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決定(2 / 2)

加入書籤

來此之前,他曾主公和軍師反復確認淮南豪族中重要的領袖人物。這其中,包括了雷緒、陳蘭、梅乾、辛彬等,也包括雷脩這樣年輕的首領,連鄧銅、丁立、賀鬆等有實力的部曲將都提起了。卻唯獨沒有注意到眼前這位雷遠雷續之。現在看來,主公和軍師,恐怕都失算了。

此番趕到擂鼓尖救援,趙雲本就存了結好淮南豪族有力人物的意思,甚至做好了支持其中一人或數人的準備。沒想到,梅乾、雷脩、丁立都已經死了,而包括鄧銅、賀鬆在內的這批淮南精銳,已經完全服膺於雷家小郎君的指揮。

趙雲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但是身為戎馬半生之將,他看得出來:這種服膺是真摯的,毫不摻假的;這種服膺,一定是能夠帶領所有人攫取勝利的將領才能獲得。

這位雷家小郎君以臨時糾合的部眾抗擊張遼數日,並能得到將士們的如此擁戴,可不是尋常之人。而他此時此刻這個大禮,「代」了千餘將士,還要「代」天柱山中的數萬百姓嗎?

看來雷緒確實病重,而雷脩也真的死了,故而,雷家小郎君的心意不問可知。

趙雲能夠感覺到,眼前這位小郎君對自己懷著一種特殊的親切感,甚至……甚至有些像是普通人對傳說中英雄人物的崇敬。但是,能夠在如此困難局麵下糾合人心,以圖未來,他又絕不會輕易受人左右,他必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有強烈的取舍判斷,哪怕力量是如此微弱,也並不掩飾自己的目標。

趙雲眼神炯炯地注視著雷遠,半晌之後才懇切地道:「廝殺搏鬥這些,乃是我的份內事,小郎君和各位不必這樣客氣,更無須感謝我的恩德。我奉玄德公之命前來相助,如果一定要感謝的話……今後,小郎君不妨當麵向玄德公致謝?」

雷遠明白了趙雲的意思。

他微微沉吟。

自赤壁之戰以後,豪傑並起、各據州郡混戰的局麵就已經走到了盡頭。不少有識之士都看出,真正能夠左右天下局勢的英雄,唯有曹公、吳侯和劉豫州三人而已。而雷遠比這些有識之士更多了一重優勢:他人窮盡可能推測判斷的結果,對雷遠來說,卻是記錄在青史之上的、不可動搖的史實。

所以雷遠很早就清楚,真正的強權即將崛起,這天下再沒有供人首鼠兩端、依違取利的空間了。淮南豪右們無法無天的自在日子已經走到了盡頭,無論廬江雷氏宗族還是自己,都需要擇主而從,融入某個體係之中。

問題是,擇哪一位而從?三位英雄當中,唯獨曹操不用考慮了。雷氏宗族已經站在了曹操的對立麵,而雷遠也不想和殺人狂為伍。那麼吳侯和劉豫州之間,又該如何評判其高下之分?

雷遠本來覺得,這不是可以立即決定的。

雷脩戰死以後,雷遠在最短時間內掌控了淮南豪右們拚湊出的斷後隊伍;此刻張遼撤退,雷遠有意憑借這支武力掌控廬江雷氏,進而取得在淮南豪右聯盟中的主導權。既然如此,戰友們的利益,雷氏宗族的利益、數萬依附百姓的利益,甚至他們今後數十年的未來,都會與雷遠的決定息息相關。這其中有太多的現實因素,需要雷遠綜合考慮,不宜輕率。

但是,劉豫州既然派遣精銳直抵這深山之中,他的招攬之意也就再明顯不過。劉豫州的地盤在荊南四郡和江夏郡的夏口,距離灊山遠隔數百裡,能夠間隔如此遙遠的距離投入力量,他的決心和誠意,在其中展露無疑。

換一個角度考慮:這不僅需要對淮南戰局變化的準確把握,落到具體的執行層麵,又需要對主君絕對信賴的、真正的雄兵猛將。

與之相比,吳侯動用兵力輒以萬計,卻不能實際為淮南群豪抵禦一兵一卒;輒以刺史、將軍封官許願,卻實實在在地讓淮南數萬民眾都成了喪家之犬。唯一的優勢大概就隻有部曲家族世襲的兵製了,但雷遠並不在乎這個,他重視宗族的力量,卻不會讓自己被宗族所囿。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在戰場上實打實的救命恩情,還有近在眼前的合作可能……難道不比吳侯那些口頭許諾要靠譜?

雷遠笑了起來,一旦下定了決心,他隻覺得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

「想到自己或有機會見到劉豫州這樣的英雄,一時間竟然驚喜得呆了,將軍莫要怪我失態。」他誠懇地道:「劉豫州帝室貴胄,仁義廣布於四海,雷遠早就久仰高名。隻恨山水相隔,身份又有雲泥之別,無緣拜見。如果將軍不嫌麻煩,我願隨將軍一同啟程,向劉豫州當麵致謝。」

頓了頓,他再次向趙雲拱手:「另外……雷遠雖然年少無知、才具庸碌,卻也常思報效國家。此時此刻,如果能有什麼為劉豫州效勞的地方,請將軍盡管言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天行有數 心理真相 美漫殺手日常 都市之巔峰至尊 不滅道心 重生之都市魔尊 女總裁的透視狂醫 沒錢上大學的我隻能去屠龍了 重生之製霸都市 我有一個劍仙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