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少年元夕(2 / 2)

加入書籤

司馬相樂還是太子那會兒,其東宮寵臣鹹印勤府內招募蹴鞠手,專門用來表演給太子司馬相樂看。趙俅瞅準了機會,報名進了鹹府。後來在給司馬相樂的表演賽上以出色身手博得太子青睞,得以進入東宮。

三年一次的九州蹴鞠大賽豫州一次都沒有拿到過冠軍。雖說隻是項娛樂運動,但八王齊聚都城談起這蹴鞠大賽時,得過冠軍那三王嗓門最大,酒喝得最多。好在吟墨會這一盛世豫州這邊勝次頗多,才不至於折損皇家顏麵。至於那民間最喜聞樂見的比武大賽,皇城內是不愛聊的,也聊不起來,因為那是九大派組織的,跟咱官家沒多大關係。

更多的是,九大派與大晉王朝的特殊微妙關係。

司馬相樂喜愛玩樂,對蹴鞠的喜愛僅次於美人暖錦衾,佳人做酒壺。這豫州的蹴鞠隊成績不好看,司馬相樂倒是很是惱火。而其父皇還在醉心於設計宮殿一事,於是司馬相樂便把這件事攬到了自己的頭上。司馬正康並無意義,反正他也對這個豫州建功隊的勝負無興趣。

當初蹴鞠隊組建的時候,建功隊想要取名為天子隊,被當時的皇帝所駁。老皇帝笑了一下,贏了有其他隊伍謙讓之嫌,輸了朕亦臉上無光。大丈夫當建功立業,就叫建功隊吧。

幸虧那位老皇帝睿智。

趙俅在東宮以球技深受司馬相樂喜愛,而後司馬相樂在把振興建功隊大旗要過來之後就轉手交給了趙俅。

趙俅不是去當隊員踢,而是代表太子府接手整個建功隊。原來的建功隊是由禮部派出一個主簿負責的。大晉皇族不太重視蹴鞠這個事情,這個主簿隻覺得自己青雲無望,整日哀聲嘆氣。況且皇帝又對蹴鞠一事不甚關注,建功隊踢的再好又能怎樣?要不是戶部沒有克扣訓練的銀錢還有隊員的球俸,恐怕這個建功隊都已解散了。

混日子的人不少。不然上一屆建功隊也不至於名列九州第二,倒數。其實是揚州的忠勇隊放水,保存皇家顏麵。反正揚州的忠勇隊,一直在後三名徘徊。

九州九隊,分三個梯隊。

涼州、雍州、青州。

冀州、徐州、巴州。

揚州、豫州、荊州。

豫州曾經在第二個梯隊,後來被徐州後來居上,擠了下來,而前三州的位置就沒變過。

趙俅來接手建功隊之後,禮部主簿甚是歡喜,雖然自己在此職上也撈了些油水,但總好似那清湯上麵的油花,沒什麼乾貨。簡單交接之後他就回禮部報道去了,報道的時候,少不得從那些油花中咬牙擠出一部分給禮部侍郎,畢竟回去了還是主簿的話,那就更沒甚意思了。

建功隊的隊員老將頗多,多是占著位置領俸之輩。都是些祖上有些功勞,卻又不大之流給後世子孫安排個吃皇糧的地方。

有未來的皇帝撐月要,趙俅的月要板是很直的,他培養了一批新生隊員。多來自於一些二流門派武館,門內資質較好的弟子都讓他給弄過來了。手段算是軟硬兼施。而隊員的身體素質上去了,技術便由他親自教授。至於原來那些老隊員,他也沒有送走。留下了幫助訓練,以及球隊雜役工作。

趙俅是太子爺的人,這幫習慣了養尊處優吃白食的主知道硬不過這位手拿大旗的,便一個個感恩戴德,謝趙大人開恩。

是的,趙俅還弄了個從五品的官。不過是東宮屬臣,不上朝堂。他的任務,就是訓練建功隊。大晉王朝建朝以來,這司馬相樂隻此一家。

不到三年的時間,下一次九州蹴鞠大賽再舉行的時候,建功隊便上了第二梯隊,位列九州第五,趙俅功不可沒。

當司馬相樂榮登大寶之後,趙俅已經成了其身邊的第一近臣。當時國師霍星緯與相國房玄愛是先帝托孤重臣。霍星緯是玄一派副掌門,地位超然,眾臣尊其職卻不奉其人。王朝有規定,國師之職由玄一派派人擔任,但要十年一輪換。朝中眾臣,便有趙俅一派,以取悅皇帝為己任。一派便是相國房玄愛一派,專門攻擊趙俅一派。再就是國師霍星緯一人,保護著一些一心為國的清流。

相國房玄愛被冠上謀反之罪,差點被滅三族。霍星緯上奏說了句證據頗有莫須有的嫌疑,而趙俅也一反常態,給房玄愛求情,最終兩黨相爭以房玄愛告老而終。霍星緯之所以沒力保房玄愛相國之位,主要是在他看來,房玄愛打著大義旗號忠君,與趙俅爭寵沒什麼區別,因為他隻顧著黨爭而忽略了國事。

房玄愛歸老後,副相趙俅順利上位。在其力保房玄愛之後,在朝中贏得了更多人的聲望。並且,在趙俅的安排下,房玄愛一黨落敗並沒有出現牽連的情況。趙俅對眾臣明言,房老之時一時錯念,諸位同僚也是為了皇上,都是忠君之士,何錯之有?以後趙某還要仰仗諸位。

