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八十二(1 / 2)

加入書籤

082

轉天之後,呂家酒肆。

「人呢?」趙維楨踏進門開口。

「回夫人,安排到內間去了,」掌櫃趕忙過來,「我派人去通知一聲?」

趙維楨想了想:「不用,我自己去看看。」

本應該呂不韋來的,但身為相國,呂不韋近日忙得很。

又得忙著準備出使,還要協助嬴政麵見為國喪而來到鹹陽的各國使臣,裡裡外外,事情繁雜。

有事要去見王上,就算要見李斯,也是暫且擱下了。

呂不韋按捺得住,趙維楨可按捺不住。反正他也不在乎,她就先來看看。

趙維楨步入內間,就看到長案之後坐著一名衣衫質樸的青年。

歷史上的一國之相、推動秦國大一統的功臣,以及秦始皇死後偽造詔書扶公子胡亥上位,後遭月要斬的李斯,如今還是名著白衣的平民。

他看起來與趙維楨年紀相仿,穿得質樸,卻還算有氣度。生得不算英俊,但讀過的書為其增添了幾分文士應有的模樣。

趙維楨覺得,若是他換下深衣、剪短頭發,再戴個眼鏡,倒是很有二十一世紀人心中高材生的意思。

二十五六歲,掐指一算也是個博士生了。

此時正待應聘的「博士生」,正對著麵前的食器發愣。

擺在李斯麵前的兩尊食器,一尊內放著個大飽滿的扁食,一尊內則是熱騰騰的麵湯。

鹹陽城近年流行用麵食,充其量也就普及到整個秦國。先秦時代的習俗傳播速度還沒這麼快,對於其餘各國來說,也就是商隊帶給公卿貴族們嘗嘗新鮮,李斯本為寒門,自然是頭一回見。

青年李斯好奇地用筷子碰了碰扁食,而後夾起一顆。

他本就困惑,送到嘴邊輕輕一咬,半個餃子進口,咬到滑嫩的麵皮和豐富的餡料後,頓時麵露驚異之色。

李斯把筷子拿遠了些,仔細觀察起扁食內部的餡料來。

趙維楨上前:「郎君可是覺得飯食不合口?」

平日裡呂不韋換下朝服,依舊堅持衣著節儉。他穿成黔首的模樣,趙維楨自然也不好把昂貴布料和奢華首飾掛在外麵。

她穿得簡單,好似有錢的尋常富人,李斯大抵是把趙維楨當成了酒肆的管事,隻是搖頭。

「並非不合口。」李斯客氣解釋:「隻是這叫扁食的食物,內部包的是韭?」

「是春韭。」

趙維楨解釋道:「郎君來秦剛好是時候,第一批春韭收了起來,新鮮得很呢。」

《詩經·豳風》有雲: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韭菜容易生長,且長勢往往很是旺盛,自古與壯()陽、生()殖聯係在一處,是很吉祥的象征。所以在先秦時代,韭菜與羊羔一樣,是重要到能夠祭祀先祖的食物。

而且,也不耽誤人吃。

「竟是與河蝦抱進麵皮裡。」李斯細品之下,覺得相當神奇:「春韭味辛,河蝦鮮美,理應是毫不搭界的兩種味道,竟是相輔相成。如此吃下去,不覺韭辛,更提升河蝦的鮮味。今日也算是開了眼了。」

