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傳承(1 / 2)

加入書籤

支援到滕國宜州境內的兩百萬晉國軍隊,是由晉國名將,兵部左侍郎馮遵親自率領的。

馮遵在與萬象國的戰爭中,可謂是戰功赫赫,就連萬象國的首都萬象城,也是馮遵率兵打下來的。

統轄宜州境內三百多萬滕國軍隊的將領,則是滕國的名將郝東佑,其麾下的八十萬郝家軍,堪稱是滕國戰力最強的部隊。

可能是因為滕國的另外一位名將趙寶峰,死於了監軍薑蒙之手,使得滕國的皇帝姚寅,沒有再往郝東佑身邊派監軍。

不過就算皇帝姚寅派了監軍,也沒有辦法插手郝家軍的兵權。

由於種種原因,郝家軍的兵權,早在百餘年前,就已經不受滕國朝廷的控製了。

如今郝東佑和馮遵,都屯兵於宜州的州府橫陵城,準備利用橫陵城周邊的險要山勢,與漢軍展開一場決戰。

雖然滕軍和晉軍在宜州聚集了足足四百萬大軍,但其中騎兵的數量隻有大約十分之一,真正的具裝甲騎加起來僅有十萬出頭。

而漢軍那邊卻擁有數百萬騎兵,且其中至少半數都是具裝甲騎,如果不利用地勢的話,滕軍和晉軍根本不敢與漢軍展開麵對麵的對決。

隻是讓郝東佑和馮遵都沒有想到的是,漢軍在接連攻占了莫州和夷州之後,竟然沒有繼續攻打宜州,而是繞路揮兵攻入了晉國境內。

哪怕晉國對此早有防備,卻仍被漢軍不按常理的出牌,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更讓晉國朝廷上下感到恐懼的是,晉國邊境的多座天險要塞,都在漢軍兵臨城下之後,選擇了開城投降,致使漢軍的數百萬騎兵,非常順利的便突入了晉國北方腹地。

加上漢國水軍的助戰,漢軍在晉國北方的攻勢,幾乎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許多晉國的城池,隻要漢軍攻到城下,城頭上的白旗便升了起來。

晉國兵部左侍郎馮遵得知漢軍攻入了晉國的北方各州,隻好率領宜州境內的兩百萬晉軍,趕忙回援國內。

但是兩百萬晉國軍隊在離開橫陵城後,卻在半路遭遇漢國禦林軍左右兩衛二十萬大雪龍騎的偷襲。

最終晉國兵部左侍郎馮遵兵敗被俘,兩百萬晉國軍隊,近半戰死,近半投降,隻有十餘萬人突圍到了附近的山區,算是暫時逃過了一劫。

可惜這十餘萬幸存的晉軍將士,最後還是走進了漢軍的戰俘營。

接下來晉國朝廷多次向滕國求援,但滕國始終沒有向晉國派出一兵一卒的援軍,使得晉國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抵擋漢軍的進攻。

