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太平經(2 / 2)

加入書籤

點了點頭,他問道:「先生,那這與我習武又有何關係呢?而且您為何傳授我的是《太平經》而不是紫陽閣的武功?」

陶隱捋了捋胡須說道:「這文人,或者說讀書人,除非出身望族世家,是很難在廟堂立足的,寒門書生很難有一番作為,歲歲,你可知為何?」

陳歲歲搖了搖頭。

陶隱指尖在石桌上輕輕敲動說道:「這書與典籍可不是誰家都有的,先生這半屋藏書卻是我陶家先祖歷經幾代才收集來的。所以即便寒門之子天資聰穎,卻囿於外力所限,讀不起書,便難有出頭之日。便是好不容易去了學院,讀了書,可若無人舉薦,依然入不得廟堂,最多被人賞識,當個清客罷了。到那時,一身淩雲之誌最終換得幾杯美酒罷了。」

陳歲歲沉默了片刻,低頭輕聲說道:「先生,可我不就是出身寒門麼?」

陶隱笑了笑說道:「所以先生才教授你武藝啊,讓你多了一條入得廟堂的機會。」

陳歲歲眼神一亮,抬頭問道:「先生的意思是,從戎?」

陶隱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是也不是,歲歲,如今這天下,卻和漢末很相似,你的機會遠比先生多得多,先生這一生,想太多卻一事無成,最後隻能在這南山之下躬耕,卻連個莊稼也侍弄不明白。」

陳歲歲眨了眨眼睛說道:「先生,以您的本事,到哪裡不是座上賓啊?」

陶隱苦笑了一下說道:「先生這性子,卻是不討人喜的,若是早些年還能改上一改,如今都快入土之人了,多過幾天舒坦日子吧。」

笑了笑他又說道:「不還有你呢麼!」

陳歲歲抿了抿嘴唇。

陶隱繼續說道:「至於為何傳授你《太平經》,卻是為了一個神秘二字。這天下,能人異士頗多,當你施展一門他人不知曉的功夫時,便會引起眾人的注意。這紫陽閣身為我荊州第一大門派,嫡傳門人就有多少?不說別人,咱們荊州的兩位兵馬大將軍,可皆是出自紫陽閣,若是你習得紫霞功,一個非正統出身之人非但不能建功立業,隻怕還會招來殺身之禍。」

陳歲歲皺了皺眉。

陶隱笑了笑說道:「歲歲,將來你就會明白,很多人喜歡說一個詞,正統。而先生這紫霞功在紫陽閣眼中,就非正統了。」

陳歲歲嘆了口氣,趴在石桌之上,抬眼看向陶先生。

陶隱笑了笑說道:「這就無精打采了?」

陳歲歲搖了搖頭說道:「先生~您什麼都好,就是愛長篇大論,說到現在了,您也沒說這《太平經》是怎麼來的,明明是桃花源內張氏遺民之物,您怎麼就可以拿來傳授給我了呢?」

陶隱輕咳兩聲,端起茶杯,又看了眼陳歲歲。

陳歲歲拎起茶壺晃了晃,嘟囔道:「先生,您不說完,我不去燒水。」

陶隱輕輕搖了搖頭,麵露緬懷神色,沉默片刻緩緩開口道:「這桃花源內比咱們陶家堡人還多些,卻並非人人皆習武,莊內壯丁不過是練些拳腳罷了,而這部《太平經》一直掌握在張氏一族嫡傳手中。歲歲,你可知為何?」

陳歲歲想了想說道:「這麼多年過去了,桃花源能一直避世不出,必然與這一族之主有關,可若是一族之主沒有些鎮壓眾人的手段,單靠曾經原本就不是很緊密的從屬關係,隻怕這桃花源就算不出世,也會在內部分崩離析了。」

陶隱點了點頭道:「這就是力之所在的重要性,不然沒有力量在維護與鞏固,是沒人願意安心坐下守規矩,講道理。」

陳歲歲坐直了身子,輕咳了一聲。

陶隱大笑兩聲說道:「這人老了,話就多了,當年先生我誤打誤撞的進了桃花源的山門前,卻並非真的就進入了桃花源之內,這《太平經》之中記載著奇門遁甲之術,張氏一族為了避世,在山門入口處利用天然地形弄出一個八卦幻陣,進入這陣中之人繞來繞去最後也隻能繞出去,卻是找不到桃花源的真正入口。」

陳歲歲瞪著眼睛好奇道:「先生,那您是怎麼進去的?」

陶隱感慨道:「我是被人帶進去的,當時我隻覺得那處詭異,以為是上天的鬼斧神工早就如此奇特之地,便在內四處尋覓,兜兜轉轉,結果饒了兩日之後,身上乾糧全無,卻又不甘放棄,這時一個人出現,把我帶入了桃花源內。」

陳歲歲疑惑道:「先生,你可是個外人,就這麼把您帶進去了?這人膽子也太大了吧。」

陶隱竟然有些害羞神色,乾笑了兩聲說道:「此人卻是桃花源內一族當代族長之女,名叫張瑜,她見我快昏迷,便一時惻隱,引我入桃花源內。」

陳歲歲好奇道:「先生,那文字所言桃花林卻又在哪裡?」

陶隱笑了笑說道:「卻是在桃花源之內,而非之外,不然偌大一片桃林,找起來豈不是很容易?」

對於男女情愛一事才有些懵懂的陳歲歲卻未見到陶先生提及張瑜之時,那眼神之中的一絲異樣。

陶隱繼續說道:「畢竟是避世不出幾百年,突然有生人進入,莊內之人自是好奇,好在有族長張漢遺護著,先生我才免去日日被人圍觀的下場。」

陳歲歲咧嘴笑了笑。

陶隱瞪了一眼,接著說道:「我在桃花源內住了月餘,不想真的就在這世外桃源渡此一生,便向族長請求,離開了這片淨土。」

陳歲歲噘著嘴,不滿道:「先生,這《太平經》呢?」

陶隱看了看茶杯,嘆了口氣道:「唉,先生說了這麼多話,口渴得緊!」

陳歲歲拎起茶壺去了廚房,燒水的小泥爐中還有餘火,他添了把柴,輕輕吹了幾下,火苗星星點點,又有青煙騰起,復猛吹幾下,火苗便忽地起來,放了兩塊兒木柴,他將燒水壺坐在火爐之上,來到廚房門口,沖著陶隱說道:「先生,這水還得燒上一會兒,您就快說吧,說完了我剛好去給您泡茶。」

陶隱站起身來背著手在院中踱步,陳歲歲歪靠在廚房門口等著先生開口。

踱了幾步之後,陶隱搖了搖頭,看來這陳歲歲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了。

「歲歲,這《天平經》是張族長拿給我看的,不過後來能讓我記住此書的,卻是張瑜這位姑娘,至於其中的內情,先生就不說與你聽了。」

陳歲歲張了張嘴,看先生似乎真的不願提及此事,便嘆了口氣說道:「好吧!」

陶隱想起陳歲歲提及那個車三千,思忖片刻說道:「這張氏族長除了有女張瑜之外,還有一子,名叫張軒,當時我見他的時候,他卻還隻是你這般大的少年。算起來,這年齡倒是與你說過那車三千相仿。」

陳歲歲沒想到先生突然提及車三千,剛欲繼續問,不料陶隱卻說道:「歲歲,水開了。」

陳歲歲轉身去了廚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開局簽到送封號鬥羅 從離婚開始的文娛 誅仙武途 我是個假的聖人 我不是劍魔 重生在美利堅賣泡麵 史上最強人王 我們轉世者不修仙 神級狂兵 官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