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長大(2 / 2)

加入書籤

我剛滿月,我外婆和我母親商量著給我起了名字「李騰文」,她們希望我長大後擔當起助力中華文化再次騰飛的大任。可是他們都沒有料到我會在二十七年後乾了一件大事,改變了人們的收付款方式。

我父母商量了一下,抱著我到唐山市開平區公安局為我上了戶口。我外婆想不到的是,四年後,他們要接著撫養一個名叫吳小英的小姑娘,而我外婆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陪伴她走完了餘生的正是那個小姑娘。她出生二十五年後嫁給了我。其實這個小姑娘的故事還挺長的,我今後還會經常提到她。所以讓我們先把她放一放吧。

在我半歲後,我外婆利用放暑假,和我母親一起帶著我坐火車到湘潭。見麵後,我母親讓我外公抱抱我。我母親:「爸,我們給孩子起名李騰文,已經在唐山上了戶口了。」我外婆:「老楊當時你不給孩子起名字,看看你現在高興的樣子,這回滿意了吧?」我外公隻是笑得合不攏嘴,在我的小臉上親了又親。他讓秘書給我買了很多奶粉。然後他拿出飯票,交給我外婆,讓她們自己去一樓乾部家屬食堂用餐。我們在湘潭待了半個月,之後返回唐山。

又過了半個月後,我母親先到北京,然後於那年八月十日踏上返五天後,我母親回到公社,直接去找了馬書記。看到我母親站在自己麵前,馬書記高興地站起來問道:「小楊,你回來了,孩子生出來了?看樣子恢復得還不錯嘛。趕緊坐下來喝口水。」我母親告訴馬書記,說道:「馬書記,謝謝您了!孩子是個男音,七斤二兩,孩子先讓我母親幫忙照看了。」端起水杯喝了幾口。馬書記對我母親說:「恭喜你痊愈了,回來了就好,過幾天給你安排工作,路上辛苦了,先好好休息休息。」我母親對馬書記說:「那我先回廣播站了。」馬書記點了點頭:「對,你回去吧。」我母親回到廣播站後,首先感謝小暢。我母親:「我買了很多北京小吃,都是給你帶的,謝謝你替我在廣播站的播音崗位辛苦了這麼久。」小暢笑著搖了搖頭:「就不必謝我了,你產後能恢復得這麼好,已經是對我最大的感謝了。」第二天早上,馬書記把我母親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對我母親說:「小楊,上級將我安排到別的公社了那裡,上個月我已經向縣委組織部提交了推薦信,鄭重推薦你將來接替我的職位,擔任勝利公社黨委書記。希望你好好乾,我可以帶你半年。」我母親:「我能行嗎?那我試試吧。」馬書記:「要的就是你這句話。我下午有個會,跟我一起去參加吧。」縣上的會議結束之前,縣委書記請馬書記發言。馬書記趁機把我母親楊小芳介紹了一下,特別強調我母親「工作能力強,肯學習,善於溝通,是個好苗子,應該重點培養。她剛從北京回來,希望大家先認識一下,一回生,兩回熟嘛。」六個月以後,馬書記召集各個大隊領導開會。會上,南坪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老高宣布:「下星期馬書記要到別的公社開展其他工作了。經過兩年來的重點培養和考察,縣委特此任命楊小芳同誌接替馬書記的職位,擔任勝利公社新任黨委書記,下麵請楊小芳同誌給大家說兩句。」此時會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母親楊小芳站起身先向領導們鞠了一躬,然後對大家說道:「我是楊小芳,首先感謝馬書記及各位對我的大力栽培。謝謝了!」然後幾份人事上的工作安排:「首先王小寧任勝利公社黨委副書記,她原先的職務由李書同的弟弟李雲龍接替。」話音剛落,我父親轉過身去小聲告訴我叔叔:「看見沒這是你嫂子為你安排的工作,你好好工作聽到沒?」於是,我叔叔就向我母親點個頭。然後我母親接著對大家說:「暢潔和胡一調任勝利公社黨委書記辦秘書,胡一職務,由其他知青接替,暢潔原先的勝利公社廣播站的崗位由李書同接替。」我母親楊小芳表示:「我楊小芳一定會向各位老前輩們虛心學習的。」她向各位領導鞠了一躬再次表示感謝!這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我母親走馬上任了。她隻在那裡燒了把兩火,她燒的這兩把火,十幾年後我得知當年事情的真相時,我個人認為這兩把火燒得很及時也很好。當她走上了勝利公社黨委書記崗位的第二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擊貪汙腐敗。勝利公社的個別乾部做得有點過分,他們將收上的糧食做了手腳,聚集的操作方法是:不給知青吃當年的糧食,有些乾部做的也太過分了,發下來糧食都不夠知青們吃。我母親讓知青們把那些貪汙腐敗分子的問題寫成揭發材料交給她,然後把這些揭發材料轉交給縣知青辦。隨後縣知青辦的領導開會研究了這個問題,隨即給縣公安局打電話,命令他們第二天傍晚抓人,不給那些迫害知青的犯罪分子轉移證據的機會。一宿搞定,大快知青心。犯罪分子對貪汙糧食和不給知青們吃新糧的犯罪事實也都供認不諱。這是我母親乾的第一件好事。

