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最後的將門(1 / 2)

加入書籤

種師道,原名種建中,後來因為要避諱趙桓那位便宜老爹的國號,所以便改了自己的名字,變成了如今的種師道。

大宋重文輕武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是這大宋能夠立國這般久,不但不缺少將領,更加的不缺少名將。

出去開國時期的曹彬,潘美等人,這麼多年也就是一個狄青算是從底層一步步的殺上來的。

其他人在大宋有另外一個統一的名字,大宋將門!

這裡麵就有很多出名之人了,比如後世之中大家所熟知的楊家將,不過此時的趙桓卻是要說後世營銷號果然都是混賬東西。

為了博眼球什麼都敢瞎說八道。

楊業號稱楊無敵,當年在北漢之時就是天下有名的勇將,和當初還是趙大麾下猛將潘美合作也算是十分的默契,連續數次共同禦敵,大敗遼人。

而楊業確實是有七個兒子,其中老大延朗為崇儀副使、老二延玉也是大宋名將,至於其他延浦、延訓並為供奉官,延環、延貴、延彬並為殿直。

說到底這幾個人全部都是大宋的將領,官職或許不高,但的確是將領。

隻不過大宋的這第一個將門運氣著實不怎麼好,號稱無敵的楊業帶著七個兒子之中的六個與部將王貴等於陳家穀口一戰殉國。

楊業最後身披十餘處創傷,士卒全部死光的情況下仍然能夠親手格殺數百名遼人,最後還是乾脆自己絕食而死。

這位楊無敵確實是不愧其無敵之名。

楊業長子楊延朗在其父親兄弟戰死之後,更改名字變成了後世之中的楊延昭。

被稱之為大宋楊氏一門的第二代名將,隻不過後麵因為他著實是不通政務,被軍中小吏周正蒙蔽,最後事情鬧大之後被當初的真宗警告。

之後雖然未曾責罰楊延昭,但是楊氏一門也同樣沒落了下去。

楊延昭一生一共三個兒子楊傳永、楊德政、楊文廣,其中隻有楊文廣名聲頗大,但是也不能和其祖父乃至父親相比。

最後官位並不算高,在其病逝之後楊氏一門便徹底的沒落了下去,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什麼上的了台麵的人物。

順帶一提,楊文廣死了到現在也不過五十年時間罷了,楊氏一門幾乎算是徹底沒落下去。

與楊家一門相類似的還有呼延一門,也就是那以勇武聞名的呼延贊,及其麾下四子。

呼延必興、呼延必改、呼延必求、呼延必顯四人,但是不幸家門不幸,這四個家夥有一個算一個,就沒一個拿得出手的。

之後到現在位置呼延一脈倒是還保存著,一脈是被稱之為鐵鞭呼延綽的大宋猛將,然後投降了宋江

如今墳頭草都已經三丈高了。

當然還有一脈,乃是大宋真正的猛將,呼延通!

趙桓已經令人前去尋找,但是到現在還沒有消息,若是不出意外,他應該最後還是加入韓世忠麾下,奮勇殺敵。

除了楊家和呼延氏之外,那麼這大宋還有兩個將門赫赫有名,可以說扛起來了大宋的半邊天也不為過。

大宋折家,大宋種家。

折家出身自大宋開國名將折禦卿,當然在趙桓看來,折禦卿都算是將門之子了。

折禦卿是靜難軍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軍節度使折德扆次子,泰寧軍節度使折禦勛之弟。

當年折禦卿算不得什麼人物,托了家世的福氣,他算是得到了一個名將之名,但是禁不住人家折家一脈著實長臉。

折禦卿之子折惟正,官至洛苑使、知州事;折惟昌,官至興州刺史;折惟信,官至供奉官;折惟忠,官至知兵事。

都算是在大宋有頭有臉的人物。

而折惟忠的幾個兒子也同樣算是出人頭地,尤其是折繼閔熟讀兵書,多謀善斷。

折繼祖更是英勇善戰,堪稱猛將。

而第五代折克行更是出征西夏的關鍵人物,斬首頗多,驍勇善戰,不負折家之勇武。

可以說,折家世襲府州刺史200餘年,五代折家男子幾乎全部送到了戰場之中,從契丹到北漢,從北漢到西夏人。

折家不是先鋒就是統帥,他們的結局隻有一個,那就是戰死沙場。

但是很不幸,折家因為太過於勇武,或者說他們隻是勇武,縱然多謀善斷,縱然兵法頗為精通,但是因為他們折家是傳自正統的五代餘孽。

沒有人敢於信任他們。

五代將門的操蛋性格讓他們吃盡了苦頭,哪怕用了兩百年,數百名家族子弟的性命都沒有能夠換來天下人的信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叢林求生:我有百倍獎勵! 月上星 換個馬甲後我稱霸天下了 花都小醫仙 一覺醒來我被人魚養了 全球返祖:開局選擇西楚霸王 影後和她的保鏢小姐 鏡麵管理局 這個領主不好惹 讓你代管新兵連,全成特種部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