿足曹盈的好奇心。

司馬遷忽然主動薦自己,讓劉徹有點吃驚。

這個偶爾侍候在自己身邊的侍中相貌普通,不擅阿諛奉承,沉默寡言得很。

而且他的出身也不算高,家中父祖擔的都是太史令的職責,專管天文歷法和皇家所藏書籍,職能不很重要。

司馬遷能成為偶爾在劉徹身邊侍候的郎中,還是多虧了他自己好學勤勉。

他從師董仲舒學了書,又遊歷許多地方考察風土人情,這才在致仕時顯得出類拔萃,一舉成了郎中。

然而郎中眾多,在隨侍劉徹的身邊人中,司馬遷又算不得出彩的,劉徹對他也就沒什麼印象,不常留他在身邊侍候。

如果不是這次曹盈碰巧問著相關張騫西域行得事,司馬遷大約今日輪值完,又需許多日子才會再往劉徹身邊普通地侍候筆墨。

不過在他獻上那詳盡記載西域風土人情的幾卷書簡後,情況就不同了。

劉徹從前無什麼工夫去看遊記之類的雜書,也沒有興趣,但聽司馬遷欲將書簡交給曹盈,便抱著過過眼、查查錯的心思將書簡先看了一遍。

然後他就看著司馬遷記述的故事,不覺入了迷。

司馬遷實在擅長記載描述,由他轉述一遍的西域風情,比張騫親自訴來得更加生動形象。

畢竟當著劉徹的麵與劉徹描述,那些閒聽來的八卦張騫自然是不會講的,他隻會將自己確定的收獲展示給劉徹。

但是與司馬遷誇耀見聞時,張騫便能隨意將所見所聞全部講出來了,無論是飲食用具還是建築圖景。

最後由司馬遷以文字統合在一起,便能輕易在讀者的腦海裡構造出一副惟妙惟肖的異國風情圖。

劉徹越看越動容,敏銳地覺出了這種類型的記載對於漢國的必要性。

之前張騫描述相關的記載,隻寥寥幾個國家名詞與那份羊皮輿圖。

且他那趟出使大月氏的使命並沒有算圓滿完成,所以論到底功勞也算不得多,隻能說是不忘使命歸國,苦勞至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戰神改嫁後帶球跑了 小貓咪在末世當團寵 總裁每天都以為我會萌死他 天下第一暴君 我的馬甲是萬人迷[快穿] 我在驚悚遊戲打工(無限) 我真不是野獸派前鋒 植僵國運領主 末世女帝隻想搞錢 不過是黑魔法防禦課教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