兩個月後,我母親聯合南坪縣民政局,隻要年齡符合婚姻法,讓那些未婚而且想結婚的知青領證;另外,領證後凡是願意回家探親的,給十五天假,而且往返路費由楊小芳個人承擔。這個意見一出來,知青們都高興壞了。有兩個知青率先報名領證,就是小暢和小胡。她們與自己的知青對象很快就去縣民政局領了結婚證,然而超乎大家預料,小胡阿姨在一九九七七年我國恢復高考的前夕跟原來的丈夫離婚了。為什麼要離婚呢?我會在第十章《夜大之後》裡詳細介紹關於小胡阿姨跟她丈夫離婚的過程,這裡暫且按下不表。緊隨其後的是我叔和王小寧,也很快領到了他們自己的結婚證。可是意外出現了,沒有幾位知青願意回家探親。因為我母親覺得已經結過婚了,所以她就這麼乾了。這是我母親乾的第二件好事。

在乾完上麵的這兩件大事兒以後,我母親心想:「這下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然而她萬萬沒有想到,這裡很快更改成「鄉」一九七二年十月,由中央下發了文件,文件上說,勝利公社從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七三年一月正式更改成鄉了。同時還規定願意繼續留下來的人可以繼續任,不願意者留下來做,可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原來的戶籍調其他省任用。就這樣我母親楊小芳和我父親一乾人等從南坪縣又全都回到了河北省。但是在回到河北省前夕,我母親算是最忙的了,處理好工作交接後,急急忙忙帶著一幫子人離開了他們工作的地方。離開之前,我母親給我外婆打電話說了這裡的新情況。這一走,他們就再也沒有回來。

我母親楊小芳和我父親李書同帶著那一幫子人,從成都坐火車就來到了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的易州鎮公社,這裡曾經有過黨委書記,自從第一任黨委書記離開後就再也沒有了。直到一九七三年我母親主動向縣委和縣知青辦打了兩份毛遂自薦的報告。這裡已有五年沒有黨委書記了。所以當易縣的縣委領導們看完了我母親毛遂自薦的報告後,很是高興了一陣子,兩個月後縣委任命我母親楊小芳擔任易州鎮公社黨委書記。在當上了易州鎮公社黨委書記的當天,她給我外婆打去電話,將在易州鎮公社這邊地情況告訴了我外婆,然後我母親把電話號碼告訴了我外婆,並且問道:「騰文怎麼樣了?」我外婆並以一種開玩笑口口勿告訴了她的女兒:「你還不放心嗎?」「放心,怎麼會不放心呢。」我外婆又說:「好了,你在易州鎮公社的電話號碼我已經記下來了。還有什麼指示,新上任的黨委書記?」我母親笑著說:「嘿嘿,媽,你這是拿自己的女兒開涮呢。暫時沒別的事了,下次再聊。」

在成為易州鎮公社黨委書記兩周後,我母親楊小芳聽當地知青反映說易水河上有一座木質橋年久失修,已經對過往行人和車輛構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她決定到橋上看看。當天下午,我母親領著下屬去了那座木橋,發現人家反映的情況屬實,隨即將此隱患向縣委縣政府遞交了專題報告。兩個月後,縣委縣政府的批復、省路橋設計院的橋梁設計施工圖紙,連同省政府的橋梁建設專用經費批文都下來了,總計28,100元,要求一年內完工。經過一個月的準備,就開始施工了。此時是一九七三年二月。

