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原亂局(1 / 2)

加入書籤

魏朝末年,靈帝昏庸,宦官專權,士族門閥林立,藩鎮割據,各地節度使不聽中央號令。長城之外漠北戎狄一族虎視眈眈,窺伺中原。

靈帝崩,宦官集團立其弟蕭燁即位,改元大興,是為魏哀帝,蕭燁意圖復興大魏,其聯合晉州節度使劉敬堂,誅殺權宦,彈壓士族,改革積弊,使大魏有中興之相。

蕭燁為防止戎狄一族攻入恆安城,命劉敬堂駐守堯關拱衛京都。

不料,劉敬堂野心勃勃,其勾結漠北戎狄部族,以割讓燕雲十六州為條件,使戎狄族答應出兵助其攻入恆安城,企圖架空皇帝,脅天子而令諸侯。

大興二年,劉敬遠率兵攻入皇城,皇帝蕭燁不堪受辱,自焚於焦芳殿,大魏皇室血脈皆被誅殺。不過,市井傳言在蕭燁自焚當夜,他唯一的皇子在侍衛保護下逃出皇城,不知所蹤。

蕭燁死後,戎狄大汗完顏鎮冊封劉敬遠為中原天子,國號晉,改元神佑,是為兒皇帝。江南五大節度使不承認晉朝,相繼稱帝稱王。劉敬堂即位後,昏庸殘暴,耽於享樂,使得朝政更加腐敗,百姓怨聲載道。

神佑五年,戎狄大汗完顏鎮明白時機已到,其率二十萬大軍以燕雲十六州為根據地,攻入中原,其兵鋒所指,無不所向披靡,三個月攻入恆安城,可笑的是劉敬堂在戎狄大軍攻城之前,憂懼而死。

完顏鎮一時占據中原,於六月六日,在恆安城稱帝,將國號改為夏,定年號武成,以恆安城為國都,企圖一統天下。

可戎狄部族在中原隻知道燒殺搶掠,搜獲金銀財寶,導致百姓民不聊生,中原各地興起義軍。

初始義軍各自為政,被夏國軍隊各個擊破,亂世自有英雄而出,有一名叫高毅的人,統一了各處義軍,自封燕王,因其姓高,百姓亦稱高王。

燕王高毅統一義軍後,訓練軍隊,一改義軍的草莽之氣,使義軍統一調度,更是多次擊敗夏軍,之後燕王沒有盲目的到處攻城掠地,而是養精蓄銳。

戎狄部族入主中原三年後的正月十六,燕王高毅突然率兵直指恆安城,行軍速度之快,無人預料,短短兩天便攻下堯關,兵臨恆安城下,圍城三日,完顏鎮明白大勢已去,於是率軍突圍,逃回燕雲十六州。

……

義軍入恆安城。

「燕王萬歲,高王萬歲。」

「燕王萬歲,高王萬歲。」

恆安城百姓受盡戎狄一族壓迫,義軍入城,百姓夾道歡迎。

入城軍隊整齊有序,為首的中年男子,便是燕王高毅,約有四十歲上下,騎著一匹黑色駿馬,黒甲上沾著未乾的血跡,月要佩長劍,相貌雄偉,目光如炬。身後有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也騎著一匹駿馬,膚色白皙,一身儒雅之氣,未穿盔甲,長相與高毅有三四分相似。

燕王高毅率軍入駐皇城,進入正殿,他坐上了皇帝的龍椅,向眾人問道「找到劉敬堂的陵墓的麼。」

手下大將,常閔說道「找到了。」

高毅揉了揉額頭,語氣冰冷「掘墓鞭屍。」

聞言,旁邊一個身著道袍,長相略顯猥瑣的中年人說道「燕王,這有傷天和。」

高毅看著他,一陣威壓撲麵而來「還要我說第二遍麼!」

見狀,袁玄道不敢再言。

而一旁的常閔拱手說道「是,屬下馬上去辦。」

常閔走後,高毅看向袁玄道,說道「這次你讓我把完顏鎮放走,不知道是不是放虎歸山啊?」

袁玄道回答道「圍師必闕,且戎狄部族氣運未盡,國力未衰,此戰我們勝在出其不意,如果我們真的擒住了或殺了完顏鎮,他們一定會瘋狂報復,而我義軍立足未穩,無法與之長久對峙。」

「袁先生,以你之見,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辦?」高毅問道。

袁玄道立刻拱手說道「燕王殿下應該即刻登基稱帝,然後率兵平定中原,以防江南六國趁虛北上。」

高毅說道「現在就稱帝?」

袁玄機躬身說道「那漠北戎狄踏破中原欺我百姓,而燕王將他們逐出了中原,這是大功德,且燕王仁義之名已傳遍四海。如此,登基稱帝,乃天命人願,中原各地也當望風而降。」

高毅沉思過後,說道「好,那就登基稱帝。」

這時世子高晟走進大殿,見到周圍大將都在,於是拱手行禮,說道「父王,城外的人來報,靈蘊她生了!」

高毅連忙走下來,激動的問道「男孩女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孤城時代:從模擬怪物到神秘主宰 一個人自我救贖 暗戀是糖果 異瞳通天 天降艦娘,我的神姬高達戰爭 隨他而行 救世主誰愛當誰當 星辰藍變 無限流?不過如此 規則怪談:可愛的詭異有誰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