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乳虎嘯穀】第1章 取而代之(1 / 2)

加入書籤

黔滇桂三省交界的山中,這裡是黔省興義府。

在過去的嘉慶二年初,南籠縣爆發了以王囊仙、韋朝元為首的農民起義。

起義軍聲勢浩大,較短時間內就占領了黔省西南的大部分地區,但失敗得也很迅速,不到一年,就被清軍殘酷鎮壓,領導起義的領袖們全部慘死。

在這裡,昔年日暮西山的南明永歷政權苟延殘喘四年,所以山中散居著不少前朝後裔,也是少數民族眾多的混居地,甚至還有明十八先生墓地。

······

某個小鎮的山溝溝裡,韋珣看著青山綠水,不由陶醉起來。

今天是來到這個時代三天,短短三天,韋珣從從開始的茫然惶恐,再到現在可以靜下心來思索以後是做個地主的傻兒子還是做一番大事業。

並不是韋珣自己心大,而是當得知離甲午還有六年,半個世紀的亂世的屈辱即將被強加給這片土地上可愛的人民。

還有難看的馬褂,惡心的鼠尾辮子,腐朽的滿清政權。

這一切都讓他有一種使命感,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強國夢大國夢以及中華民族五千年輝煌歷史施加的使命感!

既然來到這個時代,韋珣想通了之後就打算為這個時代這個民族做點什麼,不管結果如何,無愧祖宗,無愧身體裡流淌的炎黃血脈。

入仕?且不說功名八股之難,就說以這小地主階級的韋氏自清初至今沒出過什麼府縣級別的主官,就是讓韋珣花上五六年苦讀做個小官也沒那想法。

經商?沒背景沒人脈沒關係,怕是富起來了要被當年豬殺,他可是知道廣州十三行這些年來被清廷「要求捐獻」了巨額的銀兩。

從軍,去當大頭兵被作為炮灰,無法左右自己生死,怎麼可能?

韋珣是一個資深的軍迷,閒暇時也寫寫清末民國時期的穿越小說。

對於一覺醒來就發現已經穿越這種事情,談不上驚訝,畢竟他也中二的幻想過自己如果穿越到這個年代又該做點什麼。

比起那些穿越後窮苦潦倒或者成為王孫貴胄的主角們,韋珣對現在的身份還算滿意。

雖然隻是在南籠縣下麵一個小鎮裡隻算得上是普通的的小地主家庭,但家庭條件也好歹算是鎮裡拔尖的一撥了。

對於穿越後已經立誌要盪滌腥膻的韋珣來說,韋氏這樣規模不大的小家族尤其適合,完全不用擔心未來親族勢力擴大。

韋氏在鎮裡另外一處也有一支,兩支加起來也有十七八戶;要是再算遠一點,那就更多了,興義府遵義府甚至渝府南川那邊都有同宗,更遠的甚至在鄂省麻城也有同一個堂號的宗族遠親。

家族背景也不簡單,這一支韋氏始祖乃是宋朝理宗時期的徐州軍節度使、鬆國鄉侯「韋大朗」將軍。

自從元朝入主後,韋氏便因為統治者是蒙古人,無法接受為異族,隻能就此沉寂了下來。

明時雖有復振,出過兩個府道一級的人物,但也因為長期不在官場,脫離了政治,沒有人脈支持情況下隻能算是有點起色。

到了如今的清朝,更是從昔日漢唐宋三朝的經書傳家的望族大姓淪落為這山溝溝裡的耕讀之家。

不過好歹也是祖上闊氣過的,唐朝時期家族鼎盛,出過宰輔皇後。雖然現在落魄了些,但是家族中的子弟還是能得到昆父兄弟的啟蒙授學,再大點還會教授一下四書五經。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還是韋氏因為始祖的原因對於異族統治很是抗拒,這也是元朝不仕異族,致使家族衰敗的原因。加上山高皇帝遠的,民風彪悍,要想鼓動一些人手造反並不算難事。

尤其是在這個皇權不下鄉的年代,宗族勢力在地方上的影響力極大。

可惜韋珣如今也才十一歲多點,造反這樣的事情隻能腦袋裡想想,他在家裡是文字輩的,不過平時都稱單名「珣」作為名字。

「韋珣!韋珣!」韋珣正躺在外麵看藍天白雲浮想聯翩呢,就被兩聲大喊敬回了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冬暖時 我的師姐是神醫 開局變終結者 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 快穿之宿主又放飛自我 醫門聖手 槓精的起點頻夫郎(女尊) 隻想溺愛你 滿級綠茶攻略巨佬們[戀綜] 在生存直播當錦鯉[星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