隻要有點問題我母親楊小芳和跑到工地親自查看,乾活還是要靠知青們,離原先木橋五十米,雖然有點辛苦,但她明白這是為了大家,這時還有我父親,他總會在我母親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和其他知青一起默默地做好後勤工作。這座鋼筋混凝土十米寬六十米長,這座新橋是由易河公社全體知青建的,所以將這座橋命名為「知青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上級領導的指導下,經過十一個月大乾苦乾,這座知青橋順利通過項目驗收後,於一九七四年的三月八日終於建成通車。這座橋的最大設計承重能力為三十噸。這是我母親在這裡乾的第一件好事。

在我母親那裡知青橋建成同一年七月我外婆隻能利用放暑假期間又帶著我去湘潭住了二十天。這是我和我外婆第二次坐火車去往湘潭,那個時候我已經兩歲半了。一下火車,我就撲到我外公的懷裡,大聲的叫爺爺。我外公喜出望外,讓我再叫一聲爺爺,我就又叫了一聲爺爺。笑得我外公合不攏嘴。然後我外公領著我去買玩具,我就看上了好幾個玩具,我外公樂意地給我買玩具。可是令人吃驚的事情發生了,我外公買玩具後付錢時總會多給1毛錢,他知道那些賣玩具的人也有在家吃奶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

回到我外公的宿舍,我外婆讓我給外公背誦幾首唐詩,先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和《涼州詞二首之一》,然後是李白的《靜夜思》和《望廬山瀑布》,孟浩然的《春曉》,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和《畫》,還有杜牧的《清明》。我外公聽後驚呆了,然後他問:「這是誰教你的?」我外婆沒說話,隻是笑了笑。我外公對我外婆說道:「你現在給孩子教那麼多的唐詩,騰文還小他能聽得懂嗎?」於是我外婆告訴;「我現在給他教是有我自己的安排,再說了我是教師,那你就不必擔心了。」於是我外公:「好的,那我也就放心了。」

我現在自己會拿勺子吃飯,並且已經不需要我外婆給我餵著吃呢。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二十天過去了,我外婆以一種玩笑的語氣:「好了,市委書記,我們也該回去了。」我外公:「我真舍不得你們離開我呀。」我外婆笑著一種很幽默的回了一句:「你看看這裡都是一些女孩子做你的秘書,我們祖孫留下來有什麼意義呢?」

我外婆帶著我又從湘潭坐火車返回到了唐山的家裡。在我三歲零九個月後,我外婆教我讀《唐詩三百首》,並在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裡為我講讀一段《明史》。到我略微長大一些,我開始喜歡物理了,可能我覺得物理好玩兒一點。我就是在這種書香門第的熏陶下慢慢長大的。

就在我母親那裡的知青橋建成一年後的一九七五年的三月十七日,這一天吳小英在開平區醫院裡出生。當時她父親是一名建築工人。小英剛滿月沒幾天,她父親在一次建築施工中不幸遇難。她的母親雖然微胖,頭發有點兒卷,沒有多少文化,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我們兩家住在同一個大院裡,因此她經常抱著小英到我家玩耍,她們娘倆第一次來我家,看到我外婆房子裡有那麼多書,小英的母親就有意把小英許配給我。一來二去,我就姨媽長姨媽短地叫開了。我外婆一看,也就默認了。她對我外婆提出:「咱兩家知根知底兒的,乾脆作親家得了,把我的小英給你做外孫媳婦,你看行嗎?」我外婆笑了笑:「那就要一、看倆孩子的緣分,二、要問問李騰文的父母的意見,要不明天去我們的學校給李騰文他母親打個電話,你看行嗎?」於是第二天我外婆就在學校給我母親打了個電話,把兩個孩子的情況和小英母親的意思都說了。我母親說可以讓兩個孩子做表兄妹,以後再說。

我外婆回來對小英母親說:「李騰文母親的想法是現在可以讓倆孩子以表兄妹相稱。娃娃親的事,等他倆長大了再告訴他們吧。」小英的母親連連點頭。小英已有過半歲,她家搬到了我們這棟樓的一層最南端,剛好在我家隔壁,可能是為了讓小英多曬太陽退黃疸,為的是兩家互相有個照應。我們這個樓的樓道比較狹長,並且樓梯口在樓層的最南端。

