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半刻(上)(1 / 2)

加入書籤

自古以來能夠以弱勝強的用兵大家,沒有專門依靠詭計而能成事的。田單在即墨、光武在昆陽、乃至曹公在官渡、周郎在赤壁,其勝利的前提,都是自身少而精銳的兵力。

首先敢於以薄弱兵力與敵對抗,與敵糾纏,在此基礎上穩紮穩打,不為一時局勢動搖,始終保持著耐力和耐心,待到戰機來臨,則要驟然行動,發出雷霆一擊。

孫子曰: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過去的半個多時辰裡,曹軍連續動用了五撥騎隊,將奔行的路線畢竟到距離羽林營橫陣不足七十步的距離,這當然是有意的試探。而對於漢軍而言,既然己方卓有餘裕,送到嘴邊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呢?

就在敵騎再一次掠過陣前的瞬間,鼓點聲驟然再度加速,原本被高舉如鋼鐵長牆的盾牌忽然分開。

薑維張弓搭箭,猛然挺身,大喝道:「去!」

伴隨著喝聲,一道銀光抖手飛出。

曹軍騎隊的將領正猛沖到薑維的正前方,雖然身前身後都是自己的士兵,卻隻能充當一隻孤零零的活靶。箭矢瞬間越過人群,正中他的脖子。

薑維在西域時,曾與群狼搏鬥,所以現在養成了習慣,愛用特選的強弓和箭身加重加長、箭頭也寬大厚重的獵獸大箭。而敵騎因為是輕騎,騎士們多披皮甲,沒有帶頓項的。於是薑維這一箭如同銳利無比的鏟子那樣,瞬間切碎了脖子一側的肌肉和血管,又猛地鑿進頸骨,後繼的沖力使箭矢偏轉,帶動鋒刃又切斷了脖頸前側的氣管和筋腱。

那敵將身體不動,雙手還操縱著韁繩,整個頭顱卻向後方翻折下去,軀體內的血液像是噴泉那樣從脖頸處向天噴灑,瞬間形成了漫天血雨。

血雨未落,箭雨就到。

以薑維這一箭為號令,半蹲在地為連弩上弦的弩手們轟然起身,向前方的敵騎猛烈射擊。

按照羽林監的兵種配備,每一個都伯下屬二十五人,得結成一個具體而微的五五方陣,方陣外側的刀盾手、槍矛手十六人,而內側被掩護的弓弩手有九人。也就是說,薑維一次射擊,大約能動用所有兵力的四成以上,大約一千一百名弩手。

這些弩手們使用的,還都是十矢連發的連弩!

距離連弩首次上陣,已經過去七八年了。在這七八年裡,漢軍所使用的連弩迭代了四個型號,弩身上使用的金屬部件愈來愈多,而弩矢的威力、弩弓的可靠性則不斷提升。

此時千弩齊發,瞬息間萬箭飛射。弓弦一次次迸彈的聲音,匯成了攝人心魄的連綿悶響,而漫天的弩箭飛舞,發出陣陣厲嘯。

曹軍騎兵們早就聽說漢軍弓弩之利,事前也盡量作了準備,比如許多人都在臂膀上套了小型的圓盾也供遮擋。可是這種超越正常人想象的密集箭矢,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抗衡。如果裝備上頭沒有飛躍的發展,哪怕再遇見十次,一百次,也隻能瞠目結舌。

剎那間,密集如雨的箭矢落下,輕輕鬆鬆地穿過不著甲具的軀體,帶出一蓬又一蓬揮灑的血霧。受傷的騎兵怒吼著,想要堅持作戰,但中箭的戰馬瘋狂地蹦跳嘶鳴,將騎兵們前沖的勢頭完全打亂。

也有些弓騎自度必死,乾脆勒停戰馬,奮力開弓還射。可騎射的威力主要體現在遠程打擊與戰馬的機動性結合,單以殺傷力而論,本來就不算出色,何況勒停戰馬之後,自己從移動靶變成了固定靶?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天行有數 心理真相 美漫殺手日常 都市之巔峰至尊 不滅道心 重生之都市魔尊 女總裁的透視狂醫 沒錢上大學的我隻能去屠龍了 重生之製霸都市 我有一個劍仙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