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唐家窩鋪(1 / 2)

加入書籤

引子鬆花江的故事

人們常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實鬆花江水才無愧於是從天上來的呢。鬆花江是滿語「鬆阿裡烏拉」的轉譯,就是「天河」的意思。把鬆花江比作從九天落到地上的天河,概括了它的寬廣綿長、富饒美麗和神奇風光,其蘊意深遠、引人遐想。

鬆花江是黑龍江最大的支流。全長1900公裡,流域麵積5456萬平方公裡,超過珠江流域麵積,占東北三省總麵積6932%。逕流總量759億立方米,超過了黃河的逕流總量。鬆花江流域範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總計十億立方米,是中國麵積最大的森林區。礦產蘊藏量亦極豐富,除主要的煤外,還有金、銅、鐵等。

人人都知道,鬆樹隻結鬆塔,隻長鬆籽,不開花。那麼,鬆花江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

聽放山伐木的老年人說,早些時候,鬆樹也開花,後來,讓人給借走了。

很久以前,黑龍江地區,依山傍水,樹木茂盛,人煙稀少。那時的興安嶺和長白山都是連著的,縱橫交錯的江河湖泊直通大海。到處是波浪滔天的景象。在這一片汪洋大水當中,有個生滿蓮花的大湖,叫蓮花湖。不論冬夏,湖麵上總是鋪滿荷花葉子,粉蓮、白蓮、馬蹄蓮,奼紫嫣紅,一年四季常開不謝。荷葉底下,成群成群的魚和蛤蜊自由遊動,每個蛤蜊殼裡,全含著一顆溜光鋥亮的夜明珠。星光燦爛的夜晚,天上地下,瑞氣千條,霞光萬道,整個大湖,簡直跟「聚寶盆」一樣。

可就在這塊風水寶地,不知何時,闖進一條白翅白鱗的惡龍,它的外號叫「小白龍」。起初它在湖底藏著,不聲不響。後來,越來越放肆,動不動就翻江倒海,把碧碧澄澄的一湖清水攪個底朝天,最後,荷花謝了,魚沒了,蛤蜊也閉了嘴,夜明珠也不再閃光發亮了。一湖清水瞬時變成臭哄哄的死水了。

有時,小白龍一「炸翅」,立時洪水翻滾,天昏地暗,方圓幾百裡的地方都受到牽連,總也得不到消停。小白龍為非作歹的事,惹怒了東海的老龍王,就派黑翅黑鱗的大黑龍去降服小白龍。

第一次,大黑龍輕視了小白龍。它一路呼風喚雨,來勢洶洶。半路上,還故意抖動拿來捆小白龍的鎖鏈兒,這一抖頓時電閃雷鳴。小白龍知道來了敵人,就趕緊吃飽喝足,躲在暗處。大黑龍膽壯心粗,在蓮花湖上,鬧騰了半天就是不見小白龍的蹤跡。等大黑龍身困體乏,那小白龍猛得躥上來,輕鬆地把大黑龍打退到三江口。

第二次,大黑龍就順江底走了。可無論它遊到哪裡都把水染的漆黑,還是被小白龍得知了消息,這次又是大敗而歸。大黑龍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它必須隱藏好自己才能勝利。

第二年夏天,地麵上布滿了鬆樹花,潔白一片。有的花,落在水麵上,把江河湖泊都蓋住了。大黑龍從中受到啟發,於是它去借鬆樹花,來到長白山和興安嶺,使出渾身解數,把鬆樹花打落在地,龍卷風一掃,鬆樹花灑滿大江,水立刻變白了。大黑龍養精蓄銳,偷偷來到蓮花湖,戰了三天三夜降服了小白龍。

可惜,小白龍沒鎖牢,從東海口拐彎朝南,逃到了如今的興凱湖,大黑龍把所有的江河變成三條大江,就是今天的黑龍江、烏蘇裡江和鬆花江。那座蓮花湖,後來水越來越少,成了半月形的五大連池。大興安嶺和長白山也分開了,南邊一座,北邊一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神道丹帝 超級融合程序 易修之路 劍起風雲 神豪寧敗家 軍工科技 明日方舟也太真實了吧 未竟之誌 我在火影畫漫畫 大唐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