很快一九七六年到來了。春節前,我父母回到唐山,見到小英母親抱著小英。我母親問:「想必這孩子就是小英吧?叫姑媽,要不叫媽媽也行。」小英大聲喊:「媽媽!」我母親高興地從小英母親手中接過了小英,我母親:「來,姑媽給你帶上」,她隨手把自己銀鐲取了下來給小英帶上了。小英她母親連忙上前阻止。我母親對小英她母親說:「這是給小英的見麵禮。」小英的母親問道:「那李騰文他父親呢?」我母親用手指了指窗外雪地上站著的那個人和不遠處的我對著大聲喊道:「看到了嗎?那就是李騰文他父親。」確實那天雪下的非常大北風那樣吹。然後我母親問了一句:「小英她父親呢?」小英她母親嘆了口氣:「唉,我家小英命苦,孩子剛滿月她父親是名建築工人,在一次施工中不幸遇難。」「我不知道是這樣的情況,提起了你的傷心事,對不起啊!」這時,我父親領著我走了進來。我叫了一聲姨媽,我父親確實忘記了小英的母親,但人家一眼就認出了他,直接喊道:「李書同,還記得我嗎?上小學的時候你還給我起了個『吳毛丫頭』的外號。你怎麼在這裡?我就住在隔壁。」看到這種情況,我母親趕緊對我說:「李騰文,你領著妹妹去玩吧。」於是我領著小英去樓道玩了。過了幾天,我父母返回易州鎮公社繼續繼續去乾他們工作了。由於我母親楊小芳經常會到縣裡開會,所以她對中央什麼時候恢復高考十分關注。給小英過了周歲生日後,接下來是四月、五月、六月。到了從七月初這個天氣開始熱了起來,連續熱了二十多天,而且一天比一天熱,這時我外婆對氣候的敏感性幫助了我們。轉眼之間來到了七月二十七日。早上7點多,我外婆領著我走到樓外。她蹲下來,用手扌莫扌莫水泥地麵,發現燙手,而且坑窪不平。她領著我轉身跑回小英的家,直截了當地告訴了小英的母親:「憑借在北京地質學院學到的知識,我判斷今天到明天很有可能會發生地震。所以希望你們母女倆最好搬到平房裡暫住吧。從現在起到明日這段時間內,你不許睡覺,一定要照顧好小英和騰文。」小英的母親一聽這話,把主要的一拿,我外婆一手抱著小英,一手領著我,走出了樓房。

找來找去,也沒能發現有什麼平房。在一片空地上,小英的母親看見了一個木頭搭建的茅草屋,屋頂上有一塊一百多斤的鏽跡斑斑的鐵板。走進茅草屋,看見裡麵有一張木頭桌子,還有兩個長凳。我外婆說:「這是前不久有人在這裡下象棋留下的。咱們簡單打掃一下,就可以暫住了。」茅草屋外麵有一個水池子,擰開水龍頭,水就嘩嘩出來了。我外婆和小英母親一起動手,不一會兒就把我們安頓好了,然後對小英母親說:「我現在去學校辦點事兒,等我下午回來後咱們再細說。」小英母親說:「早點回來。」我外婆就對小英她母親說:「下午1點左右讓李騰文睡上一覺。」小英母親對我外婆說:「放心吧。」

我外婆本是想找一下校領導,看能不能把她的借調期限再續三年。沒想到校領導卻笑著說:「張老師,我們剛剛接到了上級部門的調令,」就在這時,校領導接到我外公從北京打過來的電話,我外公問:「請問唐山市第一中學嗎?」校領導連忙回答:「這裡就是唐山第一中學。請問你是誰?」我外公說;「我是楊清一要找教地理的張秋花張老師。」「請等一下我去給你叫。」隨後把聽筒提給了我外婆,我外婆拿著怎麼一聽:「原來是你呀?楊市委書記,有何指示呢?現在你過得還可以吧?」我外公以一種玩笑的語氣對我外婆說:「離開你怎麼能好呢?你最近生活怎麼樣了?這兩句問話使得我外婆的心感到暖暖的。」「忘了我告訴你了關於你的調令發下去了。對了。咱們家的李騰文這小子現在怎麼樣了?」我外公這才得知,我在這裡很好,還跟一個女孩兒玩得好著呢。我外婆又問道:「你這會兒打來電話有事兒嗎?」然後我外婆得知原來呀,我外公就在三個月之前接到了中央組織部一份新的命令。中央確定又把我湘潭調回北京又讓我當北京福市長。另外再過一周時間外婆和我也能回京了,我們一家就能團圓了。

