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十九章(1 / 2)

加入書籤

「今年全民耕種任務,隻有七十一個鄉鎮正在進展……」

「糧食危機是場硬仗,咱們一定要調整政策,做好災前準備。」

……

一月二十三日,劉文勝疲憊的走出特殊會議小組。現在距《龍夏冬季種植補貼》頒布了一個月,但種植推進的並不理想。

1,龍夏雖有各種補貼政策,但補貼和種植收益不敵外出工作等收益。

2,人力種植成本高,有不少地區沒有機械化條件。

3,冬季種植條件不達標。

……

這些問題是龍夏一直存在,不能靠一份《冬季種植》就能迅速轉變。

「希望這次土地流轉政策有用……」宋嶽山跟著出來。

所謂土地流轉,就是以轉包租賃入股等形式從農戶手中取得土地使用權,政府和承包企業種植,這樣一定程度扼製了拋荒,也能使農民取得收益。

兩人聊了一會,劉文勝問:「周院士沒來?」

周遠恆是風山研究小組組長,以前會議都是第一個到場。

「都一周沒出實驗室了。」

宋嶽山擺了擺手。這半年,周遠恆帶著團隊研究係統小麥和本土小麥雜交,現在基因編輯取得了新的突破,隻是具體情況還沒公布。

「唉。」劉文勝重重嘆氣。

現在時間緊任務重,當天下午,龍夏給各地下發文件:《關於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及水利循環係統檢修》。

按照秦雲提供的消息,要是真有全球性酸雨,那麼酸雨危害將體現在以下幾點——

1,腐蝕全球植物。

2,腐蝕土壤,減少土壤肥力。

3,腐蝕大江大河,影響居民用水。

4,……

……

全球酸雨是毀滅性的,但任何毀滅都需要一個過程。龍夏現在能做的就是跟時間賽跑,在酸雨之前做好基礎建設和大規模囤糧。

【3027年1月23號,龍夏農業部頒布《關於加大龍夏土地流轉力度確保耕地種植政策》……】

當天晚上,最新政策登入《新聞聯播》,整個聯播全是土地方麵的整改信息。

龍夏新聞:「《關於3028年糧食種植及農業儲備》。」

龍夏日報:「居家忙,工作忙,政府幫你來種田!」

……

在龍夏聯播結束的半小時裡,《龍夏新聞》《龍夏日報》等主流媒體相繼轉發土改政策。

「這幾個月都是糧食新聞。」長龍縣農業家屬樓,妻子看著《龍夏新聞》,調侃問道。

劉玉明是農技部組長,這段時間一直在鄉裡折騰,連帶她也關注農業新聞。

「新下的政策?」

劉玉明很敏銳的打開手機——

「現在省裡下硬性指標,要各鎮耕地麵積達到70%。」

「縣裡麵已經開會,決定加大土地投入。」

「至少得30%財政?」

「差不多……」

……

現在工作群裡都是討論最新政策。劉玉明剛剛看完,就看到局長全體消息:(緊急通知)明天上午九點,全體人員農業會議室開會。

妻子見劉玉明拿著手機,隨口問道:「怎麼了?」

「明天開會。」

「明天臘月二十九。」妻子一愣。

「就算年三十也得開。」

劉玉明嘆了口氣,接著回房準備明天的開會資料。

第二天一早,劉玉明準時到達會議室,這次會議是關於最新的土地流轉政策。

現在國家鼓勵政府流轉和種植大戶流轉,流轉的土地隻能做糧食種植使用,集體土地需要80%村民同意,村民可以采用收租,入股,互換等形式,在流轉過程中,也必須保證村民利益。

老張開完會,有些感慨:「這是跟土地槓上了啊。」

之前先是《冬季種植》,接著又《惠民補貼》,這一係列政策雖有效果,但隻有大規模種植響應,像長龍縣這些山區地帶雖有響應,但大多村民還是處於不願折騰不願理解。

「這能回本?」老張繼續問。

現在市場經濟,要是政府和種植大戶牽頭把土地全部承包,這些土地能種是能種。但有人力物力成本。比如市麵糧食一塊一斤,他們折騰了半年,賣五塊才能回本。

這麼貴的糧食賣給誰?

國內肯定賣不動,至於倒騰到國外……國外也不會買這麼貴糧食啊。

老張在這雜七雜八的想著,劉玉明道:「上麵怎麼安排,咱們怎麼乾,要相信國家政策。」

兩人聊了一會,直接前往萍水鎮。

按照縣裡安排,他們必須在一個月內把三十萬畝土地全部利用。能種小麥的種小麥,不能種的種土豆,總之,土地不能浪費!

在接下來的三天裡,全國各地全都紮根土地流轉工程。

現在過年期間,各村各戶外出打工的回來,再加上村委會安排,有不少村民簽訂了土地轉讓同意書。大家可以自願選擇收租入股等形式。有感覺自家地理位置優越的,選擇入股。感覺自家地裡種不出什麼,選擇收租。

轉讓合同三年一簽,村民們可以自願選擇。

就在這風風火火的工作中,大年初三,長龍縣同意流轉的土地已有二十三萬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此去蓬山 (快穿)讓主角後繼有人吧! 穿到七年後死對頭說愛我 王者神榜之女帝偷聽我心聲 在逃鹹魚絕不服輸(快穿) 這位男同學為什麼置頂我? 用沙雕感化反派[快穿] 拐走師弟情緣以後 冰川漸暖 穿成魔尊的美人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