趙黨勢大,不是威脅了霍星緯的地位,即便是趙俅分管三部又如何?而是朝政開始混亂不堪。所以霍星緯才暗地聯絡揚州的並肩王袁世信,並聯絡豫州兵馬統帥曹寧協助迫使司馬相樂退位一事。

曹寧是玄一派出來之人,既是國師,又是副掌門的話他是能聽得進去的。武將的他是當真瞧不上那幫天天哄皇帝開心的文人的,況且現在武將地位不及文官。他不摻和黨爭,趙俅也樂得自在。

趙俅是個聰明人,知道什麼是帝王忌諱,所以他與曹寧隻能說是點頭之交。他要的不過是富貴榮華,皇帝開心了,他想要的就全都有了。

至於都城守將王堅則是霍星緯親自出手,不是以國師身份,而是暗地以夜行衣裝扮出現在其家中。王堅才記起,咱們大晉王朝的國師還是玄一派的副掌門,一身功力深不可測。王堅知道如果自己泄露國師的安排肯定會第一時間死於非命,便爽快的答應了。

司馬相樂就這麼離開了坐了五年的龍椅。而新坐在龍椅上那位,是其長子,司馬文德,時年九歲。國師霍星緯被封為帝師,並肩王袁世信兼任相國,被司馬文德尊為相父。

新帝登基,天下大震。其餘七王罕見沒有齊聚都城洛月城,隻是派人恭賀新帝登基,並開始兵馬戒嚴。

並肩王袁世信實際已掌控豫、揚二州,又有帝師霍星緯支持。諸王心中不定,同時亦有人心中萌生逐鹿天下之意。

大晉王朝名存實亡,諸王爭霸之勢到來。

——————華麗——————

天虞山腳下王李莊,隸屬平南城南部青石鎮。莊子不大,約有二十幾戶人家。

日上三竿,天已熱。

兩位村夫荷鋤而立,站那閒聊。

初夏,為了避免田間勞作被曬,農人大多天剛擦亮便早起去田間耕作,待到日漸毒辣之時便回家歇息。而早飯多是由家中女人送至田壟間。

「七哥,你看看山那邊,黑乎乎一片,還在動。」麵山而立的漢子剛好瞧見莊子旁的天虞山。

聽聞李四這麼一說,王老七撂下肩山的鋤頭,雙手拄著鋤把轉身望去。他略微皺眉,雙眼微聚,把右手放在眉間,擋住明晃晃的陽光,看著遠處臨近村莊的山頭。

「老四,我咋看著像隻大黑熊呢?咱們村獵戶老趙家不是前兩年還打過一隻?」

李四左手搭在鋤把上,平衡著肩上的鋤頭,右手也放在眉上,仔細盯了一會兒,那黑影也越來越近,二人終於看見黑影下還有個人。

「七哥,好像還真是有人獵了黑熊回來了,走過去瞧瞧?」

「好!」王老七扛起鋤頭,與李四一同向山腳那邊走去。

少年扛著黑熊,在大山裡健步如飛,快到山下王李莊的時候才放緩了腳步,一步一步往下走。能扛著這個龐然大物已經被莊子裡的人視為天生神力了,再跑個飛快,不知內功為何物的普通莊戶人家更將其視為怪胎了。

下了山,少年扛著黑熊向著莊裡獵戶趙大叔家走去,正好看見迎麵走來的王老七、李四二人。

少年止住腳步,向二人打了個招呼。

「王七伯,李四叔,您二位這是要去下田?這日頭漸足,不是下田時候吧?」

王老七先開了口,李四還在打量著少年扛著的黑熊,口中嘖嘖稱贊。

「是元夕小哥啊,我跟你四叔剛下田回來,在南邊碰見聊了一會,剛好看見你扛著黑熊下山。剛才太遠,我倆看不清,就湊過來看看熱鬧。我說元夕啊,你這次是打了個大家夥啊,看這個頭,是你師父你倆獵殺的吧?」

說完王老七伸手去扌莫這名叫元夕的少年肩頭上的大黑熊。一旁的李四跟著問道,

「小元夕,你可真是天生神力,這頭大黑熊可得有三百來斤重,你就這麼輕鬆地扛著,厲害厲害,後生可謂,四叔我在你這年紀,也就扛個百十來斤的重物。」

說完李四也拍拍這大黑熊。

元夕輕顛了下肩頭,趁機晃了兩下被熊肉壓迫的脖子。黑熊頭隨之一動,甩了一小下,正扌莫著熊頭的李四被嚇了一哆嗦,手趕緊收了回去。

扭了兩下脖子的元夕咧嘴跟兩位長輩笑了一下,

「王七伯、李四叔,主要是我師父的功勞,我也就出出蠻力。」

李四繞過去,照著黑熊屁股拍了一巴掌之後舒服多了,然後笑著跟元夕說,

「這是去你趙大伯家吧,扛著怪沉的,快走吧!」

「嗯,那我先走了!」

元夕沖著兩位莊裡長輩笑了一下便略微加快步伐向著莊子東頭的趙獵戶家走去。

王老七和李四扛著鋤頭閒聊中也慢悠悠地向家走去,這回又有得跟其他人說了,這麼大一隻熊,咱倆可是親眼見到的。

元夕扛著黑熊到了趙獵戶家門前,肩膀一抖,把黑熊放在門前,拍門喊道,

「趙大伯在家麼?」

「哎,來了!」獵戶趙千鈞聞聲從後院趕到前院給元夕開了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開局簽到送封號鬥羅 從離婚開始的文娛 誅仙武途 我是個假的聖人 我不是劍魔 重生在美利堅賣泡麵 史上最強人王 我們轉世者不修仙 神級狂兵 官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