我外婆辦完調動手續已經是下午3點半了。這時她返回到住地我外婆看見我就問:「惹沒惹你姨媽生氣呀?」小英的母親微笑著說:「下午1點半睡了一覺,喝了一缸子水,拿了本初中物理,正坐那裡看書呢,你就回來了。這孩子乖得很,如果我家小英能像李騰文這樣乖那就好了。」我外婆對小英的母親說:「對了,這是我讀本來的地質書。看見了嗎書中加著書簽兒的地方就是關於地震?」小英她母親這才接過了書。並且翻到了那一頁後,邊看邊問道:「那現在怎麼辦?」我外婆早就準備,她告訴小英她母親:「今天上午走的急,所以沒有對你說清楚,自己一九六二畢業於北京地質大學。」於是,力挽狂瀾的人物就此登上舞台:「之所以讓你們母女倆搬出來,是因為我的地震常識告訴我這裡可能於今晚到明早期間會發生地震。七零年把我借調到這裡的一中當老師。我剛剛去學校,已經辦理完了回北京的手續,八月一日前就要回北京了,不如你們也跟我們一起去北京吧?」「現在嗎?」我外婆點了點頭,讓我站在原地等她一會兒。她轉身回到樓裡,拿了幾樣東西,把房門鑰匙交給新來的老師,過了一會兒就出來了。在我外婆返回樓裡的同時,小英的母親收拾好了自己的東西,挎在胳膊上,然後抱起小英,領著我,在馬路邊等著。我外婆主要是找我父母結婚證用的時間有點兒長了,終於在一個紙箱子下麵找到了,她還順手拿了兩本書。當我外婆出來看見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就快步走上前,領著我,小英的母親抱著小英,幾個人步行走到開平區長途汽車站。由於小英還小,她的臉上流露出不知所雲的樣子,而我也不知道去哪裡,但有一點我是清楚的,就是我們要換一個地方生活了。

於是,我們幾個坐上了開往北京的客車。此時是七六年七月二十七日傍晚5點整。我們就這樣逃脫了地震的魔爪,然而小英的母親絕對想不到死亡的大門一個半月後將向她打開。但是她現在愉快的,經過了三個半小時後,我們幾個來到了北京,我第一次看到了雄偉壯麗的天安門,這我回想起那時的情景,還是忍不住激動澎湃。

晚上8點半我們才到北京家裡。過了不大一會兒,我外公提著一隻剛出爐的烤鴨和一捆青島啤酒回來了。他剛一進家門,我就撲上去,叫了一聲爺爺。他愣住了,壓根沒想到我們能回來得這麼快。就在這時,小英的母親說:「叔叔好。我姓吳,是小英的母親。」然後把小英叫了出來,說:「快叫爺爺。」此時的小英梳著兩個小辮子,穿著兩根帶的裙子,看著我外公奶聲奶氣地叫了一聲「爺爺」,我外公趕緊說:「寶寶真乖」,然後把烤鴨和啤酒放在餐桌上,轉身問我外婆:「張老師,這就是今天上午你在電話裡說的那個小女孩嗎?」「對呀,就是她。」我外公說:「餓壞了吧,快來吃烤鴨。」於是,我們開始吃飯。在飯桌上,小英的母親嘆了一口氣,指著小英說:「這孩子命苦,她父親姓汗是一名建築工人,當時的小英剛滿月,他在一次施工中不幸遇難,所以小英跟我姓。此外,我還跟你們家騰文她父親是小學同學。」說到這兒,飯吃完了。把我和小英都放睡後,我外婆說:「今天晚上咱們不能睡。」小英的母親明白我外婆說的什麼意思,隨即就點了點頭。直直宿命來臨的那一刻,他們終求還就等到那一刻。我外公一看都快9點50分了,他對我外婆說:「我要去農業部看看,明天早上我就回來了。」說完,10點、11點、0點過去了,二十八日到來了。淩晨1點也過去了。這下子小英的母親也瞌睡得有點兒撐不住了。我外婆看出來了,便說:「再等一等吧。」小英的母親點了點頭,繼續等。淩晨2點過去了,3點也過去了可是到了這天淩晨3點42分52秒,大地開始顫抖。

時間到了二十八日淩晨3時42分52秒我國唐山發生裡氏78級強烈地震,當地震發生前一分鍾,唐山發現紅光,緊接著就是地動山搖,唐山市境內絕大多數房屋都倒了,那些沒倒的也都成了危房。因為這場地震的地震波呈橫向振動,所以房屋倒塌得相當慘烈,主震區人員傷亡的數字非常嚴重。

