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章節(1 / 2)

加入書籤

頓悟,亦有許多種。

列如禪宗講究「頓悟」,盡管很多祖師並不承認「頓悟」這種說法,但「頓悟」這一概念卻廣為流傳,六祖慧能聞《金剛經》而悟道就是最好的證明。

那麼,所謂的「頓悟」是什麼呢?換句話說,「頓悟」的人悟到了什麼?真知道的人並不多。

禪宗在中國向來有著研究生命之學的稱號,因此,所謂的學禪其實就是為了探索生命的真相,也就是說所謂的「頓悟」,所悟的就是生命的真相和本來,這就是「頓悟」的本質。

在華夏的禪宗之中,悟雖有深淺,但其本質和目的卻是一樣的,那就是生命的覺醒。

這個覺醒其實是顛覆你我世俗之人的想象與見識,比如我們所認為的真,其覺悟的人那卻是假、是虛幻,也就是說我們這些沒有覺悟的人往往把「無常」當作永恆,把虛亡當成真實,雖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標準,但那是自我意識,而不是真相,也就是說用自我意識的標準來衡量所感知的一切,在佛教看來卻是顛倒的,也是苦的,隻有覺悟之後,生命才會真正覺醒,換句話說,隻有覺悟之後,你才是你,才是你真正的自己。

所謂生命的覺醒,在道家那裡被稱為「大清明」,在儒家那裡,就是《易辭》上所說「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因此,道家、儒家修到一定的層次,也是覺悟,隻是叫法不同而已,原理還是一樣的。

但如果你認為一旦「頓悟」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那就錯了,因為「頓悟「產不是成佛,也就是說,悟了以後,還得繼續修行,換句話說,「頓悟」隻是入門,並非究竟,更談不上大徹大悟。

所謂的悟,在佛教之中,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理悟,從道理入,研究道理、理論,也可以覺悟。另一種是證悟,強調的是實修、實證,所體現出來的是正受。

所說的理悟其實指的是正見,正確的見解。佛教之中,所說的正知正見(正確的見解)層次其實很多,如因果不爽、菩薩畏因,是正見的一個層麵,常說的「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也隻是正見的一個層麵。而真正的正見,其本質就是見性,見性方可成佛,因此,可以說正見的最高層麵是見性,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是證悟,所謂的證悟,所體現其實就是正受。所謂的正受就是正覺,即正確的感受,真正的受用。但有的人證到的這個層麵,隻想著自己,而忘記了眾生,那麼,他的境界也隻能是大羅漢的果位。但無論如何,正見在佛教來講,是非常可貴的。

六祖慧能就是一個例子,他聽聞《金剛經》,頓有所悟,而且反省得很徹底,這個情況就是正受,但其他人卻不一樣,因為不自覺,所以往往當麵錯過(如我們這些沒能頓悟的人),因此,得正見也是非常並不容易的。就普通根器的眾生來說,常常打成兩橛,有的先有正見然後有正受,有的先有正受,然後才得正見。真正有上根大器的人,他一悟之下,就是正見、正受,對於他們來說,正見、正受都具足無缺。

但在現實當中,能夠「頓悟」的人還是非常少的,雖然《指月錄》上的記載說,有人「大悟三次,小悟數十次」,但其實那不是悟,最多隻能算是會心,有所領會而已。因為真正的覺悟的人是可以斷惑的,得正見就可斷惑,就是智者,而智者不惑,他已經不再惶惑,換句話說,他看到的就是真相,生命的真相。

……

所謂道不遠人、大道至簡,作為華夏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釋道,其實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對此蒙牛的牛根生說得有趣,他說: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開」;儒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這三句話、九個字。

華夏歷史上還曾有過其他一些「人生境界」說,其中三個最著名的,正好可以與儒釋道這三大最高境界對照參悟。

跟儒家學拿得起

儒家是追求入世、講究做事的,要求奮發進取、勇於擔當、意誌堅定。概括為三個字,就是「拿得起」。

什麼是「拿得起」?

且看這個「儒」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需」,合起來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種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滿足這些需要就需要去獲取。去拿,並且拿到了、拿對了,就是拿得起。

怎樣才能拿得起?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曾提出,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須經過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體現的正是儒家精神,所以正是路徑所在。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登上高樓,遠眺天際,正是躊躇滿誌,誌存高遠,高瞻遠矚,一腔抱負。人生,誌向決定方向,格局決定高度;小溪隻能入湖,大河則能入海。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誌向;成事,要先拓月匈中格局。

第二重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業,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經受越大的磨難和困苦。這個世間,從來都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第三重境界是「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說的是歷經磨難而逐漸成熟、成長,最終豁然貫通、水到渠成。這其中蘊含一個重要道理,就是蘇東坡所說的「厚積而薄發」。隻有厚積才能薄發,人要做的,就是不斷厚積,等待薄發。

這就是拿得起的完整路徑,也是事業成功的完整過程。

然後就是跟佛家學放得下

佛家是追求出世、講究清淨的,要求能看到《金剛經》所言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做到《心經》所言的「照見五蘊皆空」。概括為三個字,就是「放得下」。

什麼是「放得下」?

且看這個「佛」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來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無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擺脫私心的困縛;人不就是懂得拒絕,也就是放下**,超脫對外物的追逐。這兩點能做到,就是放得下。

如何才能放得下?唐代禪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參禪的三境界,那正是路徑所在。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之最初,比如年少之時,心思是簡單的,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別人說什麼就相信什麼。

這樣看待世界當然是簡單而粗糙的,所看到的往往隻是表麵。但同時,正是因為簡單而不放在心上,於是不受其困擾,這就是放下的心境。

隻是還太脆弱,容易被現實擊碎。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隨著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就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

這時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懷疑的,警惕的,復雜的。於是人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容易變得爭強好勝、與人比較、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滿足的一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以末日之名 錢小多的王霸之道 我在江湖當大俠 新世界劄記 哈利波特之聖杯係統 超術神之無限副本 我的女巫妹妹們 我在動漫裡撿屍體 鬥羅之金鱷 巫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