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收入最高的群體(1 / 2)

加入書籤

軍貿即國際政治,很多時候經濟價值是其次,重點是軍貿延伸出來的政治意義。

弗洛爾米基對華夏從來都是警惕十足的,同為大國,而且是鄰居,沒有哪個大國會去幫助這樣一個鄰居發展其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大國和大國之間極少存在軍事技術方麵的交流。

但是,弗洛爾米基麵臨著的問題是,俄羅斯在國際上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夥伴與它基本保持步調一致,因此俄羅斯必然要對抗整個北約。

弗洛爾米基沒有第二個選擇。

因此,即便弗洛爾米基不情願,但最後還是會同意與華夏的軍事方麵的合作,而且俄羅斯麵臨著嚴重的經濟問題,需要更多的外匯用於進口民生所需的物資,賣遺產是來錢最快的方式。

而且,未來,俄羅斯在各個領域和華夏的交流會越來越深,還是那一句話,俄羅斯沒有第二個選擇。

實際上,姚遠對俄羅斯的軍艦興趣不大,他們的總體設計搞得跟一堆屎一樣,說好聽點是充滿了暴力美學,說不好聽點是總體設計這塊完全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

就拿現代級驅逐艦來說,麵上的火力通道多大二十幾條,而這些火力通道是相互獨立的,一旦全部開火,非常容易造成相互感染,電子設備相互的乾擾更是嚴重。

集成技術非常垃圾。

但是,現代級驅逐艦上的許多單個武器的性能什麼的是很出色的,技術這塊很厲害,毛子就是有把單個武器裝備搞到極致的本事,這一點讓人不得不佩服。

他們居然造出能飛三馬赫的截擊機,機載雷達開機後,五十米外的兔子都能被烤熟,相當的可怕。

勇敢級反潛驅逐艦也是如此。

因此,姚遠建議成品之外,把引進方向定在單個武器技術這塊,比如六管近防炮,比如130毫米艦炮技術,比如反艦導彈技術,比如艦載防空導彈技術,等等等等。

軍艦所需要使用的動力係統其實已經不存在問題了,春風科學院能夠提供一係列的動力係統,而且許多型號的性能已經超過了俄羅斯的同類產品。

新興集團在海外承建了春風係很多工程,其中,哈薩克斯坦新首都的基礎建設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給了新興集團,和其他國內的企業不一樣,春風集團是用美元和新興集團進行結算的。

也就是說,新興集團手裡有不少外匯,用於向俄羅斯引進軍事技術和軍事裝備是足夠的,這方麵倒是不存在很大問題了。

不過基於勤儉節約的好傳統,新興集團希望能夠用輕工產品來抵掉一部分的采購款,這些物資是俄羅斯緊缺的,但是,官方願意不願意接受這種以物抵款的方式,是需要進行艱難的談判的。

以姚遠對弗洛爾米基的了解,他是關注民生的,大概率會同意這個方案。

就這樣敲定了新談判的細節。

時間很快走到了華夏春節前夕,姚遠結束在莫斯科這邊的事務返回南港過年。

除夕前三天,姚遠和林書婷手挽手上街辦年貨,他們倆難得一次出雙入對,平時在一起,身邊肯定跟著其他人,林書婷已經習慣了那樣的陣勢,今天突然隻有她和姚遠反而有些不習慣了,然後很快就感受到了談戀愛一起逛街的滋味。

林書婷挽著姚遠的胳膊,走路的時候偶爾蹦跳幾下,像個小女孩,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道,「咱們好像是第一次一起逛街,說起來,我和你談戀愛以來,有個戀愛的樣子的時候屈指可數。」

「是啊,兩天前還在莫斯科,往來無白丁談笑皆鴻儒,今天就和老婆手挽手逛花市辦年貨接到了地氣,就跟做夢一樣。」姚遠感慨著說,望著前麵整整一條年貨街,兩邊是各種檔口,門前張燈結彩,後麵有彩球橫幅什麼的隨風飄揚,街上辦年貨的人摩肩擦踵,這才是過年的感覺啊。

林書婷聽姚遠這麼說,反過來寬慰姚遠,道,「你要做的事不一樣,心理上經常出現巨大落差是正常的,再者說了,這麼多年了,你也應該習慣了。」

「習慣了。」姚遠捏了捏林書婷的小手,說,「隻是讓你受委屈了。」

「不委屈。」林書婷微微昂著下巴,非常的自豪,道,「你看看這條年貨街,看看辦年貨的人們,南港人民的這幾年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這是因為你,我很自豪。」

姚遠很開心,有這麼一位能理解他的人生伴侶,夫復何求。

林書婷說得沒錯,這條長達3000米、寬100米的年貨街就是南港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一個縮影。

這條年貨街設在未通車的人民大道中上,本身就是一條大馬路,政府管理部門批準在這裡建立春節街市,人們所需要的年貨都能夠在這裡購買到,就連遠大電器都在這裡租賃了最大的一個位置進行經營。

開業以來,這裡天天爆滿,為了維持秩序,市局專門成立了專班,聯合其他管理部門,抽調組織了上百人的聯合管理執法隊駐紮在這裡。

「聽說這種年貨街每個縣城都有,一些大的鎮也有,好像是一個老板。」林書婷說。

姚遠點頭,道,「這個老板很有經商頭腦。」

這種年貨街的形式起碼超前了十五年,姚遠的確很佩服想出這種經營方式的人。這種方式比此時流行的外貿轉內銷展會之類的形式要先進得多,姚遠看得出來,年貨街是有統一管理的。

姚遠笑著說道,「昨天我不是回糖廠了嗎,碰上以前小學的班主任了,她老人家現在一個月工資一千三百多塊錢,比縣裡的老師要高得多,我碰到她的時候,她正好買了一台三十一寸的彩電回來,那個高興勁別提了。」

林書婷眨了眨眼,說,「比我們學校領導的工資都要高。」

西工大的領導沒有幾個工資超過一千塊的,要是三年前,有個五六百塊就很不錯了。

她說,「前段時間經濟學院對南港地區的居民收入情況做過一個調研,你可能都猜不到結果。」

「哦?說來聽聽。」姚遠來了興趣。

林書婷說,「南港地區收入最高的群體是工人,然後是農民,緊接著是教師,排在末尾的你猜是哪個群體?」

她眨著眼睛看姚遠。

姚遠想了想,道,「唔,我猜應該是公務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沉醉於你眼中 且聽無常說 韓立道友,請留步 從亮劍開始的尖兵指揮官 嫁給侯府嫡子 復婚日記 小季風 天與暴君想要有個家 德雲:我,霄字科第一人! 被渣後我嫁給了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