當主震發生的時候,由於北京震感強烈,我外婆抱著我,小英的母親抱著小英向門外沖了出去。主震過去後,小英的母親很感激我外婆,但是也嚇得不輕。小英的母親之所以嚇得不輕,是可以理解的,假如她們母女倆沒有跟著我外婆從唐山出來,很有可能已經沒命了。

到了第二天清晨,外麵到處都是剛剛搭起來的防震棚,我們迅速進入到防震棚裡。住進防震棚裡的當天早上8點半,我外婆決定給在易縣的易州鎮我父母打了電話,說:「我們昨晚已經回到了北京,讓他們放心。」我母親卻道:「媽,騰文就交給您了。對了,小英她們母女倆呢?」在得知她們母女倆都幸免遇難消息時。我母親感嘆道:「那就好,那就好!」一周後,市民接到了返回自家的通知。於是我們返回到自己的家裡。

就在唐山大地震發生一個半月後,小英的母親因遭受突如其來的嚴重驚嚇而住進了解放軍總醫院的313病床。又過了幾天,她到底沒有挺過來。在她了臨走之際,我外婆抱著小英,領著我,來到醫院見了她最後一麵。

小英母親有氣無力地呼喚著小英的名字。我外婆把小英放在她母親的病床上,小英的母親把我也叫到跟前,用微弱的聲音說:「把手給我。」我外婆對我點了點頭,然後我把自己的左手伸了過去。小英的母親把小英的右手放在了自己的月匈前,同時把我的左手放在小英的右手上,緊緊握著我倆的手,對我王萍說:「小英就交給你們了。」就在此時我外婆哭著許下了她一生中的承諾:「放心吧,我會盡我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會把小英養大成人,你們的小英永遠都是騰文的。」聽我外婆這樣說,小英的母親慢慢地閉上了雙眼,我注意到她的眼角流出了淚水。這時醫生走了過來,緩慢的用床單將小英的母親自下而的上蓋好她的臉。此時是一九七六年九月十八日晚9點30分。我外婆在對整理小英她母親的遺物中,卻發現一個銀手鐲,以及小英和她母親她戶口本。她老人家不會忘記這銀手鐲的來歷。於是,我外婆買了一個木匣子,就把那個銀手鐲放到了木匣子裡,並把這個收戶口本了起來。

白天小英還好,因為還有我,可以到晚上小英哭著要媽媽,我外婆總會哄著她,說:「你媽媽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正在看著你呢。」這種情況持續了兩個多月。我外婆跟我外公商量了一下關於小英和我的事情,我外公很不以為然地嘆了口氣:「憑這丫頭還想跟咱家騰文?」於是我外婆在自己的心裡作出一個決定,正是這個決定使我和小英最終走到了一起。

在唐山大地震發生後的兩個多月裡,小英漸漸地適應了沒有媽媽的環境。就這樣小英來到了咱們家。十月十二日,我外婆把我交給我外公照管,她自己抱著小英,拿著她母親留下來的戶口本以及火化證坐火車返回唐山開平區市民政分局了《領養證》,拿到《領養證》後我外婆抱著小英,拿著她母親的火化證那戶口本,又來到了開平區公安分局戶籍處後,將小英她母親火化證交給了區公安分局工作人員手裡,並將那個戶口本翻到小英母親那一頁交給工作人員手裡。申請了銷戶處理,之後抱著小英坐火車返回北京。

經過一年半的刻苦復習,我母親楊小芳、我父親李書同,還有小暢小胡等有幸參加了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全國高考,我父母同時被北京廣播學院錄取,小暢和小胡進了北京師範學院,我叔叔也參加了當年的高考,他考進了首都師範大學,處理完交接後,他們就此離開了易水河畔。四年本科畢業後,我叔叔返回易縣,擔任縣一中的語文老師。此時我母親二十五歲,我父親二十七歲。我父母絕對沒有想到五年後會再次從北京返回到七三年她在此擔任易州鎮公社黨委書記的地方,而且這一住竟然住了十八年!在國家恢復高考後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七八年,我國迎來了改革開放,在這股春風中,人們載歌載舞地迎來了嶄新的一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二十點 快跑,她缺德,真用大炮轟仙界呀 燈火零落間 從綜漫開始的五等分 全家就我是土著 逆天升級路神魔狩獵場 我真不是精神分裂啊 我拿天書逛人間 惡毒美人他自食其果 高武大秦:當世儒仙,竟是祖龍