趙維楨:「合郎君的胃口就好。」

李斯點頭。

他又給自己乘了一碗麵湯。

春寒料峭,幾口熱騰騰的麵湯入腹,簡直是從口腔一直暖到胃部,徹底驅趕走春日的最後一點涼意。

「據說呂家酒肆的飯食,都是夏陽君想出來的,是麼?」李斯問。

趙維楨還是楞了一愣,才反應過來李斯口中的「夏陽君」指的是自己。

想來約莫是李斯覺得太師不過是個虛名,喊孟隗夫人又顯得不尊重,所以乾脆稱君。

封君之後,以封邑名號作為稱呼倒也無可厚非。隻是秦王政剛賜了封邑沒多久,趙維楨還沒習慣呢。

「確實是。」她肯定道。

李斯捧著湯碗,一聲感嘆。

他又把碗送到嘴邊,不僅感慨道:「來了秦國才知道,這裡的糧食,豐足到可以磨成細粉,把雜質篩掉後吃,可見其產糧之多。糧草如此充盈,怪不得秦國這麼強大。」

說完,他又看向自己的碗:「夏陽君既關注政事,又不落民生,好生厲害。怪不得身為女子,卻得歷代秦王重視。我要是趙王,我現在肯定後悔得不得了。」

趙維楨聞言揚起燦爛笑容:「承蒙郎君高看我。」

李斯:「……」

趙維楨:「郎君吃得還滿意麼?」

片刻的沉默蔓延,而後李斯險些把嘴裡的麵湯吐出來。

他如觸電般放下湯碗,一個鯉魚打挺起身,趕忙向趙維楨行揖禮:「在下失禮,竟是有眼無珠至此,連君上都沒認出來!」

說完他又很是尷尬地以袖掩麵,不太敢再開口了。

趙維楨見青年李斯神情窘迫又手足無措,不禁挑了挑眉。

她是什麼怪物不成?打個照麵反而不好意思起來了,歷史上的李斯好像也不社恐吧,不善言辭、不懂交際的不是他同門師兄弟韓非麼?

趙維楨:「郎君毋須客氣,喊我孟隗即可。」

李斯支支吾吾,含混應了。隻是他的眼睛止不住往長案上的食器瞥。

趙維楨這才反應過來。

春韭味重,李斯這是覺得失禮呢。

「是孟隗疏忽。」她恍然大悟,趕忙喊來掌櫃:「準備粗鹽與芸香來,郎君準備好後,可來後院與我詳談。」

趙維楨先行一步,吩咐酒肆的人準備好長案與蒲團。

李斯漱口歸來,於趙維楨對麵落座。

再見麵時,他已經收斂了剛剛的慌亂,歉意道:「承蒙君上照拂。」

雖說趙維楨讓他喊名字,但李斯還是不敢的。

他不喊,趙維楨也不好多說。隻是突然間自己就成了「君上」,感覺多少有些奇妙,還不適應。

進入正題,她再次端詳了麵前的李斯一番。

《史記·李斯列傳》記載李斯曾經感嘆過:「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意思就是說,一個人賢能與否,就像是這老鼠一樣,全看身處環境。以老鼠自比,足以可見其人不憚外人置喙。

而趙維楨對歷史上的李斯觀感很復雜。

一方麵,他是第一個直接與嬴政挑明可滅六國,並且提出了相應政策的人。可謂是促成大一統的功臣之一。

可另外一方麵,此人陷害同門的韓非在先。之後始皇帝巡遊時於沙丘暴卒,他又恐太子扶蘇與自己理念不同,不得重用,篡改始皇遺詔,改立公子胡亥為皇帝。

總結一句話:是個野心勃勃的攪x棍。

但這個形容並非貶義詞。

在趙維楨看來,他要不是有真才實學,有了不起的能耐,也做不到在秦國攪混水。

放了誰也不能放李斯走!

「別緊張。」

趙維楨寬言道:「孟隗素聞荀卿大名,欽慕已久,聽說鹹陽來了一名荀卿的門生,便心生好奇,先來看一看。」

說完,她又補充:「近日秦國國君新喪,新君年幼,諸多事項,呂不韋他實在是抽不開身,你別在意。」

李斯趕忙搖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死對頭易感期後,以為是我的狗[ABO] 女師尊有什麼壞心眼呢 星河奔我而來 女配被女主洗白的日常 婚後熱戀 想念你那麼久了 八零年代筒子樓日常 匿名情書 我全家都有點怪[星際] 咚咚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