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解決(1 / 2)

加入書籤

前漢建國以後,始終以強硬手段對待地方豪族。在地方二千石任用上,多用手段非同尋常的酷吏如郅都、義縱、寧成等人,在轄區範圍內嚴酷打擊豪強;在中樞政令上,推行鹽鐵官營,排斥富商大賈,又鼓勵民間對富商大賈告密,後者被罰沒的家財由朝廷和告密者共分。

後來發現即便如此都遏製不住地方豪強崛起,於是武帝一聲令下,將天下豪強、俠客貲三百萬以上者悉數遷徙到茂陵,以內實京師,外銷奸猾。

如此手段施展出來,天下豪強不誅而害除,似乎要被斬草除根了?

並沒有。

僅僅兩年之後,武帝向天下各州派遣刺史,以六條問事,頭一條,便是問強宗豪右,田宅逾製,以強淩弱,以眾暴寡。而各地百姓寧負二千石,勿負豪大家。

豪強的勢力不僅恢復,而且情況比原先更加嚴重。

到新莽、光武前後,豪強們輕易就能聚集數以千計的部曲,或築塢自保,割據一方,或起兵造反,逐鹿天下。光武帝依靠豪強的力量奪取天下,於是即位以後,雖然也曾嚴厲打擊地方豪強,卻又不得不放任功臣世家上侵朝廷權柄,下欺百姓良善。

待到桓靈之時,地方長吏有時候都成了傀儡。郡縣基層皆被豪強大宗所把持,朝廷縱有恩惠,也無以下達地方,自身卻遭億兆苦難黎民的怒火所集,於是黃巾亂起,天下分崩。

而星羅棋布的豪強,始終盤踞地方,甚至藉著亂世進一步地充實了自身的力量。

可以說兩漢的歷史,便是中樞朝廷與地方豪強鬥爭的歷史。而每一次鬥爭,朝廷都以失敗而告終。

如今章武皇帝於廢墟之上繼承國統,旋軫舊京。在崛起的過程中,政權依然在與地方上的無數豪強世族作鬥爭。當年龐統為軍師中郎將,甚至想過找機會斬草除根,一了百了。

這是必然之理。

若不能解決這個導致前漢、後漢統治動搖乃至傾覆的重大難題,哪怕再建一個漢室,也不過是重復前代的路。甚至可以說,是重復前代走過的錯路、絕路。

那麼,解決的方法是什麼?

真靠著皇帝和他麾下的將士,拿著刀排頭砍去?

嘗試這麼做的,是黃巾軍。黃巾軍早就被天下豪強群起攻之,百數十萬的太平道信眾,都已經曝屍荒野了。

豪強大族數百年來,早已壟斷各地的政治、經濟乃至文化、輿論,其力量根深蒂固,根本不可撼動。想要建立可靠的政權,就隻能與豪強大族協作。朝廷所能做的,是在協作的過程中,拉攏、犒賞其中的服從者,打擊、摧毀其中的不服從者。在總體上限製豪強大族,又要在個體上給予豪強大族足夠的利益。

某種程度上,廬江雷氏及其家主雷遠,便是其中的正麵典範。

但這樣下去,待到數十年後,天下局勢底定,朝廷便拿不出利益來分潤;而豪強們欲壑難填,依然會站到朝廷的對立麵。

朝廷需要的,是一個更和緩,而又更徹底的解決方案。

便是江東人敏銳看清的這一條:

朝廷推動並鼓勵世族豪強向邊疆,向域外開拓;朝廷樂見他們在此過程中攫取利益。

荊州人交州人向南海、益州人深入南中,涼州人向西域,都是大大的好事。這些地方,都是曾經被漢家朝廷掌控,如今又失控的土地。

一切有雄心壯誌的人,或者想要繼續橫行鄉裡的豪強,都應當高興地到那裡去。那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完整的方案,目前尚處於隱晦的默契階段,最初始於雷遠與諸葛亮的深談。但與之配套的諸多政令,卻並不隱秘,自始至終,一切都光明正大地做給所有人看。

廬江雷氏自從去了交州,宗族的力量隻有愈來愈興盛,而其族長雷遠的官運亨通異常,已是朝中屈指可數的重臣;

建寧郡的李氏宗族如今儼然成了南中漢蠻各部的代表,其首領李恢從益州功曹一路做到庲降都督、安遠將軍;

至於涼州那邊,漢陽薑氏的未來,誰能算得清楚?他們族中那個小夥子薑維一旦從西域歸來,前程根本不可限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天行有數 心理真相 美漫殺手日常 都市之巔峰至尊 不滅道心 重生之都市魔尊 女總裁的透視狂醫 沒錢上大學的我隻能去屠龍了 重生之製霸都市 我有一個劍仙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