可惜麵對兵力和戰力都占據著絕對優勢的漢軍,晉國朝廷每天接到的,都是丟城失地的噩耗,到了大漢歷197年的十月底,晉國在麟河以北的地區,便已經全部被漢軍所攻占。

在橫陵城內的一處府邸,郝東佑見到了漢國七旗衛的都統賈詡。

「賈先生的膽子倒是不小,你難道不怕郝某把你抓起來,交給我們滕國的朝廷。」郝東佑沉聲說道。

賈詡微微一笑,「如今晉國的北方地區,已經盡數被我漢軍所攻占,接下來我漢軍的數百萬精銳,即將攻入宜州。

郝大帥覺著,憑借宜州境內的三百多萬滕國軍隊,能抵擋住我漢軍的數百萬精銳嗎?」

郝東佑冷哼了一聲,「郝某就在橫陵城等著,倒是要看看,漢軍如何攻下橫陵城的!」

「郝大帥,宜州本就是我漢國的疆域,隻是當年被滕國給搶占了過去。

據我所知,郝大帥的祖上,也是漢人,正是這個原因,郝家才一直受到滕國朝廷的猜忌。

如果不是有郝家軍的存在,恐怕郝家早就被滕國朝廷給抄家滅族了。」

賈詡的這番話,可謂是說到了郝東佑的痛處。

郝東佑倒是不怕跟漢軍拚死一戰,可一旦八十萬郝家軍拚光了,哪怕能守住橫陵城,能守住宜州,等戰事結束以後,郝家弄不好反而會遭到滕國朝廷的清算。

要知道為了保住八十萬郝家軍的兵權,郝家多年來,實際上已經形成了藩鎮之勢。

而今天郝東佑之所以願意跟賈詡見麵,其實已經有了歸降漢國之意,畢竟郝家是漢族人,對漢國比滕國更有認同感。

賈詡離開之後,郝東佑的長子郝子俊,急匆匆的走進了房間,「父親,怎麼樣?」

郝東佑嘆了一口氣說道:「已經談妥了,咱們郝家很快便可以認祖歸宗。」

大漢歷197年的十一月初,漢軍從三個方向上,攻入了滕國的宜州。

讓滕國皇帝姚寅憤怒不已的是,被他寄以厚望的郝東佑,竟然率領八十萬郝家軍以及其他一百三十多萬滕國軍隊,不戰而降。

結果漢軍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便攻占了整個宜州。

在郝東佑投降之後,宜州境內的其他滕國軍隊,麵對漢軍幾乎是望風而降,讓漢軍攻占整個宜州的過程中,付出的損失可謂是微乎其微。

由於戰事異常順利,在「悍將轉換器」中儲備的七億點轉換值,孫浩甚至沒有機會去動用,看到兵不血刃的便攻占了宜州,孫浩便準備啟程先返回安陽城。

不過在返回安陽城之前,孫浩與隨軍的兵部尚書劉伯溫商議後,決定再次對漢軍的編製進行一番調整。

禦林軍將由八個衛,擴編為八個鎮,每個鎮下轄四個衛,每個衛的編製為五萬人。

其中禦林軍第一鎮、第二鎮、第三鎮、第四鎮,各擁有十五萬大雪龍騎和五萬陌刀手。

禦林軍第五鎮、第六鎮、第七鎮、第八鎮,各擁有五萬大雪龍騎、五萬虎賁騎、五萬白袍騎、五萬白袍兵。

禦林軍第一鎮大都督樊噲,副大都督夏魯奇、高寵。

禦林軍第二鎮大都督雄闊海,副大都督裴元慶、陸文龍。

禦林軍第三鎮大都督羅成,副大都督楊大眼、嶽雲。

禦林軍第四鎮大都督楊再興,副大都督王彥章、楊繼周。

禦林軍第五鎮大都督蕭摩訶,副大都督伍雲召、曹寧。

禦林軍第六鎮大都督楊林,副大都督伍天錫、付天亮。

禦林軍第七鎮大都督高思繼,副大都督李廣、迪雷。

禦林軍第八鎮大都督常遇春,副大都督張定邊、何元慶。

作為漢軍中最為精銳的禦林軍,其都督和副都督,全部由「百級」猛將擔任。

禁軍將有原來的二十四個鎮,擴編為三十六個鎮,每鎮禁軍下轄四個衛,每衛編製則跟禦林軍一樣,也增加為五萬人。

禁軍的第一鎮、第二鎮、第三鎮、第四鎮、第五鎮、第六鎮,各擁有十萬大雪龍騎、五萬虎賁騎和五萬白袍騎。

第一鎮大都督李存孝,副大都督新文禮、左天成。

第二鎮大都督冉閔,副大都督王伯當、程咬金。

第三鎮大都督劉裕,副大都督華雄、潘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重生之情滿四合院 上神夫人是個瘋批美人 誰來治治他 絕世天妃惹不得 玄幻:進化為龍 被格林德沃看中的我去了霍格沃茨 完美世界之無上仙帝 偶像係coser宗近先生 她又C位出道了 神寵又給我開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