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藩鎮(2 / 2)

加入書籤

烈皇殉國後,大明有福王在南京建號,也有潞王在杭州短暫監國,可這兩位,行事上基本上不出框架,雖然一逃一降,可終究是正常帝王行事。

但這一位可就完全不同了。

從他在台州斬北使舉兵以來,就沒在哪裡安穩呆過幾天,一直都在奔走之中,在他的中興大旗下,越來越多的人匯聚加入,文臣武將舊閣臣,還有士紳農民,但沒有誰能夠讓監國停下來。

可他們又不得不承認的是,監國這馬不停蹄的行動,確實如滾雪球一樣,讓監國朝廷在不斷的擴大地盤和實力,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加。

明明是監國,卻非要一直在外奔走。

明明是監國,卻非要親領軍隊。

這些作派,與那幾位格格不入。

崇禎就算勤政,可也沒離開北京城,更別說親領兵馬打仗。

現在看這新加封的頭銜,但是十足的武宗作派。

武宗行事,其實大明朝後來人對他是毀譽參半,甚至批評多過贊揚的。但他們也得佩服,這位皇帝對權力把控的很好。

大明朝老朱家的這些皇帝,基本上玩弄權術都有一套,十分有本事,哪怕是曾經在土木堡一役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鎮,那也不是什麼蠢人,經歷戰敗被俘,塞外軟禁,回京囚禁後,仍然能夠奪門復位。

「我總感覺殿下似要在這浙西江南搞試驗,還要在此練兵習戰,這個江南提督、旗手總兵、鎮國將軍的名號,更方便他行事。」

「沈公覺得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沈宸荃咬咬牙,「國勢如此,也許使勁折騰一番,還真能尋找到一些生機也說不定,總比坐以待斃強吧?」

大明朝從上到下都已經爛透了,就算遼東關外的韃子不打進來,其實大明也肯定撐不下去的。

現在就算打著驅除韃虜復興大明的旗號,可那些困擾著大明的老問題不解決,是沒有未來的。

台州的行在也好,紹興的督府也罷,現在不過是在縫縫補補的維持局麵苦撐著罷了,他們現在連基本的糧餉財政問題都解決不了,還又談何其它?

監國一意不肯留在後方,非要領兵在前線,沈宸荃這個一直跟在身邊的人,倒是扌莫到了一點監國的心思,就是前方更適合折騰,畢竟算是敵占區是戰區,在不改變士紳優免錢糧的舊例下,可方便的免除百姓稅賦,然後轉頭再設厘金局勸捐,實際上就是對各行各業征稅,這是重定稅製,但表麵上沒直接廢除舊稅法,也依然保持了官僚士紳階層的優免特權。

這是一種很矛盾的作法,但監國打著救國恢復的旗號,那些士紳官僚們也無法反駁。而這種帶有臨時性質的厘金局,又不免讓士紳官僚階層認為,祖製沒變,特權未改,等將來依然還能恢復正常。

厘金局是監國對稅賦財政的一個重要調整,而監國親自在前線,還非要兼總兵甚至如今兼提督,則明顯是要對軍隊下手。

從台州到寧波,寧波到嘉興,一路上招兵買馬,整編部伍,勇衛營、旗手營、神機營,再到世忠營等,先後編起十幾個營頭,從軍官將領任命,再到軍餉營製,跟原來的基本相差巨大,這些都是直接由監國定策的,實際上行在組建的內閣、司禮監、六部等,根本就沒能發揮他們真正的職權,在這件事情上他們甚至都沒能參與進來。

這是當初弘光帝絕不曾做到過的。

沈宸荃也為自己的結論有幾分想笑的感覺,覺得十分荒唐。

明明已經是得到浙東文武士紳擁立的監國,可現在卻要做一個藩鎮?

但事實卻又似乎正是如此。

但沈宸荃也看出來了,這位監國殿下,似乎要走一條跟福王、潞王完全不同的監國之路,甚至也要走一條跟烈皇崇禎不同的路,這條路的前方如何,沈宸荃也不知道。

但回顧這一路來,短短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已經取得了這麼多的勝利,打開了這麼好的局麵,他又不由的興奮起來。

「跟著監國殿下一路走來,我們贏了一場又一場,雖然都隻是些小勝,但我們卻一直在贏,對嗎?」

虞大復點頭,「是啊,我們一直在贏。」

「那就夠了。」沈宸荃望著麵前的安民告示上那一長串頭銜,突然覺得這樣似乎也不錯。

木子藍色說

感謝海上騎手、玄天赤帝、篝火販子、書友20181107124212127等諸位的打賞支持,謝謝大家的月票、推薦票!

為方便大家閱讀,本書開書以來都沒有刻意的切割章節,基本上都是三四千字的大章,這也導致更新的有些過快了,新書期過早結束了。不過不管如何,木子還是會努力的去寫,大家的意見呢也都有看,有時沒法一一回復,但會認真考慮的,該改的也會改的,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小青梅她有點難追 頂級氣運,隊友焰靈姬,扮演無情 無限:你猜我召喚了什麼? 這個火影世界畫風不對 龍珠:開局係統跑路了 聯盟:求求你別折磨人了 薪火遊戲 我為審判神,審判鬥羅十大惡人 我真不是什麼大腿啊 超現實遊戲:我是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